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西医镇痛和营养神经等基本治疗,研究组以中医针刺配合三叉神经痛方法辨证施治,并进行疗效评价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84.85%,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临床疗效,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历菊 《四川中医》2002,20(10):78-7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血管神经性头痛94.8%;三叉神经痛81.8%。结论: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见效快,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链霉素穴位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226例患者均选自我院口腔科1993年1月至2009年10月就诊病人,随机将病例分为穴位封闭组112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卡马西平0123次,日。穴位封闭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2%利多卡因、链霉素0.75沿神经干穴位封闭,第1支痛时,常用的穴位为:下头、太阳、头维、丝竹穴;第2支痛常用的穴位为:下关、四白、迎香、颊车、听会;第3支痛时,常用的穴位为:下头、颊车、大迎、地仓,并联合扳机点,阿是穴封闭;隔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N95.54%和77.1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链霉素穴位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锦清  黄漫为  王琼梅 《河南中医》2010,30(12):1229-122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4例,占13.3%;好转18例,占60%;无效8例,占26.7%。结论: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熄风通络止痛汤口服。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8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分别为4例、6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刺以风池、翳风、下关、合谷为主。配以局部取穴。手法以泻法为主。同时口服卡马西平。结果:疗效满意,有效率97.1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痛苦少,疗效高,患者较易接受,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 《新疆中医药》2002,20(6):24-26
目的:观察72例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共分为外感风邪、阳明胃热、肝风内动、痰火上攻、瘀血阻络5型。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根据辨证施治,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较为明显,而且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久留针强捻转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久留针强捻转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久留针强捻转针刺法,对照组32例采用一般常规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62.5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久留针强捻转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比一般常规针刺法更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实行温通针刺手法,2组均每天治疗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9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吴永刚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57-1759
目的观察重剂引火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应用重剂引火汤加减治疗;对照组16例予以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发作次数以及“扳机点”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0.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分别为31.25%及75.00%。结论重剂引火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起效快,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部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对63例原发性和6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50%等剂量曲线包绕三叉神经感觉根进入桥脑段lcm,中心剂量70-76Gy。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6例(均为三叉神经鞘瘤)分别用50%和55%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边缘剂量分别为13、14Gy。结果:经过3-12个月(平均6.5个月)的随访,疼痛完全缓解33例(47.8%),显著缓解18例(26.3%),缓解15例(21.8%),无效3例(4.3%),总有效率95.6%。无效3例在术后6个月给予二次治疗后疼痛显著缓解。术后本组病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只有2例患者术后患侧面部皮肤触觉减退。结论:玛西普头部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近期疗效满意,治疗无副作用,可消除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邓忭明  麦镜和 《新中医》2002,34(3):53-54
目的:寻找疗效确切而又尽量能保留面部感觉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方法:35例患者采用654-2,维生素B12进行外周神经注射,配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结果:第1次注射显效者2例,第2次21例,第3次5例,第4次2例,第5次2例,总有效率为91.4%,3次注射有效率为80%,疗程结束后面部感觉保持正常16例,占45.7%,面部感觉减退者10例,占28.57%,面部感觉消失者9例,占25.71%,随访3月-2年,2年内总复发率为31.03%,结论:654-2和维生素B12外周神经注射配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且能保留部分病人的面部皮肤感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1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健莉 《山西中医》2006,22(5):41-4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2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5例,治疗组予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时照组予西药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102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54例,好转44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8.4%。结论: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针刺风池穴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镇痛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寻找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成熟、可靠的方法。方法:将1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纽以针刺风池穴为主,配以下关、颊车、颧髂穴,对照组以针刺合谷穴为主,配以下关、颊车、颧髂穴。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均取得明显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26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而对照组分别为6例、14例、11例、9例,总有效率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穴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刺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痛12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宇翔  韩春霞 《针刺研究》1998,23(2):106-108
采用针刺颏孔和下颌孔为主,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二孔”既是病变局部,又是阳明经走行之处,三叉神经痛与阳明经失调有一定关系,调整阳明经及针刺该经脉的经穴,可达到通经止痛的作用。本人共治疗126例患者,其中轻型42例、中型61俐、重型23例。治疗结果表明:轻型治愈29例,治愈应为69.1%,中型治愈35例,治愈率为57.4%,重型治愈6例,治愈率为26.1%。可以看出:病情轻治愈率高,另外,从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看,病程短治疗效果好。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思路取穴,方法独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袁明  裘昊 《江西中医药》2008,39(11):56-56
目的:观察川芎三虫汤联合得理多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9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得理多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三虫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9.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提高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强调久留针,注重针感传导,同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 久留针强针感的显率为88.5%,对照 46.1%,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久留针强针感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比一般针刺法好。  相似文献   

18.
三叉神经为十二对脑神经中的第五对,共分三支,第一支为眼支,第二支为上颌支,第三支为下颌支。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骤起的阵发性闪电式剧痛(烧灼样或刺痛),间歇期可无症状,无三叉神经器质性病变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临床上第一支很少疼痛,一般以第二支、第三支同时发病较多,年龄均在中年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目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近年来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收到理想效果,兹介绍如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针刺治疗以局部取穴为主,循经取穴为辅、第一支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组对比治疗,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能有效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齐刺法治疗三叉神经痛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齐刺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齐刺法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效率为75%,两组比较,P〈0.01。结论:齐刺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