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PIM-1蛋白激酶在乳腺癌组织、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1M-1蛋白激酶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IM-1蛋白激酶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5%(63/80)、42.00%(21/50)、23.33%(7/30);乳腺癌组织中PIM-1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灰度值:118.807±19.99VS103.062±13.51,t=8.578,P〈0.05);PIM-1蛋白激酶的表达与乳腺癌的P-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4,P=0.003),与年龄和肿块大小无关(P=0.654,P=0.084)。结论PIM-1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的乳腺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IM-1可能是乳腺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其表达增强与乳腺癌的浸润性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早期筛查和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诊断指标。利用石蜡标本检测指标是可行的,具有方便,易得,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D,25(OH)D]、血钙(Serum calcium,Ca2+)以及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偶氮胂Ⅲ法检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25(OH)D和Ca2+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和瘤旁正常组织中CaS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血清中25(OH)D水平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组[(34.13±14.14)nmol/Lvs(50.29±25.65)nmol/L,t=2.870,P=0.001],血清25(OH)D在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水平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30.8±9.71)nmol/LVS(43.7±23.59)nmol/L,t=2.467,P=0.021],乳腺癌组(88.9%)CaS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组织(60.0%,χ2=6.717,P〈0.01)和瘤旁正常乳腺组织(60.0%,χ2=5.628,P〈0.05)。结论血清25(OH)D浓度和组织中CaSR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吴伟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2):197-199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疾病(乳腺良性增生18例和乳腺癌62例)标本组织芯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取2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乳腺、乳腺良性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33.3%(6/18)和72.5%(45/62),Survivin在正常乳腺、乳腺良性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x^2=34.62,P〈0.01)。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生存年限相关(r=0.452,0.502,-0.423,P〈0.05或P〈0.01),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呈进行性上升趋势,Survivin蛋白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等活动,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果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3%、46.7%、81.4%和96.7%、66.7%、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在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 mRN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Snail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 mRN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不同组织学分级E-cad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 mRNA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0)。结论Snail mRNA过表达与E-cadherin mRNA低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发生,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而检测两者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p53在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PER技术,分别检测45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纤维腺瘤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PV16/18DNA和p53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HPV16/18DNA和p53蛋白的表达率(51.1%和46.7%)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15.0%和10.0%)和正常乳腺组(5.0%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腋淋巴结转移者HPV16/18DNA和p53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癌者(P〈0.05)。随着TMN分期的升高,p53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HPV16/18DNA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0.614,P〈0.05)。结论HPV感染和p53突变共同参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HPV感染可能是促进p53突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二步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及20例乳腺腺病组织分别进行CXCR3、CXCL10检测。结果乳腺癌中CXCR3(40/60,66.7%)、CXCL10(45/60,75%)的表达高于乳腺腺病[CXCR3(8/20,40%)X^2=4.44,P=0.035;CXCL10(10/20,50%)x。=4.36,P=0.037)],乳腺癌中CXCR3的表达与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HER-2的表达有关(X^2=4.15,P=0.042;X^2=7.74,P:0.021;X^2=4.27,P=0.039),且CXCR3的表达强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及临床分期目呈正相关(-=0.375,P=0.003;t=0.451,P=0.000)。结论CXCR3可能与乳腺癌的进展及早期转移有关,CXCR3可能作为乳腺癌的一个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组蛋白乙酰化调控、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5.00、12.50、6.25、3.13μmol/LNaAsO2重复间隔处理HaCaT细胞72h(NaAsO2处理24h,隔天再次用NaAsO2进行相同的处理,重复处理3次)。定量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Q-ChIP)检测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CHIP1、CHIP2区域)及MGMT基因编码区(CHIP3区域,对照区域)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分别检测MGMT基因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设不染毒的HaCaT细胞为空白对照(0.00μmol/L),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为阳性对照。[结果]0.00、3.13、6.25、12.50、25.00μmol/LNaAsO2处理细胞中,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CHIP1区域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76.68±8.50、175.71±18.14、161.26±16.28、146.23±24.00和82.64±3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09,P〈0.0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83.59±11.98、180.84±24.10、166.52±5.48、156.87±10.64和103.42±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93,P〈0.05)。CHIP2区域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71.11±16.54、167.55±8.97、156.51±8.59、135.88±16.55和82.01±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626,P〈0.0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17.23±16.21、143.29±10.59、135.87±7.44、105.48±7.56和78.79±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38,P〈0.05)。编码区CHIP3区域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分别为37.53±6.23、35.57±5.85、40.81±4.45、42.18±1.23和41.87±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41,P〉0.0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分别为40.78±2.42、38.56±4.66、39.47±2.88、33.13±3.48和31.48±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27,P〉0.05)。MGMT基因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9829±0.15997、1.51831±0.18054、1.42522±0.18039、1.01454±0.09679和0.88772±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59,P〈0.05);MGM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619±0.06124、1.17447±0.06475、0.84883±0.05701、0.47163±0.02334和0.24034±0.0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87,P〈0.05)。