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肘后备急方》关于针灸疗法的记载十分丰富,所介绍的许多针灸诊疗技术至今仍具科学价值。本文试从取穴简便,方法多样、治病广泛,善救急症、重视灸法,辨证施灸、首创隔物灸、灸药并用4个方面总结和概括《肘后备急方》的针灸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肘后备急方》是首部中医急诊手册,灸法是此书的通治大法。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整理与分析,对其中灸法的主治病症、取穴方法、施治部位和隔物灸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肘后备急方》论灸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肘后备急方》又名《肘后救卒方》、《肘后救急方》、《肘后急要方》、《肘后要急方》、《葛仙翁肘后备急方》 ,简称《肘后方》 ,是东晋·葛洪所著 ,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葛洪将晋以前近千卷医方选而集之 ,著成《玉函方》百卷 ,又从中采其要约 ,为《肘后备急方》三卷 ,多选易得之药 ,且可悬于肘后 ,以备救卒发急症之需 ,故名之。《肘后方》收录的治法以实用易普及为宗旨 ,使“贫家野居所能立办” ,其方药多有“便、廉、验”的特点。灸法作为一种常人易掌握的方法 ,倍受青睐。葛洪在序中云 :“又使人用针 ,自非究习医方 ,素识明…  相似文献   

4.
《肘后备急方》是现存较早的有重要价值的古方书之一,然而经历代传抄或翻刻,现存本内容遗漏颇多,且错讹不少。而现存《永乐大典》中收辑有《肘后备急方》的部分条文,但现代的几种《肘后备急方》补辑本均未选用《永乐大典》。现即以现存《永乐大典》中所收辑的《肘后备急方》的内容,辑校其通行本(明万历李栻刊刻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了解《肘后备急方》中药食同源药物、药膳食疗的应用概况及食疗禁忌,为更好地探索研究葛洪食疗养生思想提供参考。方法:对《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今译》中关于《肘后备急方》的药膳食疗部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肘后备急方》中用到43种药食同源的药物,甘草、豆豉、杏仁、生姜、茯苓等药物应用范围最为广泛,药食同源药物在治疗疾病中伤寒时气使用品种数最多;《肘后备急方》中常用药膳类型有汤、粥、酒、羹、茶点、蒸饭、饼等;《肘后备急方》共有13处记载了食疗禁忌方面的内容。结论:《肘后备急方》将辅料与主料进行完美的结合,倡导的药膳方均为平常易得,"药食同源",具有简单、廉价、高效等优点,药膳食疗方为药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葛洪是东晋著名医家,其著作中以《肘后备急方》最具代表性,书中除记载大量急救医方外,对灸法亦有着独特的见解。葛氏关于灸法内容的发挥详尽而完整,主要有以下特点:施灸原则上,强调辨证论治与顺序施灸相结合,不同病证采用不同的灸法,并且多选用自上而下的艾灸顺序。取穴特点上,有但言分寸与重视四末互为补充,既突出取穴的准确性与方便性,又抓住了经络的根本而施灸。操作方法上,葛氏独创性地提出隔物灸法与采用缪灸之法,扩大了灸法的种类。在临床应用上又将灸法用于急症与内、外、妇、儿、男等各科疾病,拓展了灸法治疗各科疾病的范畴,为我国灸疗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4)
通过对《本草纲目》引据《肘后备急方》的署录方式、内容考实、药物品种和文献特点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充分说眀李时珍对葛洪医药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和科学的,《肘后备急方》为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增加了更为丰富的医药内涵,该文还对《本草纲目》引据《肘后备急方》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针灸器械从《黄帝内经》之长针、火泻灸法、《伤寒论》温针灸、《肘后备急方》瓦甑灸法、《肘后备急方》隔物灸、《千金翼方》苇管灸、《寿域神方》按摩灸、核桃壳灸,到梅花针灸学派第六代传人周楣声"改革灸具,创新灸法",发明了喷灸仪、灸架、点灸笔等20余项温灸器,针灸器械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重针轻灸,重科研轻临床,重实验轻应用,医院内针灸与民间针灸水平参差不齐,灸法操作流程不合理,艾叶等原材料浪费严重、利用度有待提高。艾灸器械和方法仍然是制约灸法发展的主要环节,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重视针灸器械,特别是灸具的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证《肘后备急方》中"矾石"。方法根据《肘后备急方》中矾石本身信息量少、考证困难的特点,提出根据"矾"的释义,对比《肘后备急方》所处矾石历史变迁年代,结合排除选择法,综合推断书中矾石为何种矾。结果与结论《肘后备急方》中"矾石"非白矾、黄矾、胆矾,而应为皂矾(绿矾、青矾)。  相似文献   

