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某三级医院新农合总额预付前后医疗服务的变化。方法收集某三级医院2011年和2013年医院运营数据及病历首页数据,分析新农合总额预付前后医院住院人数、住院费用、病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新农合总额预付降低了医院住院病人和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级医院住院病人结构的疑难复杂程度,但基金分摊方式的不完善使医院需要垫付大笔资金,使医院面临经济风险。结论新农合总额预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支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但该制度和其他配套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效果。方法:通过江苏省卫生年鉴和公立医院控费监测信息收集资料做描述性分析,计算不同年度不同等级的公立医院次均医药费和人均医疗费及构成情况。结果:2017年1—3季度江苏省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同比增幅合理、监测效果良好。2013—2016年,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人均医疗费用类似,药占比均逐步降低。各级医院中三级医院就诊费最高,一级医院药占比最高。结论:建议在流通、使用和监管三方面,调控药价及占比,建立科学混合型支付方式,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公立医院实行政府财政多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现状,为合理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0-2012年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和系统分析,了解今年来市大型公立医院总额预付制度运行的相关情况。结果:近年来全市医保覆盖率不断攀升,而每年总额预付额度上涨幅度不明显,医保基金拒付情况严重,预付额度核算方式欠科学。结论:在更好满足医保患者就诊质量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核算方式,加强医保管理,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管理》2015,(2):30-32
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控制医疗费用,2012年徐州市医疗保险结算实行医保总额预付,面对医保支付方式的变化,各医疗机构纷纷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应对医保支付方式变化带来的挑战。本文就总额预付实施对医院的影响、医院运行出现的新变化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以期对医院管理者和医保部门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3年以来,云南省禄丰县总结以门诊总额预付和住院床日付费为主的新农合支付"禄丰模式"经验,结合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实施符合本地特点的县级医疗机构推行按疾病诊断分组(DRGs)支付方式,经过3年多的运行和不断完善,在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促进医院内部改革和最大化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总额控制下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对区域公立医院诊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医院DRG支付系统,规范医院诊疗术语和诊疗行为,监测分析科室和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结果 DRG支付方式实行后,各科室医师诊断书写规范化较之有巨大改善,医用耗材费用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呼吸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科室平均每月医用耗材费用、医师填写诊断数量均显著低于实行前(p﹤0.05)。结论 基于总额控制的DRG支付方式能有效改进临床诊疗规范化工作,增强医院、科室和医务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降低诊疗服务成本,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理论,结合公立医院所面临的融资、盈余分配制度、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以及公立医院面临的市场风险等,提出自由现金流量对公立医院过度投资影响的理论假设:然后,以固定资产过度投资为因变量,以自由现金流量以及医院等级等为自变量,并控制医院的规模、现金存量以及上期资本支出因素.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以B地区公立医院的实际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量是公立医院过度投资的重要诱因之一.且三级医院比二级医院更容易发生自由现金流量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六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与医院控费策略的实施情况,探讨医保支付方式与医院控费策略选择之间的相关性,为改进医保支付方式,优化医院控费策略提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并描述样本医院医保支付方式和医院控费策略情况,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按项目付费、总额预付和按病种付费是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样本医院采取的控费策略主要有费用控制策略、限制供应策略、质量管理策略等,且其中更多的医院选择了质量管理策略,不同支付方式下的控费策略选择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医保支付方式和医院控费策略选择之间存在相关性,建议在制定支付方式相关政策时,配套合理医院控费策略降低医院费用超支风险。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医疗费用过快上涨、医保对供方行为约束不足、基金运行风险加剧等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要求在统筹地区开展以总额控制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总额控制对城市大型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按照总额控制政策,提出3个层面的转型策略.在发展战略方面,转变增长方式,发挥医联体作用,增强辐射能力;在业务管理方面,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落实临床路径,优化服务流程;在行政管理方面,强化成本控制,加强信息化建设,转变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河南省DRG试点医院实行DRG付费方式的控费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为河南省医改的推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河南省某DRG试点城市2017—2021年公立医院医保结算系统数据,选取某DRG试点医院为实验组,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同期未实行DRG的一家医院为对照组,比较2017—202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采用双重差分法对DRG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DRG支付实施当年实验组的住院费用总额和个人负担费用由上升转为下降,降幅分别为6.4%和12.8%。DRG支付实施1年后实验组的住院费用总额、医保基金支付费用和个人负担费用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22.6%、25.6%和16.9%。结论 DRG试点医院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控费效果显著,DRG试点城市付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为河南省DRG付费改革的推进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张家港市医保混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该政策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提出思考和建议。方法:以张家港市7家公立医院的数据为依据,重点比较改革政策实施前后医疗服务量、患者次均费用、医保总费用、费用结构、平均住院日和医保患者个人支出比例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费用控制的效果和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医保费用控制初步效果已体现,相关指标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分级诊疗体现不明显。结论:需进一步探索复合付费方式,按国家新政策完善总额控制办法,提高总额控制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7,(6):826-828
