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栓塞34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心电图变化特点及心电图在APE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4例APE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肺栓塞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中最多见的是窦性心动过速(占52.9%);其次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占35.3%);SQT占29.4%;Tv1~v3倒置52.9%,Tv1~v6倒置20.1%;ST段轻度下移占23.5%;肺型P波占23.5%;电轴右偏和左偏占23.5%;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占8.8%。结论: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呈动态变化特点,且变化缺乏特异性,但其改变对提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栓塞(APE)是指血栓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和(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它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预后险恶,病死率可高达30%[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8例AP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7月65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dism,APE)患者的心电图,以探讨APE心电图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策略。方法对60例确诊APE患者的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血气分析、D-二聚体(D-dimer)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血气分析、D-dimer、超声检查的异常率分别为76.7%、70.0%、98.4%、100.0%、88.4%。其中心电图、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均异常的为42例,占全部病例的70.0%。且60例患者D-dimer检测均大于500μg/L。结论在基层医院运用以上常规检查手段,进行多元性分析,诊断APE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急性肺栓塞(APE)存在较高的发生率、死亡率及误诊率,自从1960年以来,APE患者不仅发病1h内10%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而且幸存者的死亡率也没有得到明显降低。尽管出现了许多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但急诊诊断APE仍然很困难,心电图作为一种常规无创性检查,对于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判断都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并明确诊断为APE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aniel 心电图评分在急性肺栓塞( APE) 危险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5 年1 月至2012 年7 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的205 例APE 患者, 采集患者入院24 h 内心电图, 按照Daniel 心电图评分系统计算得分。评价心电图波形、Daniel 分值与危险分层、肺动脉收缩压( SPAP) 、舒张末期右室前后径( DDRV) 等相关指标的关系。应用ROC曲线评价Daniel 心电图评分预测APE 患者严重程度的准确性。结果 APE 患者中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胸前导联出现T波倒置( 167 例, 占81. 5% ) , 以V1 ( 165 例, 占80. 5% ) 、V2 ( 115 例, 占55. 6% ) 显著; APE 患者心电图评分中位数7 分, 与SPAP、DDRV 呈正相关( r = 0. 482, P 〈 0. 01; r =0. 566, P 〈0. 01) , 与PaCO2 呈负相关( r = - 0. 316, P 〈0. 01) 。与低危组比较, 中危组、高危组APE 患者Daniel分值均明显增高。在ROC 曲线分析中, Daniel 分值预测高危APE 和SPAP≥50 mm Hg( 1 mmHg =0. 133 kPa) 的准确性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667、0. 739, Daniel 分值≥5. 5 分时预测APE 危险分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在高危组: 84. 6% 、44. 8% 、9. 4% 和97. 8% ; Daniel 分值≥14. 5分时预测SPAP≥50 mmHg 的敏感性、特异性为20. 7% 和91. 9% 。结论 心电图和Daniel心电图评分系统与APE 患者的严重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 应用Daniel 心电图评分系统对APE 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栓塞(APE)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具有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有症状的急性肺栓塞多有心电图的相应改变,应仔细观察,结合临床病情对诊断颇有帮助。本研究旨在分析我院近年来确诊的APE病例心电图,探讨其心电图变化特征及在APE诊断中的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总结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28例入院时及溶栓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6例(93%),正常2例(7%).结论:心电图检查对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作为早期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海珍  代勤  王金婷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00-1201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的心电图(ECG)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被确诊为APE患者的EC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ECG改变29例(87.88%),其中T波倒置17例(58.62%),SI QIII TIII 7例(24.13%),SI TIII(SI QIII)6例(20.69%),窦性心动过速6例(20.69%),ST段改变(抬高或下移)4例(13.79%),右束支阻滞4例(13.79%),电轴右偏1例(3.45%),顺钟向转位1例(3.45%),肺型P波1例(3.45%)。结论 APE的ECG改变呈一过性及多变性,虽属非特异性但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及动态观察ECG改变,则有助于APE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总结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5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特点。结果 53例肺栓塞患者中50例心电图异常(占94.3%),其中最多见的为T波异常、SⅠQⅢTⅢ。结论肺栓塞患者多数有心电图异常,但不具有特异性,心电图改变对肺栓塞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sPESI)评估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APE)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130例血液动力学稳定APE患者,测定H-FABP和进行sPESI评分.结果 13例(10.0%)患者出现30 d不良事件.H-FABP[OR, 4.96(1.70-14.42),P=0.003]与sPESI [OR,9.50(2.24-40.28),P=0.002]是血液动力学稳定的APE短期预后的预测因子.30例H-FABP<6 μg/L且sPESI 0分组的患者,无1例出现30 d不良转归.H-FABP≥6 μg/L联合sPESI≥1分对血液动力学稳定APE患者的30 d预后的预测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H-FABP和sPESI能有效预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APE患者短期预后,H-FABP联合sPESI能提高短期预后的预测敏感性,尤其有助于识别低危APE患者.  相似文献   

12.
