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护理操作视频在新入职护士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常用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鼻饲、心肺复苏等一系列临床护理基本操作制成视频,作为模板应用于新入职护士岗前技能培训中。选取2012年新入职护士42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老师示范后自己操作训练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反复观看护理操作视频后再进行自己操作训练的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及护士长、医生、患者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无菌技术成绩为(92.5±2.5)分、口腔护理(91.0±2.0)分、鼻饲(92.7±5.2)分、静脉输液(93.0±2.6)分、导尿(90.2±3.4)分、吸痰(91.9±5.0)分、心肺复苏(94.1±2.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1,3.31,2.63,2.46,3.46,2.81,2.01;P<0.05);两组护士、患者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看自制护理操作视频,有助于提高护士岗前培训质量,优化医院的操作培训流程,使受培训人员有效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评互评教学法在大专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科实习全日制大专护理实习生94名,按实习轮转至我科单双批次分为对照组48名,试验组46名。2组学员均由同一教学组长按实习计划安排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自评互评教学法,比较2组培训结束当日、出科时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培训结束当日气管切开患者更换气管垫成绩为(90.71±3.71)分、密闭式吸痰技术(92.35±4.45)分,出科时考核气管切开患者更换气管垫成绩为(91.17±4.31分)、密闭式吸痰技术成绩为(92.98±5.11)分,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评互评教学法对护理大专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能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柯氏四级评估模式为理论框架评价麻醉监测护士培训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选取我院已完成1年系统培训的麻醉监测护士,采用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对培训满意度、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反应层:麻醉监测护士对培训总体满意度评分为(4.21±1.23)分;学习层:理论成绩平均分为(91.28±4.95)分,操作成绩平均分为(96.45±2.36)分;行为层:麻醉医生对麻醉监测护士的基础知识掌握评价得分为(4.38±0.43)分,围术期知识掌握评价得分为(4.27±0.38)分,操作技能评价得分为(4.48±0.39)分,风险控制评价得分为(4.20±0.43)分,职业发展评价得分为(3.56±0.46)分,个人特质评价得分为(4.42±0.39)分;结果层:麻醉监测护士工作期间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自身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5.64±2.86)分,麻醉医生对麻醉监测护士工作满意度较高,评分为(93.66±3.11)分。结论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客观验证了麻醉监测护士培训的有效性,并为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和开展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技能培训法对提高急诊年轻护士应急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对31名急诊年轻护士使用微技能培训法进行专科培训,比较其培训前后应急能力考核成绩、急诊专科疾病知识得分、急诊抢救技能得分及急救护理过程的执行时间。结果培训前护士应急能力考核评分如监护理论、抢救技术、个案护理得分分别为(85.93±4.30),(86.17±3.68),(83.14±4.70)分;培训后相应得分分别为(90.74±4.72),(92.55±4.21),(90.25±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484,-2.665,-2.956;P<0.05)。培训后护士急诊专科疾病知识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48~-2.472;P <0.05)。培训后护士急诊抢救技能总分为(88.05±4.66)分,培训前为(74.50±4.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4,P<0.05)。培训后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执行时间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470~2.662;P<0.05)。结论微技能培训法运用积少成多的策略,实行每日限时教学、反复强化记忆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护士急诊理论知识及专科性操作技能,提高了年轻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早产儿病房护士对家庭参与式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6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及其他医院参加家庭参与式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85名学员,采用理论授课、操作演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期1周的培训,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理论知识考核得分为(73.94±6.72)分,培训后得分为(97.89±2.12)分,培训后成绩提升明显(P0.05);培训后护士对新生儿沐浴、喂养、抚触、生长发育特点及训练计划、皮肤护理5大方面知识点掌握及操作技能普遍提升。[结论]早产儿病房应加强护士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规范化培训,以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同时为后续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国 ICU 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的评估及操作现状,明确存在问题,为规范临床口腔护理行为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及操作量表对全国 495 名 ICU 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评估维度和操作维度均分别为( 3.38±0.78 )分和( 3.25±0.91 )分;不同科室的 ICU 护士在评估和操作水平上得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棉球 / 棉签 / 纱布擦拭法( 52.1% )是最常见的口腔护理方式,其次是擦拭加冲洗法( 31.1% ),牙刷刷洗法仅占 12% 。 结论 我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评估和操作整体执行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加快建立基于循证的全国性口腔护理操作规范及口腔评估工具,并依据各科室不同文化加强对 ICU 护士口腔护理的培训,以正确指引口腔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行儿童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并分析效果。方法 :于2021年7月—9月对78名儿童康复护士进行全脱产式专科护士培训:理论学习1个月,内容涵盖专科理论、专科技能、护理科研、护理管理与人文素养4个模块;临床实践1.5个月,以14项专科操作技术为重点。培训前后,比较学员护士胜任力得分情况,分析考核成绩,学员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及实践基地的评分。