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于寿昌  于琛 《检验医学》2003,18(2):115-116
目的调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中细菌L型感染情况,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方法分别取受检者的前列腺液和阴道分泌物标本按常规作需氧菌、厌氧菌及细菌L型培养.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菌株进行返祖和鉴定.并对其中50例细菌L型培养阳性患者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将复查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除返祖鉴定外再通过涂片、细胞壁染色加以确诊.结果 631例患者标本中细菌L型培养阳性278例(44.0%),其中268例经返祖证实与变异前的原始菌混合感染;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10例(3.6%);278株细菌L型经返祖试验及鉴定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0例(82.7%)、粪链球菌26例(9.4%)、大肠埃希菌18例(6.5%)、铜绿假单胞菌4例(1.4%).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的50例原细菌L型阳性患者中有5例细菌培养阴性,45例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占90%,经涂片、细胞壁染色证实大部分(约80%以上)菌体无细胞壁,呈多形态.结论提示对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增加细菌L型常规检查,可与细菌培养的结果互补,提高检出率;细菌L型对常规抗菌药物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2.
97例尿液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5年9月起对尿标本除常规培养同时作L型细菌培养,并分析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给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收到良好效果。一、方法将97份来自疑拟泌尿道感染病人的尿液标本直接接种于血平板及L型平板上,前者按常规37℃培养24~48h,后者置37℃烛缸培养并逐日在低倍镜下观察,如发现“油煎蛋”样或“颗粒型”菌落,即作涂片和细胞壁染色,并进行L型细菌的返祖和鉴定,L型细菌药敏试验在高渗肉汤增苗后,在L型高渗平板上按K-B法进行,置37℃烛缸24h测抑菌圈直径。二、结果97例标本细菌培养阳性为37例,其中细菌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培养药敏的分析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減少滥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院门诊与住院的7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排尿后使用1%苯扎溴胺对尿道口做消毒处理,并对前列腺实施按摩之后无菌收集前列腺液,第1滴用作常规检查,第2滴用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和支原体培养。结果在7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262例阳性标本,为34.8%,其中两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有3例,占细菌培养阳性的1.1%。262例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有57例做支原体培养,其中16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占28.1%,人型支原体没有发现阳性。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EPS)的病原体检测对临床诊治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物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方法,但不可忽视前列腺炎细菌混合感染及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对146例疑为前列腺炎的患者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涂片细菌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培养查到细菌67例;79例未检查出细菌,其中5例细菌涂片阳性,而细菌培养则为阴性。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细菌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5.
细菌壁缺陷对沙门菌代谢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江滟  易旭  王和 《检验医学》2001,16(Z1):36-39
目的了解细胞壁缺陷沙门菌的代谢特性、某些酶活性及化学构成的特点,探讨细胞壁缺陷对沙门菌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定量检测与分析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其经L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突变株(CWDM)和伤寒沙门菌CWDM返祖菌的细胞裂解物中无机离子磷(PO43-)、镁(Mg2+)、钙(Ca2+)、及总蛋白、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含量及某些代谢酶的活性,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细菌型、CWDMs及伤寒沙门菌CWDM返祖菌的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功酶.