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勇  王旭 《首都医药》2002,9(8):52-53
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P592,[含量测定]为测定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原测定方法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为:精密量取装量项下的本品2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经厂家反映,以乙醇为溶剂制备供试品,测得黄芩苷含量明显偏低,后经考察,以70%甲醇为溶剂制备供试品,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复方三黄酊的薄层色谱鉴别及乙醇量检查方法。方法用硅胶G薄层板,分别以甲苯-异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水(6∶1.5∶3∶1.5∶0.3)、三氯甲烷-甲醇-水(30∶15∶4)、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温度26℃、相对湿度62%的条件下,鉴别3种黄连、黄柏和冰片药材,同时用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测乙醇含量。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测得乙醇量为48.0%50.0%。结论本法简单易行,可用于复方三黄酊的薄层鉴别和乙醇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陈建琴 《中国药师》2013,16(9):1435-1437
目的:探讨气相色谱法测定云南白药酊中甲醇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方法:建立云南白药酊中甲醇量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的分析,找出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结果:影响的最大因素是供试品溶液的进样重复性,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云南白药酊中的甲醇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 1%,检测结果为0.001 5%±0.000 1%.结论:不确定度评估使云南白药酊甲醇量测定的过程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碘仿及其制剂含量的相关方法,为碘仿及其制剂含量的测定提供方法指导。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碘仿及其制剂的含量。具体做法为:有效称量0.5g碘仿糊+乙醇,制成溶液,选择同量碘仿对照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在200~400nm的波长范围内对上述3种溶液进行扫描测定。结果:在340nm波长时,试验溶液、对照品溶液存在最大吸收,空白溶液在340nm波长处基本无吸收,因而选择340nm为测定波长;在48~142mg/L范围内的碘仿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为0.67%。结论:在测定碘仿及其制剂含量方面,良好的重复性、准确的测量结果、快速的结果测定以及简便的操作程序是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显著优点,可以用于进行碘仿及其制剂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TLC法对滴通鼻炎喷雾剂中的蒲公英、麻黄、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中的黄芩苷,并测定了该制剂的喷射量.结果供试品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在TLC的相应位置显示同色斑点;制剂的喷射量为(0.085±0.020)gHPLC测定黄芩苷,在8.4~4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0.9%.  相似文献   

6.
柳立新  张毅 《安徽医药》2013,17(8):1296-1297
目的建立土牛膝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土牛膝中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分别考察甲醇回流提取、乙醇回流提取等5种提取方法制得的样品溶液所测定的总皂苷的含量。结果甲醇回流提取、乙醇回流提取、水超声提取、乙醇超声提取及索氏回流提取制备的样品溶液中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3.36%,4.75%,2.63%,4.97%,2.14%。结论比色法可用于土牛膝总皂苷含量测定,样品溶液的制备宜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完善复方苯海拉明克罗米通酊的试行国家药品标准[1],增订乙醇量的GC测定法[2]和克罗米通含量的HPLC测定法,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方法:乙醇量测定固定相采用直径为0.25mm~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190℃,FID检测器;固定相或采用固定液为100%的二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柱温为程序升温:60℃保持3min,再以20℃W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50℃。样品用内标溶液(0.2%正丙醇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稀释,内标法定量。克罗米通含量测定色谱柱采用VenusilMP-C18柱,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0.05molW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1%三乙胺,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4.0)-乙腈(60:40),流速为1mLWmin,检测波长为242nm,样品用乙醇稀释10倍后再用流动相稀释10倍,滤过后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乙醇在0.3924mgWmL~5.886mgW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高、中、低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2.1%(n=9)。克罗米通在0.1006mgWmL~1.006mgW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高、中、低浓度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93%(n=9)。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操作性强,可以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槐耳颗粒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槐耳颗粒蛋白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比色法,调整了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两个浓度,使吸收度测定符合药典标准规定,采用离心或滤纸过滤制备样品,对显色条件进行探讨并确定了最佳显色条件.结果:蛋白浓度在40.1μg/mL~200.6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2.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均在0.3~0.8之间,样品溶液在显色反应前需经干燥滤纸过滤,加样回收率为102.7%,RSD=1.6%(n=6).结论:经改进后的蛋白含量测定方法能消除不溶性辅料引起的干扰,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真实反映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建立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乙醇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乙醇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测定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的乙醇含量,分析影响其不确定度的因素来源,评定了对照品纯度、体积、线性和峰面积等因素对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乙醇量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扩展不确定度为2%(v/v),置信水平为95%,覆盖因子为2.