结果 :78名学员均顺利结业,培训后学员的护士胜任力得分高于培训前(P<0.001),总考核成绩为(243.46±8.79)分,学员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为91.8%,对实践基地的评分为(97.56±2.59)分。结论 :儿童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可提高护士的康复护理能力,为我国儿童康复护理事业发展提供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分析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26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由具备带教急诊科护士培训资质的20名急救专家按照初级创伤救治模式进行培训,以柯氏模型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笔试、情景模拟、工作坊等方法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与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评价。 结果 急诊科护士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8.68±0.83)分;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理论评分(72.51±8.24)分高于培训前(62.14±7.31)分,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实践技能评分(74.08±6.87)分高于培训前(68.23±6.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备灾准备度、应对准备度、灾后恢复准备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采用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灾害准备培训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灾害准备度、灾害急救知识与专项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结合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操作岗前培训前后的两次考核结果,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岗前培训计划的培训实践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8~2021年期间招录的261名住培医师进行临床技能岗前培训和两次循环式操作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的考核合格率和成绩,总结培训实践经验,分析培训前后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优化措施。结果纳入分析的261名住院医师培训后考核总体合格率为96.60%,较培训前总体合格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率差值0.88,95%CI 0.84~0.92,P<0.05)。每个年级各项技能考核合格率在培训前后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培训后考核总体平均中位成绩为85.88(81.59,89.56)分,较培训前总体平均成绩分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差值31.14分,95%CI 29.72~32.56,H=19.42,P<0.05)。每个年级各项技能操作成绩和平均成绩分布在培训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基础生命支持理论考核中位成绩为96.00(92.00,100)分。培训前最薄弱技能项为急救技能(30.30%),培训后为专科技能(27.60%)。结论 岗前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麻醉科护士培训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省48所医联体单位的101名学员进行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麻醉科护士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临床实践,并通过调查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满意度评估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101名麻醉科学员麻醉核心能力得分为(125.57±4.80)分,培训后得分为(156.45±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学员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均分分别为(88.76±2.34)分、(86.68±3.46)分;学员对培训体系的满意度均分为(4.89±0.34)分。结论通过对麻醉科护士培训,提高了麻醉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巩固了麻醉科护士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的中医护理培训方案对区级中医院护士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医护理临床工作特点及护士情况从4家区级中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五官科、针灸科、急诊科以及康复科选取180名培训对象,同时制定“结合临床,辨证施教”的中医护理培训方案,在中医基础理论与技能水平、中医专科专病护理能力等方面对选取对象进行培训,比较各科护士培训前后业务技术考核评价得分、患者满意度评价得分情况。结果180名护士培训前后业务技术考核评价得分比较,内科由(82.17±3.96)分上升为(92.67±3.17)分,外科由(81.86±4.14)分上升为(92.45±3.2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9.16;P〈0.05);患者满意度评价得分比较,妇科由(41.21±9.22)分上升为(56.32±7.78)分,外科由(44.09±7.07)分上升为(55.32±7.0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6,-5.26;P〈0.05)。结论“结合临床,辨证施教”的中医护理培训模式能有效促进区级中医护士中医基础理论、技能水平和中医专科专病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新区社区护士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为社区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对深圳市龙华新区248名社区护士进行理论考核,采用现场考核法进行CPR技能考核。结果248名社区护士CPR理论知识(83.83±9.32)分,合格率89.9%;操作技能(76.38±8.58)分,合格率72.2%;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社区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CPR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用工性质的社区护士的理论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华新区社区护士CPR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优于操作技能,建议加大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对社区护士进行CPR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和分析湖南省345名护士的护理软技能水平现况及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理人员软技能测评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湖南省345名护士软技能得分为(169.15±16.38)分,标准分为76.88分,处于及格水平;各维度得分最高的为人际关系技能,得分最低的为认知技能;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理软技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称、行政职务(P<0.05)。结论护士护理软技能处于及格水平,尤其是组织管理技能、认知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应深化护理软技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探索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对护理软技能培训的不同需求,从而发展多种形式的护理软技能培训模式,全面提高护士护理软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病房护士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培训的效果观察。