结果沙门菌CWDMs的PO43-、Mg2+、Ca2+含量明显低于其亲代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返祖菌( P<0.01).两菌的CWDMs均可检测出Tch和TG,而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沙门菌返祖菌则不能检出Tch和TG.代谢酶活性检测显示两菌的CWDMs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明显低于其亲代细菌型或返祖菌(P<0.01).PAGE检测显示两菌的CWDMs及其亲代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返祖菌均具有乳酸脱氧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功酶活性,细菌型及返祖菌有4种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CWDMs仅显示2种快泳动的LDH同功酶,但缺乏慢泳动的2种LDH同功酶.两菌的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返祖菌经PAGE电泳可见一条漫泳动MDH同功酶带,CWDMs电泳后可见快慢泳动2条MDH同功酶带.分光光度法检测证实,细菌型与粗糙型的MDH活性相似;CWDMs的活性则明显较低.结论细胞壁缺陷可导致沙门菌的多种代谢酶活性及某些离子含量明显降低,具有与其亲代细菌型不相同的乳酸脱氧酶同功酶和苹果酸脱氨酶同功酶谱以发显著的Tch和TG代谢活性.由于沙门菌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在获得外源遗传物质时能够有规律地返祖并恢复与其亲代细菌型相同的各种代谢特性,提示细胞壁缺陷所导致沙门菌的代谢改变极可能与相关基因的的表达被抑制或开放有关.在沙门菌的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有胆固醇代谢等基因,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壁缺陷导致了沙门菌的基因发生重排.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鼻窦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与鼻窦炎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7年诊治的1 050例鼻窦炎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所取的窦腔内容物标本,行直接涂片镜检、普通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厌氧菌培养和质谱仪菌种鉴定。统计分析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病原菌分布差异。结果 1 050例鼻窦炎患者分为急性鼻窦炎164例、慢性鼻窦炎384例和真菌性鼻窦炎502例。细菌直接涂片和培养结果一致。经培养鉴定共检出1 283株病原菌,细菌分布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7株(13.8%)、铜绿假单胞菌101株(7.9%)、流感嗜血杆菌78株(6.1%)、链球菌属90株(7.0%)、克雷伯菌属54株(4.2%);厌氧菌主要为普雷沃菌14株(1.0%)和具核梭杆菌5株(0.1%);真菌以曲霉200株(15.6%)为主,多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急性鼻窦炎多为一种病原菌,慢性鼻窦炎多混合2种以上病原菌。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病原菌中链球菌(χ2=13.819,P0.01)、肠杆菌科细菌(χ2=9.849,P0.01)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χ2=75.407,P0.01)的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细菌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3—2016年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6.5%和49.9%;2017年改进真菌培养前处理方法后培养阳性率为87.1%,涂片镜检阳性率为68.8%。结论急性和慢性鼻窦炎致病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厌氧菌多为普雷沃菌和具核梭杆菌;真菌性鼻窦炎以曲霉属为主,同时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认为L型细菌本身致病性弱,致病性在于返祖后引起复发。临床许多L型菌株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支持这一观点。本文测定了返祖后L型细菌药敏试验,将153株L型葡萄球菌首先进行回复返祖,再与668株原菌B-型葡萄球菌同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获自发热患者血液的一株猪霍乱沙门菌L型的性质,探讨猪霍乱沙门菌L型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细菌L型分离培养方法从常规细菌学分离培养阴性的发热患者血清中获得一株猪霍乱沙门菌L型,对其形态与培养、抗原、返祖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猪霍乱沙门菌L型 在常规细菌学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内均不能形成明显的生长现象,在L型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细小菌落.猪霍乱沙门菌L型为革兰阴性的长丝、圆球或不规则形态,生化反应及诊断血清凝集反应不典型,抗生素敏感性与其亲代细菌型有差别.L型经多次传代培养后可发生返祖,返祖菌的生化反应、诊断血清凝集反应以及抗生素敏感性与原来细菌型一致.结论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可导致猪霍乱沙门菌在患者体内形成L型,从而造成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及病原学诊断漏诊和影响治疗效果.对于反复发生的以及常规细菌学分离培养多次阴性的血液感染患者,应当高度注意细菌L型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9.