[结论]砷通过导致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MGMT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是砷致皮肤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otct/1、P21^WAF1/Cip1及活化caspase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0例肝细胞癌(HCC)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Notchl、P21^WAF1/Cip1及活化caspase3的表达。结果HCA2中Notch1、P21^WAF1/Cip1及活化caspase3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Notch1、P21^WAF1/Cip1及活化caspase3的表达强度与HCC分级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肿瘤分化愈差和肿瘤直径愈大,3种蛋白表达愈弱(P〈0.01);在HCC中,P21^WAF1/Cip1和活化caspase3的表达强度与Notch1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和0.71)。结论提示Notch1信号通路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在HCA2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自全 《中国校医》2011,25(10):771-772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中的Glil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8年5月一2010年6月收集的64例乳腺癌组织以及5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测定乳腺癌组织中Gli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免疫组化分析,正常乳腺组织细胞中的Glil蛋白无明显表达,而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Y2=82.4731,P〈0.01);G1il蛋白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x2=23.3903,P〈0.01),在Ⅲ期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I一Ⅱ期乳腺癌(x2=12.9067,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的发生演变的过程中Hedgehog信号在传导的通路中表现活跃,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Livin、PDCD5、CCIO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6例患者乳腺癌及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Livin、PI)CD5、CCIO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1)L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而CCIO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2)上述三因子表达在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HER-2的分组问无统计学差异(P〉0.05);Livin的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CCIO蛋白的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3)Livin与CCIO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Livin与PDCD5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ivin上调及CCIO蛋白下调可能协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PDCD5在乳腺癌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刘长高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02-1204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在乳腺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乳腺癌疑似患者进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和病理标本组织学检测,绘制出ROI的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计算病灶动态强化参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80例乳腺癌疑似患者经MRI扫描,发现80例患者(81处病灶)TIC曲线呈廓清型。(2)80例患者的DCE—MRI扫描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呈正相关(r=0.935,P〈0.05);(3)乳腺癌癌组织部分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为34.74±12.05,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8.36±3.16(t=6.47,P〈0.05);(4)80例乳腺癌DCE-MRI扫描最大增强线形斜率ss值为2.38±0.40,增强峰值PH为(619.22±123.53)HU,与MVD呈正相关(r=0.72,P〈0.05;r=0.66,P〈0.05);信号强度峰值时间Tpeak为(56.10±10.13)t/s,与MVD呈负相关(r=-0.53,P〈0.05)。结论DCE—MRI参数能间接反映乳腺癌血管生成状况.有望成为非创伤性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的萤耍手段。  相似文献   

13.
梁颜笑  杜洪  李雯  许进 《现代医院》2006,6(7):29-3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FHIT蛋白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HIT蛋白在62例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62例乳腺癌组织FHIT表达为58.0%(36/62)、正常乳腺组织为96.8%(60/6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FHIT蛋白的阳性率为36.0%(9/25),无淋巴结转移为73.0%(27/3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结论 FHIT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FHIT表达缺失或降低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P73蛋白、P21WAF1/CIP1蛋白与PCNA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包括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Eli Visionplus免疫组化研究4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5例正常卵巢组织、2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7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P73蛋白、P21WAF1/CIP1蛋白与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上皮性卵巢癌病理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增高,①P73蛋白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21WAF1/CIP1蛋白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CNA蛋白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P73蛋白、PCNA蛋白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阳性率升高,并随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②P21WAF1/CIP1蛋白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阳性率降低,并随恶性程度增高而降低,与P7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苯代谢物氢醌(hydroquinone,HQ)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拓扑异构酶(TOPO)Ⅱα表达的影响,探讨TOPOⅡα在HQ所致造血毒性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50μmol/LHQ处理的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实验组,设立对照组(等体积灭菌蒸馏水培养),应用TOPOⅡ检测试剂盒检测TOPOⅡ的活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OPOⅡα含量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OPOⅡα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法(ChIp)检测TOPOⅡα含量的变化.结果 (1)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50 μmol/LHQ处理10 h后,TOPOⅡ的活力下降,TOPOⅡα含量以及TOPOⅡαmRNA水平分别为0.017±0.029、0.610±0.128,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TOPOⅡα含量降低伴随着TOPOⅡα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的明显降低(分别为1.198±0.056、0.324±0.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伴有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改变,分别为1.253±0.045、1.177±0.025;(3)HQ接触不同时间TOPOⅡαmRNA水平呈动态变化,且TOPOⅡα启动子水平的变化早于mRNA水平的变化.结论 HQ可抑制造血细胞TOPOⅡα的表达.组蛋白化学修饰水平的改变在苯代谢物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24只动物分为正常组、轻、重模型组共3组。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生化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肠组织MIF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正常组DAI、MPO活性及MIF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1±0.28、0.38±0.18、0.11±0.03;模型Ⅰ组5.04±0.73、1.68±0.45、0.65±0.04;模型Ⅱ组8.13±0.71、2.70±0.35、0.81±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组织中MIF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MPO活性及DAI也显著增高(P〈0.05),且在病情严重组增高尤为明显。结论大鼠结肠炎肠组织中MIF的表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提示其可能与大鼠结肠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