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最初是用于肾移植手术后的抗排异反应,目前已开始用于难治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2001年以来,我们应用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成人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由不同疾病组成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对激素依赖型、激素抵抗型和对激素效果相对差的病理类型如膜肾病(MN)、局灶节段硬化(FSGS)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开始用  相似文献   

3.
霉酚酸酯(MMF)治疗成人狼疮性肾炎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已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未有报道。现将我院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应用MMF治疗有效的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阿霉素肾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变化,研究霉酚酸酯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阿霉素肾病霉酚酸酯治疗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阿霉素75mg·kg-1,治疗组第6周开始霉酚酸酯粉末20mgkg-1d-1混悬于1ml蒸馏水中灌胃,10周时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较对照组肾小球系膜及基质明显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显示肾小球和肾小管区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霉酚酸酯治疗组肾小球系膜及基质的增生程度较阿霉素肾病组明显减轻,肾小球和肾小管区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阿霉素肾病组(P<005)。结论阿霉素肾病动物CTGF表达增加,观察到间质纤维化表现;霉酚酸酯可以减轻间质纤维化,延缓慢性肾病发展,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王爱学 《中原医刊》2007,34(1):91-91
霉酚酸酯(MMF)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临床上MMF首先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物的排异反应。目前,该药也用于治疗临床上各种原发肾小球疾病、狼疮肾炎、血管炎及一些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观察了MMF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以探讨MMF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霉酚酸酯 (mycophenolatemofetil,MM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 ,我们对一些激素抵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MMF进行治疗。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18~ 6 5岁。均为 1998年 7月至1999年 7月在我院住院的激素抵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这 7例患者均经过正规的激素治疗无效 ,有 1例患者还使用过环磷酰胺治疗。 6例患者在应用MMF进行治疗前均作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其中微小病变 1例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 2例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例 ,膜性肾病 1…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22-525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及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及霉酚酸酯干预组,干预组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d)灌胃,8周末处死动物,常规检测尿蛋白、肾功能、肾质量/体质量,光镜及电镜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变化,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Nephrin及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肾脏组织肾小球肥大、部分纤维化,肾小球滤过膜损伤严重,尿蛋白增加,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MCP-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霉酚酸酯干预组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但较糖尿病组有改善(P<0.01),肾小球滤过膜病变较糖尿病组改善,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较糖尿病组增加(P<0.01),MCP-1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1)。结论:霉酚酸酯可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水平,下调MCP-1等炎症介质,上调Nephrin蛋白。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可能通过干预Nephrin蛋白及炎症因子MCP-1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差,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霉酚酸酯(MMF)是新一代免疫抑制剂,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已成功用于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弥漫增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Ⅳ型LN)等疾病的治疗。为了验证MM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对难治肾病综合征(NS)用糖皮质激素联合MMF进行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霉酚酸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霉酚酸酯治疗,治疗方法为霉酚酸酯口服1.0 g/d,3个月后逐渐减量至0.5~0.7 g/d,疗程至少6个月。强的松0.8~1.0 mg/(kg.d),尿蛋白减半后或8周后减量。结果1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76.9%,效果明显。结论霉酚酸酯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和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霉酚酸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绿仙 《浙江医学》2006,28(3):232-233
霉酚酸酯(Myconphenolate mofetil,MMF)。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中已应用多年,且收到良好疗效。我们观察了MMF治疗小儿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旨在探索一种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肾小球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乙肝病毒携带者肾小球疾病8例,其中2例为肾病综合征;2例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例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采用MMF0.5~1.0g,2次/d单独应用或与贺普丁0.1g,1次/d联合应用治疗1.5~6月。结果 MMF治疗后尿蛋白转阴7例。血浆白蛋白除1例下降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例肾功能恶化.1例肾功能改善.其他6例肾功能保持正常。仅1例HBV-DNA滴度升高。8例均无肝功能损害及贫血的产生.白细胞维持在正常范围。升高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对不能耐受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肾小球疾病(包括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MMF可能为其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霉酚酸酯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霉酚酸酯(MMF)对以阿霉素肾病大鼠建立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模型,进行干预,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研究霉酚酸酯对FSGS的治疗作用,并探讨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18只,分为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MMF治疗组(每组大鼠6只)。肾病组、治疗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入阿霉素7.5mg/kg,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组于第6周起MMF 20mg.kg-1.d-1混悬于1mL蒸馏水灌胃,其他组等量蒸馏水灌胃。第10周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以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CTGF蛋白水平。结果: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及基质明显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显示肾小球和肾小管区CTGF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霉酚酸酯治疗组肾小球系膜和基质增生较肾病组明显减轻,肾小球和肾小管区CT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肾病组(P<0.05)。结论:霉酚酸酯可以减轻肾脏间质纤维化病变,机理与抑制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霉酚酸酯(MMF)因能选择性地阻断淋巴细胞DNA的合成和细胞增生,而首先成功地应用于治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1998年Briggs等首次将MMF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亦有资料证实,MMF对多种难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LN)、难治性肾病及系统性血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包括肾小球肾病(又称原发性肾病)及肾小球肾炎肾病型。肾小球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但何种治疗方案较理想尚待摸索。肾小球肾炎肾病型由于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复杂,治疗上仍有许多困难。为了摸索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规律,兹将1976年12月至1978年12月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16例,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霉酚酸酯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5 例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2 例环磷酰胺拮抗的狼疮性肾炎不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而且血沉、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清自身抗体及补体均恢复正常。结论:霉酚酸酯是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特别是环磷酰胺拮抗的难治性Ⅳ型狼疮肾的一种有前途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9年12月开始应用霉酚酸酯(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反复复发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例,治疗前后进行肾活检。结果:经MMF治疗后,3/4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副作用仅见胃肠道反应2例(15.4%)。肾小球ICAM-1和VCAM-1表达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结论:MMF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疗效好,副作用小。MMF抑制肾小球粘附分子表达,可能是对激素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产生良好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免疫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1概述 免疫抑制剂在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最初是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同时,使用小剂量的细胞毒药物,使难治性肾小球疾病得以缓解。70年代随着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的应用,使肾小球疾病的缓解率明显提高。90年代环孢霉素(CsA)在临床的使用使部分患儿尿蛋白减少甚至消失,其后,霉酚酸酯(MMF)的应用使临床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探讨联合应用霉酚酸酯、激素及低分子肝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霉酚酸酯0.75g口服q12h,3个月后减至0.5gq12h,共6个月;泼尼松(或泼尼松龙)40~50mg/日口服,8~12周渐减至5~10mg/日维持;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q12h,共用4周.结果:6个月后完全缓解5例,显著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显著缓解率68.75%,总有效率87.50%.结论:霉酚酸酯、激素及低分子肝素三联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0.
霉酚酸酯治疗频复发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复发肾病综合征是指肾病复发半年内>2次或一年内达到3次者,属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一种类型,既往常用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但临床上碰到有些病例仍出现复发,治疗棘手.笔者应用霉酚酸酯(MMF)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频复发肾病综合征2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