获自发热患者血液一株猪霍乱沙门菌L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获自发热患者血液的一株猪霍乱沙门菌L型的性质,探讨猪霍乱沙门菌L型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细菌L型分离培养方法从常规细菌学分离培养阴性的发热患者血清中获得一株猪霍乱沙门菌L型,对其形态与培养、抗原、返祖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猪霍乱沙门菌L型在常规细菌学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内均不能形成明显的生长现象,在L型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细小菌落。猪霍乱沙门菌L型为革兰阴性的长丝、圆球或不规则形态,生化反应及诊断血清凝集反应不典型,抗生素敏感性与其亲代细菌型有差别。L型经多次传代培养后可发生返祖,返祖菌的生化反应、诊断血清凝集反应以及抗生素敏感性与原来细菌型一致。结论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可导致猪霍乱沙门菌在患者体内形成L型,从而造成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及病原学诊断漏诊和影响治疗效果。对于反复发生的以及常规细菌学分离培养多次阴性的血液感染患者,应当高度注意细菌L型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盂肾炎尿液细菌学检查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用慢性肾盂肾炎chronicpyelonephritis (CPN)患者尿液作细菌L型培养对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CPN患者分别作细菌普通培养和细菌L型培养。结果  80例CPN患者尿液细菌普通培养阳性 8例 (占 1 0 % ) ,细菌L型培养阳性 1 7例 (占 2 1 .3 % ) ,其中一例既长出细菌型也长出细菌L型。结论 细菌普通培养表明对CPN患者尿液中细菌检出率很低 ,而加做L型培养可提高CPN患者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一些慢性迁延性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常为阴性,但细菌L型培养却为阳性,为提高细菌L型的检出率,我们采用过滤增菌培养的方法,使其检出率较细菌L型直接培养方法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患者留取的清洁中段尿。1.2细菌L型培养基L型增菌液,L型平板,0.45μm滤膜(购自浙江康泰公司),M-H平板(英国Oxoid公司),按常规方法配制。1.3细胞壁染液150 g/L鞣酸(市售成品,批号20031020),50 g/L结晶紫(市售成品,批号20041010)。1.4培养与观察方法1.4.1用无菌注射器吸取1 m 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涂片检出白细胞(WBC)吞噬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175例住院患者的合格痰标本,通过直接涂片革兰染色观察WBC和细菌之间的免疫病理现象(吞噬或伴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痰涂片结果与患者临床情况、培养一致性对于鉴别致病菌和定植菌的辅助诊断作用。结果 175例患者中,56.6%年龄在70岁以上,85.1%具有一定的感染症状,而91.4%在留取痰标本之前接受过抗菌治疗,痰涂片可见WBC吞噬或伴行细菌的标本51例(30%),与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84.3%)显著高于未见WBC吞噬或伴行细菌的标本(58.1%,P0.05),且对致病菌的鉴别率(92.2%)也明显高于未见WBC吞噬或伴行细菌的标本(38.7%,P0.05)。结论痰涂片检出WBC吞噬或伴行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金瑛  杨元好  胡可存 《检验医学》2011,26(4):271-273
目的了解本地区前列腺炎常见病原体类型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16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和细菌培养。结果支原体阳性78例,检出率为36.1%,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等对其有良好活性。沙眼衣原体阳性27例,检出率为12.5%。细菌培养阳性153例,检出率为70.8%,葡萄球菌中以溶血葡萄球菌(46.2%)和表皮葡萄球菌(13.5%)为主,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9.7%。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率达19.9%。葡萄球菌中耐苯唑西林达70.0%,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阿米卡星和替卡拉宁具有高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前列腺炎的常见病原体,开展多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和兼顾各药敏实际情况,对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感染患者厌氧菌的感染情况,同时进行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87例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涂片、普通及厌氧培养鉴定。结果细菌涂片81例阳性,普通培养67例阳性,厌氧培养阳性17例。结论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感染患者存在厌氧菌感染,做普通细菌培养时应同时做厌氧菌的培养。采样不当,送检不及时,培养前使用抗菌药物,厌氧条件控制不好等易影响厌氧培养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炎是男性中青年多发病。