可作为气相法测定乙醇含量不确定度计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缬沙坦原料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4.6mm,5μm),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冰醋酸(500∶500∶1)为流动相;设定检测波长为225nm,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取样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缬沙坦0.05mg的样品溶液;另取缬沙坦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缬沙坦0.05mg的对照品溶液。上述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经过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测定定量项、样品测定等步骤。结果在进样浓度为5.0~7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良好(r=0.9999,n=18),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0.49%,n=9)。结论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好,准确,灵敏,用于缬沙坦含量的测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通过对中药煎剂中的茎、叶、花、根、根茎;子实、果皮,枝干、皮、藤,石、介、虫、甲5大类53种中药的重量、加水量、倒出量、吸蓄量的实验探讨,初步得出处方药重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和煎出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对促进中药煎剂加水量和达到预期煎药量的量化指标,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种不同配方辅料对消炎胶囊吸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在40℃,相对温度为75%的条件下以淀粉和糊精,淀粉和PVP及以β-CD为辅料的三种不同配方的辅料与引湿性中药浸膏按不同比例制成颗粒后,以吸湿百分率,辅料用量为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的配方,经实验:确定消炎胶囊的最佳辅料为淀粉和PVP,而浸膏粉与辅料的最佳配比为2:1(其中淀粉与PVP之比为1:1),可将吸湿率降低27.3%。  相似文献   

13.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2003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DDDs和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其中,吗啡控释片的DDDs和销售金额最大,杜冷丁的用量仍然较高.结论:麻醉药品的应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寻求围生儿保健的有效对策。方法 对338例羊水过少孕妇与同期3608例羊水正常孕妇在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孕妇的妊娠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新生儿并发症较多,剖宫产分娩亦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对胎儿的危害极大,一旦确诊,应加强监护,并应适时终止妊娠,以减少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客观评估该院近年来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2009-2012门诊急诊药房及住院药房用药情况和配方数据量,从药品总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抗微生物药品等几方面比较分析.结果 药品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07%,处方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3.27%;抗微生物药品金额年增长率17.75%,应用较多的前15种药品金额年平均下降5.03%,非抗生素比例年平均增长率9.65%.结论 该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合理用药要求,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2-2004年抗菌药物的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02~2004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采用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应用较多的抗菌类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DDDs排序前30位的多为费用较低,使用广泛的药物。金额排序前30位的多为价格较高,用量多的药物。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三种不同配方的辅料对消炎胶囊吸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翰  张晓冬  冯伟 《黑龙江医药》2002,15(4):279-280
本文采用在4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以淀粉和糊精,淀粉和PVP及β-CP为辅料的三种不同配方的辅料与引湿性强的中药浸膏按不同比例制成颗粒后,以其吸湿百分率,辅料用量为指标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佳的配方。经实验,确定消炎胶囊的最佳辅料为淀粉和PVP,而浸膏粉与辅料的最佳配比为2:1,(其中淀粉与PVP之比为1:1),可将吸湿率降低27.3%。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实施重点监控合理用药前后的药品使用情况,为医院合理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使用的重点监控药品中有12个品种,占比60%;2020年有11个品种,占比55%;部分科室存在用药指征不足的现象。经重点监控,2020年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均大幅下降。结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存在科室特点、结构基本合理,部分科室仍存在无指征用药情况,将继续加强监控和重点督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血管药物的使用状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5年心血管药物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心血管用药呈稳定上升趋势,中成药的销售金额一直居前。而降压药中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用药频度领先。结论:心血管药物分类复杂、种类繁多,应掌握用药适应证,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院近年用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HIS系统《药品综合查询》对医院2007—2008年药品消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间药品消费金额年增长率为15.85%;抗微生物类药物消费金额均排名第一,其中以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为主;注射剂消费金额占全院药品消费总金额的69.22%;中药注射剂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结论用药品种构成比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使用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