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手术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术后30 min内苏醒拔管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5.34±20.4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57±24.71)min;其麻醉优良率为9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MMSE评分为(26.91±2.85)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4.65±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MAP为(82.72±6.43)mmHg、HR为(69.45±5.89)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25±6.32)mmHg、(58.64±4.2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6.42%(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3%(2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内苏醒拔管率为80.60%(5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69%(4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31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5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将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心率、血压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探查时,心率和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幅度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为(7.0±1.6)min,对照组清醒时间为(18.7±6.2)min,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对照组出现32例并发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有效维持麻醉深度,达到良好稳定血流动力学的目的,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54例胃癌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1、12、24h3个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1.3±1.1)分、(0.8±0.8)分、(0.6±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1.2)分、(2.7±1.0)分、(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评分是(4.9±0.6)分、拔管时间(10.8±6.2)min,两者均优于对照组的术后苏醒评分(4.0±0.2)分与拔管时间(21.3±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9例,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促进患者苏醒,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8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n=40)。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就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各项指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及追加麻醉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施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及追加麻醉药剂量分别为(4.5±1.1)min、(8.2±2.5)min、(3.1±1.6)mL与对照组的(12.6±2.4) min、(16.2±4.1)min、(7.7±2.1)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显著,麻醉起效时间快、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2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苏醒时间,气腹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及麻醉后子宫松弛度。结果观察组气腹后血气指标PaO2(147.5±25.8)mmHg、PaCO2(38.5±4.8)mmHg显著优于气腹前PaO2(113.1±21.5)mmHg、PaCO2(37.2±5.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腹后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95.9±11.6)mmHg、心率波动(3.3±0.9)次/min显著小于对照组,苏醒时间(6.5±1.5)min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子宫松弛度优良率9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抑制心血管反应,利于子宫松弛,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林海平  陈健  李清浩 《医学综述》2012,18(3):475-476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单纯全麻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乳腺癌根治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压和心率改变情况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入手术室时血压和心率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前、插管后即刻、切皮时和拔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术后麻醉恢复快,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胸部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手术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行单纯性全身麻醉。观察记录2组手术过程中麻药维持用量、心率(HR)和平均动脉血压(MAP)变化及2组术后镇痛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麻药的维持用量少于对照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疗效高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麻醉药的用量较少、术后苏醒时间快、镇痛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上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而对照组则仅施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对照组少,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上的麻醉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小,给患者手术带来更好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急性胃肠穿孔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急性胃肠穿孔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n=40)和观察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n=4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手术前后VAS评分、苏醒质量以及苏醒期烦躁率。结果气腹前10 min及气腹后10 min,对照组的HR和MAP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均P0.05),但观察组的HR和MAP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气腹前10 min以及气腹后10 min的HR和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气后10 min,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正确回答问题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苏醒期烦躁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减轻腹腔镜下急性胃肠穿孔手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苏醒质量,麻醉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在延津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11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及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意识恢复及术后拔管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中1、2 h,手术完成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9/57),低于对照组的33.33%(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好,可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麻醉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林绍立 《中外医疗》2014,(23):35-36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低血压、高血压、术后躁动发生率分别为23.3%、36.7%、36.7%,参照组的分别为63.3%、80.0%、83.3%,观察组的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为(15.4±6.2)min,对照组则为(40.3±8.2)min,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量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与气管内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6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腔阻滞,对照组采用气管内全麻。观察两组各个时间段体内激素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和血清皮质醇术中、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血浆肾上腺素术中、术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术中、术后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效果满意,优于气管内全麻,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董志华 《黑龙江医学》2012,36(6):430-43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6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B组仅用全身麻醉。结果 A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身麻醉用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快,且便于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分别联合术后镇痛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血液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对9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2组患者均给予乳腺癌手术,观察组(45例)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且术后行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全身麻醉,且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两组均于多个时间点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两组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入室时相比,两组诱导气管插管后、切皮后5min、拔管前等时刻MAP、HR均明显升高(P <0.05),而观察组气管插管后、切皮后5min、拔管前等时刻的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4h、24h、48h等时间上,观察组血清皮质醇、CRP水平及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术后4h、24h等时间上,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PACU停留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硬膜外复合全麻及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有助于维持手术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抑制应激反应,减轻免疫抑制,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围术期鼻咽温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65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随机分成2组,I组采用腹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Ⅱ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各组于诱导时开始,每隔30min记录鼻咽温度,直至手术结束。[结果]诱导后两组患者的鼻咽温度呈进行性降低,术毕值与诱导值比较差异显著(P0.0l),I组鼻咽温度下降幅度(1.87±0.47)℃明显Ⅱ组(1.24±0.30)℃(P0.05)。两组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过程中老年患者围术期鼻咽温度显著降低,围术期应采取保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全麻与将其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差异予以分组,其中采用全麻的5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联合硬膜外阻滞的5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功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苏醒、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对导管不耐受性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前两组HR、SBP、DBP、SpO2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两组 HR、SBP、DBP、SpO2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作用于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该法结合了其安全有效的麻醉优点,更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早期妊娠孕妇的阑尾炎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8月—2016年3月因急性阑尾炎需急行手术的56例早期妊娠孕妇,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共28例;对照组病例应用硬膜外麻醉,共2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患者与胎儿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有效率100.00%,对照组患者麻醉有效率78.57%;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3.5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与采用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相比,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更高(P<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麻醉后15 min,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病例麻醉后的S/D略高于对照组,两组的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罹患急性阑尾炎的早期妊娠孕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孕妇以及胎儿安全性较高,麻醉效果确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n=38):仅用全身麻醉;复合组(n=38):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记录在围麻醉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复合组患者的MAP、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或P<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组32例),对照组采用喉罩置入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组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各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程度等。结果联合组的舒芬太尼追加剂量、总量,静脉镇痛自控用药总量分别为(5±5)μg、(15±5)μg、(66.2±3.8)μg,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10)μg、(50±10)μg、(92.2±5.8)μg,P﹤0.05;联合组t2~t4时刻的MA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2、t3时刻的HR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2 h、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0.6±0.2)分、(2.1±0.7)分,对照组分别为(2.2±0.6)分、(4.2±1.1)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2.50%(4/32)、3.13%(1/3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方式,能够较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术中、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并且不会增加麻醉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食管癌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单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和单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观察组),各40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效果理想,且较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