自2001年3月~12月我们对临床怀疑为前列腺炎的141例患者进行前列腺液常规、细胞学、涂片细菌检查和细菌培养,检出细菌性前列腺炎80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1例,通过EPS的涂片细菌检查及细菌培养检测手段,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阶段分析、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引起鼻窦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与鼻窦炎感染类型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诊治的1 050例鼻窦炎患者,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所取的窦腔内容物行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普通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厌氧菌培养和质谱仪菌种鉴定。结果 1 050例鼻窦炎患者分为急性鼻窦炎患者1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384例和真菌性鼻窦炎患者502例。细菌直接涂片和培养结果一致,2013年~2016年真菌涂片镜检的总体阳性率66.5%,培养阳性率44.0%, 2017年改进了真菌培养前处理方法后培养阳性率87.1%,涂片镜检的阳性率68.8%,真菌涂片阳性率高于培养结果。经培养鉴定共检出1283株病原菌,排在前几位的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77株(13.8%)、铜绿假单胞菌101株(7.9%)和流感嗜血杆菌78株(6.1%)为主,其次为链球菌属90株(7.0%)和克雷伯菌54株(4.2%);厌氧菌主要为普雷沃菌14株(1.0%)、具核梭杆菌5株(0.1%);真菌以曲霉菌200株(15.6%)为主,多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急性鼻窦炎多为一种病原,慢性鼻窦炎多混合2种以上病原菌,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排序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的致病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厌氧菌多为普雷沃菌和具核梭杆菌;真菌性鼻窦炎以曲霉菌属为主,同时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含高浓度蛋白穿刺液洗涤处理前后检菌效果的对比观察。方法对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所有粘稠脓性穿刺液标本118例进行细菌学的常规涂片和培养,同时对118例标本进行洗涤、离心集菌后涂片镜检,并平行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结果 118例粘稠脓性穿刺液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检出细菌36例,抗酸染色镜检无1例阳性。118例标本经洗涤、离心后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检出细菌82例,检出抗酸杆菌2例。洗涤、离心集菌涂片法镜检还发现漏检了G-杆菌8例和G+球菌4例。洗涤、离心集菌涂片法的镜检阳性率与细菌培养具有高度的符合率。结论洗涤、离心集菌涂片法可提高细菌检出率,并避免漏检,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尿结石患者碎石标本中L型细菌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术后抗感染及预防尿结石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0-12月该院26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标本,分别进行普通细菌及L型菌培养。结果在265例结石患者中,细菌L型伴普通细菌感染8例,占3.0%(8/265),单纯L型细菌感染7例,占2.6%(7/265),单纯普通细菌感染80例,占30.0%(80/265)。检出L型细菌15株,普通细菌96株。L型细菌的耐药性比普通细菌明显提高。结论尿结石的L型细菌培养阳性率比国内其他报道结果低,对临床泌尿系感染患者增加接种高渗培养基进行L型菌的分离培养,能降低假阴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下呼吸道L型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型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采集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常规细菌、真菌和L型细菌培养 药敏检测,对L型细菌培养阳性者采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00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18株,其中细菌型130株,L型细菌88株;单纯细菌型阳性70例,同种细菌伴L型细菌33例,异种细菌伴L型细菌12例,单纯L型细菌阳性36例;L型细菌主要有铜绿假单孢菌18株,L型真菌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克雷白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对L型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对L型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万古霉素、氯洁霉素、利福平、氯霉素。敏感药物对L型细菌感染治疗效果好。结论: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特别是高发人群)开展L型细菌的检测能够明显提高病原学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同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探讨慢性盆腔炎并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路细菌与阴道细菌的相关关系。方法对妇科门诊 16 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做阴道分泌物培养的同时做清洁中段尿常规培养和L型菌培养。结果16 2例患者中隐匿型慢性肾盂肾炎 6 1例 (占 37.6 5 % )。阴道相关细菌培养与两种方法尿培养的阳性率比较有明显相关关系(P <0 .0 5 ) ;致病菌以葡萄球菌为常见 ,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少见。结论慢性盆腔炎易并发慢性肾盂肾炎。二者常并存 ,致病菌二者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