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兴宇  祖毅 《中国医院管理》2011,31(5):40-40,41
1医务人员在医疗事故预防中的思维方式 1.1强化依法行医的观念 2010年7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之规定)与原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主体的法律规章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共同形成了基本的医疗侵权行为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研究《侵权责任法》与以往规定的差异为基础,分析《侵权责任法》对医方医疗行为的认知变化。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整群抽样,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15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部分医务处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知情人访谈,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检验。结果绝大多数面对医务人员进行的《侵权责任法》的培训流于形式。3类医务人员中,医技人员对《侵权责任法》的学习认知情况最差。不同医院的医务人员对《侵权责任法》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医务人员普遍认为《侵权责任法》会对病人告知和病人隐私保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等。结论应修改完善《侵权责任法》和相应法律法规,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医技人员加强《侵权责任法》的培训,提高全民医疗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法》的核心精神就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在医患关系中,由于医务人员和患者具有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那么在充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医务人员的合法益理权应受到保护,以要做到医患之间利益保护的平衡.本文试图从体现医务人员法律地位的权利与义务这两个方面探讨《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的相关规定对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法律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简称《侵权责任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新法律对医疗损害责任进行了规定,对医务界议论颇多的医疗纠纷案件的表述、举证责任、医疗事故鉴定等做出了相应调整。如何理解《侵权责任法》的精神?《侵权责任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应该如何衔接与过渡?近日,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四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12月26日通过,并于2010年7月1日施行。《侵权责任法》作为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增加了精神损害赔偿、隐私权保护、同命同价等新的法律规定,这些对医院管理、医疗行为均具有约束力。同时也十分关注医患关系,并在第七章专门对医疗损害责任进行了法律规定,赋予了医院和医务人员更多的义务,这对于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侵权责任法》下临床医生如何防范及处理医疗纠纷。方法运用《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法规对医疗纠纷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准确运用《侵权责任法》使两起医疗纠纷得到妥善处理。结论《侵权责任法》有助于医疗纠纷的合理解决,也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诊疗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而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侵权责任法》未作具体规定。一时间,社会各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困扰医护人员多年的医疗损害举证责任倒置规定的取消,对广大医务人员是重大利好,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是我国民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民事基本法律。该法第七章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对于解决长期以来的医疗纠纷处理二元化问题、规范医患双方行为、促进医患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侵权责任法》出台后,如何根据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来正确理解和适用,是确保法律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医患关系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医疗机构谋求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先论述《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我国医患关系法律规制的特点,再分析目前医疗机构中存在的影响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法律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医院内部管理、医务人员法律素养的培育、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和整治过度医疗等方面探讨《侵权责任法》实施下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任秀兰  曹洪林 《现代保健》2010,(33):194-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是继物权法之后,我国民法典中另一部支柱性法律,是我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法对之前分布在其他法律法规之中的民事侵权责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对一些法律仅有原则性指导没有具体法律规范的民事侵权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填补了很多“权利空白”,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有关精神,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卫生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佼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在民法领域首次明确提出隐私权,即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在第六十二条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漏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1].  相似文献   

13.
论过度医疗侵权行为与患者知情同意侵权行为的竞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医疗与患者知情同意侵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两种独立的医疗侵权行为。过度医疗是一种由于医师在对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了明显超过疾病治疗实际所需的诊疗措施,而导致患者合法权益严重受损的医疗侵权行为。患者知情同意侵权行为则泛指医师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实施了违法告知说明义务而导致患者合法权益损害的医疗侵权行为。过度医疗中由于医师履行告知义务的违法性与患者知情同意侵权行为产生竞合。这一结论不仅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三条的法律适用,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另一法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倍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的组成部分,新实施的《侵权责任法》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服务实践中医疗损害的责任,规范了以往医疗纠纷案件处理中“政出多门”的尴尬,为依法解决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倍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的组成部分,新实施的《侵权责任法》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服务实践中医疗损害的责任,规范了以往医疗纠纷案件处理中“政出多门”的尴尬,为依法解决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7章用11条条文专门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这些规定将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一些理论纷争画上了句号。这些条文为依法解决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在我国医疗侵权法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正确理解这些法律条文,掌握立法本意,本文对这部法律中与医疗损害责任相关的一些规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但医疗损害责任的内容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条款内容上看,笔者认为草案显得不够全面、具体,不足以解决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医疗纠纷问题。所以,非常有必要完善相应立法建议。其期待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医疗损害责任部分的立法,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机构应用《侵权责任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缓解医患矛盾,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利益,针对医疗纠纷诉讼现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对该法实施后对医疗诉讼和医疗机构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和流程;加强医务人员法治教育;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加强病历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在《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保留与修改问题,包括医疗事故概念的调整以及《条例》所构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的改革方向等内容.在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医疗损害责任案件的同时,《条例》作为国务院法规,应当在修改后继续在预防医疗纠纷发生、医疗纠纷案件处理以及违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方面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去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至今,已一年有余,《侵权责任法》的实施情况如何?是给医务人员带来了"福音书",还是为其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对此,记者近期专访了中国医院协会自律维权部副主任郑雪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务处处长何铁强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务处处长李志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