方剑  郑琴  王李华  陆炜  田明庆 《浙江医学》2015,37(3):226-228
目的 探讨哑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51 例经肺动脉增强CT确诊,但无明显肺栓塞常见临床特征的哑型APE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抗凝治疗。分析患者D- 二聚体、血管彩超、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结果,并观察治疗后情况,了解哑型AP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51 例患者均痊愈出院,4 例患者因出现活动性出血停止抗凝治疗。31 例患者在3个月后复查肺动脉增强CT 未见明显栓塞征象,其余16 例患者在4~6 月后肺栓塞征象消失。结论 哑型APE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肺动脉增强CT 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D-二聚体、心电图等可作为相应的补充,经过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院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正常心电图2例(8.33%),异常心电图22例(91.67%):其中T波倒置13例(54.17%);Ⅰ导联的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Ⅲ导联的T波倒置(SIQⅢTⅢ)4例(37.5%),其中2例死亡;窦性心动过速9例(37.5%);Ⅰ导联的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SI或QⅢ)6例(25%);ST段改变(抬高或下移)5例(20.83%);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20.83%);心房颤动2例(8.33%)。结论:心电图检查往往都能为诊断APE提供一定的依据。其中心电图检查简易方便,对APE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是APE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可以作为患者就诊时最早的检查手段。故APE的心电图诊断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栓塞患者7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临床特点,分析诊断及误诊原因及改进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住院的76例APE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79岁APE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多数患者有危险因素.APE初诊误诊率为38.2%,被误诊的21例经Geneva评分有86.2%为中度或高度肺栓塞可能.(2)APE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和晕厥;心电图常见表现为SⅠQⅢTⅢ(73.7%)、窦速(42.1%)和胸前导联(V1~V4)T波倒置(36.8%);超声心动图检查有58.8%右房室瓣反流、48.5%肺动脉高压、39.7%右室扩大;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者占55.7%;D-二聚体(D-dimer)升高为86.1%.(3)76例患者中接受溶栓治疗32例,死亡1例,无严重出血事件.结论 APE发病与易患因素相关,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Geneva评分对疑似APE患者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对高危APE病例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王月英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87-87,89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3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共有35例(92.11%)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其中13例(34.21%)为窦性心动过速,18例(47.37%)SI〉0.1mV,17例(44.74%)TⅢ倒置,QⅢTⅢ、SIQⅢTⅢ分别为15例(39.47%)、13例(34.21%),TⅤ1、TⅤ1-Ⅴ2、TⅤ1-Ⅴ3、TⅤ1-Ⅴ4、TⅤ1-Ⅴ5倒置分别为29例(76.32%)、16例(42.11%)、11例(28.95%)、9例(23.68%)、5例(13.16%),CRBBB、ICRBBB分别为4例(10.53%)、7例(18.42%),正常心电图3例(7.89%)。结论心电图有利于诊断急性肺栓塞,但由于患者心电图表现缺乏典型性,临床医生必须掌握常见的心电图表现,紧密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以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的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对比分析入院时及溶栓后心电图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对比患者溶栓前后的心电图表现,总结分析特点与变化规律.46例入院时,其中心电图正常3例(6.5%),心电图异常43例(93.5%);其中窦性心律42例(91.3%),窦性心动过速15例(32.6%),心房颤动5例(10.8%),SⅠQⅡTⅢ波形17例(36.9%),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8.6%),TV1-V4倒置7例(15.2%),ST段抬高或者压低9例(19.6%).动态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溶栓后异常心电图开始恢复,一周之后基本恢复正常.溶栓前后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仍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参考检查之一.心电图检查是鉴别急性肺栓塞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笔者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及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总结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本组87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的患者有6例,占6.9%;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有81例,占93.1%。结论肺栓塞塞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高,临床可将其作为肺栓塞检查的最初检查和辅组检查手段,应用心电图检查对患者肺栓塞进行诊断具有简单、快捷、经济、有效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急性肺栓塞(APE)存在较高的发生率、死亡率及误诊率。自从1960年以来,APE患者不仅发病1h内10%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而且幸存者的死亡率也没有得到明显降低。尽管出现了许多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但急诊诊断APE仍然很困难,心电图作为一种常规无创性检查,对于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判断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平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726-1727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临床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心肺血管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往往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造成较高的误诊率,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对于不能及时诊治的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其病死率可达30%,在美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死于APE。急性重症肺栓塞(Acute serious pulmonary embolism,ASPE)是指临床表现为心搏呼吸骤停、休克、晕厥、严重呼吸困难及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的急性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栓塞时心电图的表现在诊断急性肺栓塞(APE)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被确诊为APE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心电图改变34例(97.14%),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3例(67.65%),T波改变13例(38.23%),SⅠ QⅢ TⅢ(或SⅠ TⅢ或SⅠ QⅢ)10例(29.41%),ST段改变6例(17.65%),完全性右束支阻滞4例(11.76%),P波高尖2例(5.88%),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各1例(2.94%).结论:APE心电图有明显的变化,动态观察心电图改变及结合临床有助于APE的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