10.
肖少卿 《中医杂志》1991,32(11):18-19
针刺透穴治病之法始见于扁鹊,其后《肘后备急方》、《玉龙歌》等医籍中亦有此记载。本人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证《肘后备急方》及历代本草中"荇菜"基原及其药用价值。方法查阅古文献及现代文献考证,结合《肘后备急方》相关条目记载内容,对荇菜进行了原植物形态、品种、性味及功效的本草考证。结果与讨论证实《肘后备急方》中所载荇菜原植物为龙胆科植物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Gmel.)O.Kuntze的全草,其功效和主治古今基本一致,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6,(3)
通过查阅古今药学典籍及地方史志,对《肘后备急方》中的"菖蒲"的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并探讨该书处方中"菖蒲"的应用机理。根据文献资料初步认定《肘后备急方》中的"菖蒲"基原为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但不能排除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可能性。在《肘后备急方》中多取"菖蒲"开窍醒神、除湿健胃、辟秽、益智之功,用于治疗惊痫、昏厥、耳科疾病、急性传染病等。明确《肘后备急方》中的药材原植物来源及组方原理,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其中的良方,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归纳整理鸡子在《肘后备急方》中的相关记载,并探讨书中鸡子的应用。方法结合书中对鸡子的记载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浅析《肘后备急方》中的"鸡子方"、对书中所含鸡子方在方剂统计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和再叙述古今在医学药学上对鸡子的应用三大方面,查阅古今文献进行鸡子的应用探讨。结果与结论《肘后备急方》中"鸡子方"科学合理;全书共有44个含鸡子的方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所载剂型种类丰富;有与中药成方,也有独味一方的情况。葛洪《肘后备急方》对鸡子的应用,很多至今也有使用,对后世的中医学和药剂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南宋医家闻人耆年将历代名医艾灸治病经验结合自身行医实践编成《备急灸法》.孙炬卿在该书问世20年后,偶得其蜀刊本,同时将佚名氏之《骑竹马灸法》《竹阁经验备急药方》并刊收录于本书中,将此3部分内容重刊于1245年,仍称《备急灸法》.此书是继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之后艾灸治疗急症的重要灸疗专著.本文仅讨论闻人耆年所著《备急灸法》部分,从该书的作者、成书背景、闻人耆年灸法特色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葛洪是东晋道家、医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苏州)人~([1]),原籍琅琊~([2])(今山东临沂、青岛、诸城、日照一带),生平坎坷,专注于医学研究,师从郑隐,其著作以《肘后备急方》最具有代表性。葛洪在临床之中多用灸法,同时不忘用针,特别讲究针灸药的联合应用,大量使用外治之法,开创了穴位定位方法的先河,重视人中穴的急救作用,在众多疾病上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简  相似文献   

16.
《肘后备急方》又名《葛仙翁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晋·葛洪撰,成书于三世纪,初名《肘后救卒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其后金·杨用道又加以补充,取名《附广肘后方》,即今《肘后备急方》的定本。该书曾传入日本,并于延亨三年(公元1746年)在日本刊出,在丹波元简所著《救急选方》中亦有载录,是对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方书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述葛洪《肘后备急方》书中药物的加工炮制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肘后备急方》中的炮制方法为现代中药炮制理论的发展及实践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聂昌 《江西中医药》1996,27(3):46-46
《肘后备急方》治腹水经验探要聂晶(江西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南昌330006)关键词《肘后备急方》;腹水;治疗经验《时后备急方》为晋代葛洪所撰,以其便于携带取用,以应急需而命名。该书虽对每一病候均略记病因、症状,而直述各种治法。然其方简便验廉,用药极具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葛洪《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毒性中药作整理分析,并比较《中国药典》对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给应用《肘后备急方》中含毒性中药的方剂提供参考,避免发生严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黄疸病记载进行浅析,探讨其对黄疸病治疗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方法:从《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黄疸病的分类、证治及用药特点,结合后世常用方剂及现代研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葛氏提出了黄疸病的分类、治法方药及溺白纸的检测方法。结论:《肘后备急方》丰富了黄疸病的治疗方案,对后世研究黄疸病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