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对早产儿病房护士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1周,培训方法为实践、操作演示和理论授课相结合,共有46名护士参与,分析其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护士理论与技能考试得分为(73. 94±6. 72)分,培训后成绩明显提高,得分为(97. 89±2. 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培训后护士对早产儿护理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升,包括皮肤护理、生长发育特点及训练计划、抚触、喂养、沐浴5个方面。结论护士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可明显提升早产儿病房护士的护理技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徐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2199-2201
目的了解影响本科护理系学生操作技能提升的相关因素,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两学年220名护理本科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及理论考核,分析影响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因素。结果2008级理论考试成绩为(87.10±7.50)分(t=4.77,P〈0.01),操作考试成绩为(91.09±5.07)分(t=3.92,P〈0.01),与2007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小组互评式操作技能培训方法,结合课外开放实验室、模拟病例及护理技能操作竞赛,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全科住院医师经过近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面临国家统考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专业基地2020级共17名全科住培医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形式,包括基本技能操作站(100分,占比25%)、医患沟通站(100分,占比15%)、病人接诊站(100分,占比60%),总成绩70分为合格。分析全科医学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全国统考模拟考核成绩。结果 本次模拟考试,基本技能考站成绩范围74.80~99.40分,平均(89.30±7.40)分,医患沟通考站成绩范围69.00~94.00分,平均(83.60±7.10)分;病人接诊考站成绩范围66.00~98.00分,平均(86.80±8.50)分;总分73.30~97.50分,平均(86.90±6.40)分。三站平均成绩及总分均值均明显超过了合格分数线。结论 全科住培医师临床技能整体掌握程度较好,部分住培医师在技能操作和医患沟通方面表现不佳,今后的住培工作及未来岗位上需不断强化练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某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经确诊的48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测定其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ty living scale,ADL)评分。结果轻度痴呆的患者护理前的ADL平均得分为(33.41士4.24)分,护理后的平均得分为(24.38±4.28)分;中度痴呆的患者护理前的ADL平均得分为(43.35±4.45)分,护理后的平均得分为(41.32土4.11)分;重度痴呆的患者护理前的ADL平均得分为(50.32±2.34)分,护理后的平均得分为(49.12±2.64)分。结论护理干预较为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疼痛专业学组护士的疼痛知识、态度情况进行调查,制订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培训方案,以提高专业学组护士的疼痛管理能力及疼痛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护士疼痛知识问卷调查表,对55名疼痛专业学组护士的疼痛认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疼痛知识及技能的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培训方案,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疼痛管理培训,并对其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总分60分,护士得分15~50(42.25±4.58)分。各维度中疼痛评估的得分最高,疼痛干预与处置的评分最低;各科室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调查平均成绩均低于肿瘤科(P<0.05);内科及妇产科护士平均成绩均低于外科及急诊科(P<0.05);接受疼痛知识培训的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干预与处置及平均成绩方面得分高于未接受疼痛知识培训的护士(P<0.05);培训后,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专业护士对疼痛知识了解不足,影响其对疼痛的正常评估及处理,需要加强对疼痛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开展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培训,可提升护士对疼痛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其疼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文职护士野战救护技能培训模式,以提高军队卫勤保障能力。方法对文职护士开展以“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五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野战救护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及综合考核。结果91名文职护士野战救护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操作技能考核中心肺复苏和战创伤救护的平均成绩分别为(93.3±4.25)分和(84.25±4.54)分。结论对文职护士进行野战救护培训是提高卫勤保障的重要举措,是军队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设计应急梯队护士培训方案并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22年4月,通过前期需求调查,结合文献分析,基于应急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应急梯队护士培训方案,包括梯队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学时和培训方法。于2022年4月—5月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31名护士实施培训,第一梯队由急危重症专科的护士组成(51名),第二梯队由普通护理单元的护士组成(80名)。于培训后采用理论及操作成绩、培训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考核成绩为(88.75±4.35)分,检伤分类考核成绩为(90.11±2.51)分,创伤技术考核成绩为(89.18±3.11)分,总体考核合格率100%。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创伤技术和检伤分类成绩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梯队理论成绩(92.06±2.62、86.64±3.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0,P<0.05)。护士对培训满意度为99.4%。结论 应急梯队护士培训方案实施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分层培养护士所需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护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