总额预付制的实施,使公立医院面临着医疗保险费用指标的压力。通过调研得知13家公立医院在总额预付方式下仅运营半年就预计年亏损达到25%。医保超支必定增加医院运营成本,笔者提出通过弹性预算事前做好医保规划,事中通过因素分析法加强费用跟踪与反馈,事后通过加强分析与质控进行全方位管控,最终达到医保控制预算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县级三级公立医院在DIP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开展医保运营效率管理。方法:以2021年和2022年某县三级公立医院出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完善医院医保运营管理组织架构,优化收治病种结构,强化成本管控,对比分析运营效率及运营质量指标。结果:与2021年相比,2022年住院病人次均费用提高了1.99%,住院次均药品费用提高1.20%,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收入提高3.75%,同时手术占比提高0.74个百分点,微创手术占比提高1.12个百分点。结论:DIP支付方式下县级三级公立医院通过完善组织架构、提升医疗内涵、强化成本管控及优化绩效考核,可有效提升运营效率,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管理》2016,(3):40-42
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效利用的必要手段。在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大背景下,总额预付制以其强有力的控费能力受到推崇,笔者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对实行总额预付提出结合实际确定不同时期总额预付试点对象和执行范围、分阶段制定预算总额、超支部分弹性补偿,加强考核监管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国考背景下DRG支付方式改革对三级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影响,以期优化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方法:以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例,通过数据对比等方法,分析实施“DRG”点数法付费管理后,对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医疗服务模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实施“DRG”点数法付费管理后,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更加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结论:医院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后,应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导向下,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达到运营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06~2010年天津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和系统分析,了解天津市大型公立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的医保运行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两个方面分析5年来天津市大型公立医院总额预付制度运行的相关情况。结果:天津市近年来医保覆盖率不断攀升,医院医保就诊人次逐年大幅增加,然而每年总额预付额度上涨幅度不明显,总额预付额度核算方式欠科学,医保基金拒付情况严重。结论:在更好满足我市医保患者就诊质量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核算方式,加强医保管理部门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真诚沟通,有效降低医保患者个人支付比例,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总额控制、比例分担、分段支付、按病种付费等制约措施的实施,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都产生 明显的约束作用,导致医疗服务供给、需求双向紧缩,许多深层次矜持开始显露。双紧缩机制:一方面有效控制了医疗服务需求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也制约着医院供给的增长,从中长期经济预期的角度看,势必导致医院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方式等一系列经营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0~6岁跌倒患儿的DRG病例组合及住院费用标准,为科学分析住院费用、制定针对性控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新疆规模最大的2所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及其医联体内下属的6所二级甲等公立医院2010—2021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因跌倒住院的2 773例0~6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组合分析。结果:跌倒患儿住院费用总计24 571 782.09元,平均住院费用5 543.36元。以住院日为影响变量,以医院等级、居住地区、入院状态、伤害性质、伤害部位、手术等级、是否转科、并发症及支付方式等主要影响因素为分类节点构建15个DRG病例组合,并制定相应住院费用标准和病种权重,住院费用超限病例共340例。结论:利用分位数回归和决策树模型构建跌倒患儿DRG病例组合较合理,有利于控制该病种的住院费用,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A市13家公立医院为调研样本,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走访、交流座谈、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整理2020—2021年DRG支付实施以来的病案数据、病种结构、医疗科室业务运营和绩效考核等情况,分析DRG支付对医院运营管理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公立医院实施DRG支付的改善路径: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开展病种资源消耗分析,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规范诊疗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额预付实施前后北京市二三级医院运行状况的变化,探讨总额预付对不同级别的医院影响的差异,从而评价总额预付的实施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使用"北京市卫生工作统计资料汇编"2007—2014年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总额预付有效控制了二三级医院的药占比且对三级医院的次均费用控制效果优于二级医院,但是难以控制三级医院的服务量;固定效应模型显示总额预付能控制二级医院的业务收入,但是对三级医院业务收入没有影响。结论:总额预付取得一定效果,但是难以控制三级医院院均业务收入,应该切实推行分级诊疗并精细化测算总额预付基金数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