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证实小肾癌患者的16排螺旋CT三期扫描影像特点。结果 14例小肾癌平扫病灶表现低密度或略低密度9例,等密度5例;增强扫描皮质期9例小肾癌病灶明显强化(CT值增加>40 Hu),5例病灶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及肾盂输尿管期病灶明显下降,呈较典型的"快进快出"改变。结论 16排螺旋CT三期扫描诊断小肾癌有特征性改变,其对检出和诊断小肾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许辉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9):85-86,89,F0003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多时相扫描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5例经于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多排螺旋CT平扫及多时相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病理基础。结果CT平扫中病灶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29例,稍高密度2例,混杂密度14例。增强扫描示皮质期32例明显强化或中等强化,13例轻度强化或强化不明显。肾实质期所有病灶强化迅速减退。排泄期病灶强化进一步减低呈相对低密度灶,边缘更清晰。有1例出现肾周邻近脏器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肾细胞癌的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征像有一定特征性,对肾细胞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对发现早期肾细胞癌和小。肾细胞癌帮助其大,并能有效地对肾细胞癌进行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4例,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9例,稍低密度4例,稍高密度1例,2例为囊实性肿块,其中1例伴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11例呈明显强化,3例呈轻中度强化。肾实质期肿瘤密度迅速减退,肾盂期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结论小肾癌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小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唐一兵  黄建宁  陈炯  梁真 《广西医学》2010,32(5):560-561
目的探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CT特点,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盂癌的螺旋CT表现,并对肾盂癌分型、分期。结果Ⅰ型:肾盂内肿块型(21例),Ⅱ型:肿块浸润肾实质型(4例);Ⅲ型:肾盂壁增厚积水型(3例)。分期:Ⅰ期(盂内期)14例;Ⅱ期(肾内期)7例;Ⅲ期(肾周期)5例;Ⅳ期(远处转移期)2例。结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在CT平扫以等密度,增强以轻度强化为主要征象,在病灶的发现及定性,螺旋CT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任增光 《中原医刊》2011,(19):113-114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小肾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6例CT发现6个突出肾轮廓的癌块,呈等密度4例,低密度1例,略高密度1例;l例癌灶内见坏死区,1例见钙化。三期增强扫描于动脉期肿瘤实质中度一明显强化5例,强化程度CT值〉40Hu,其中1例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轻度强化1例。实质期肿瘤病灶密度迅速降低,排泌期病灶均低于实质期密度。结论利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密度、边缘及强化程度的特征性表现,对小’肾癌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116-12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肾癌患者资料,重点分析其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特征。结果本组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肿瘤位于左肾21例、右肾22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29例,不规则形14例。直径:1.5~14.3 cm,平均(4.7±1.6)cm。CT平扫表现为肾实质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占位病变,瘤体与肾实质分界不清,CT增强多呈速升速降型。结论 MSCT尤其是增强可对肾细胞癌作出诊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肾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8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做参照,计算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平扫对不同类型肾占位性病变的总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0%(68/80)、71.25%(57/80),低于多期增强扫描100%(80/80)、97.50%(7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973、20.907,P<0.001);肾囊肿CT平扫表现为典型边界清晰的囊性病灶,平均CT值为15HU,形态多为类圆形,囊壁薄,多期增强扫描中未见明显强化;结核性脓肾CT平扫主要为多发囊状低密度区,直径0.5cm,多期增强扫描中呈现轻度强化;肾血管平滑肌瘤瘤体形态多为类圆形,最小径2.4cm,最大径10.96cm,6例患者平扫为稍低密度影,3例瘤体呈现稍高密度影,2例瘤体呈现混杂密度,多期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肾盂癌病灶外形不规则,肾盂期增强扫描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6例患者累及肾实质;肾癌平均最大径(6.12±1.03)cm,多位于上级,6例患者表现为明显强化,18例患者呈现轻-中度强化,出血、囊性改变区域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可有效显示对不同肾占位性病变的图像特征,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提供相关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肾癌的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 9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分别行螺旋田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9例小肾癌平扫8例病灶密度等于或略低肾实质,1例略高于肾实质。增强扫描皮质期8例明显强化,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或略高于肾皮质,边界清晰。其内可见斑点状或裂隙状不强化或轻微强化的低密度影;1例呈轻度强化。肾实质期所有病灶强化均明显减退。肾盂期病灶强化值进一步减低。结论 小肾癌的螺旋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快进快退现象,可为确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与分型。方法:回顾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肾细胞癌病例,术前均经螺旋CT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增强扫描及肾盂期扫描,观察总结肾癌螺旋CT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基础和类型的关系。结果:CT平扫中病灶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19例,稍高密度9例,混杂密度30例;增强扫描皮质期54例明显强化和中度强化,3例为均匀强化,51例为不均匀强化,4例为轻度强化,17例肿瘤边缘有毛刺征象。肾实质期所有病灶增强迅速减退,肾盂期扫描病灶强化进一步减低。有20例肾癌出现肾周邻近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肾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肾癌的诊断准确率和分期能力,为制定手术方案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CT影像特点。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分别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12例癌灶中,平扫8例等密度、3例低密度、1例稍高密度,其中2例伴斑点样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6例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6例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实质期、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肾盂期癌灶境界显示清晰。结论小肾癌的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快进快退”现象,可为确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1例肾盂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包括平扫、常规三期增强以及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结果所有患者CT平扫图像均显示为肾盂内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肿块未见明显强化。尿路成像显示为肾盂内的不规则形充盈缺损。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已成为诊断肾盂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刚  吴小候  尹志康  何云锋 《重庆医学》2011,40(33):3357-335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尿路重建在急性肾绞痛诊断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6例急诊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CT组(67例)和静脉尿路造影(IVU)组(59例),CT组行多层(16层或64层)螺旋CT平扫联合尿路重建,IVU组行相关准备后行腹部X线平片(KUB)联合IVU检查.在明确诊断为输尿管梗阻或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应用B型超声联合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肾结核患者53例,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肾结核在经腹壁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图像表现,计算两种检查联合对肾结核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超声对肾结核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4%、85.86%,多层螺旋CT对肾结核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21%、88.0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肾结核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91%、97.82%,明显高于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表现可见实质回声不均匀,肾内、肾盏内出现液暗区及强回声团,集合系统紊乱分离;14例患者可见肾盂扩张,内部无回声透声差,部分见絮状沉积物;21例图像显示肾被膜不规则,肾实质回声不均匀,伴散在的点、团状强回声。CT平扫可见患者肾内出现低密度空洞,大小形态不一,围绕肾盂分布,CT值0-31Hu,增强后周边呈环状增强,内部无明显强化;20例患者出现肾脏形态失常,体积明显缩小,局部肾皮质厚度变薄,边缘不规整,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出现稍增强。结论应用B型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均可有效显示肾结核影像学特征,两者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病理证实的14例肾细胞癌和1例肾盂癌的CT表现。检查方法包括增强前、后CT扫描。肾细胞癌常见的CT表现为:(1)增强前为低密度肾实性肿块;(2)增强后低密度肿块显示更清楚;(3)肿块与周围。肾实质分界不清;(4)转移性改变为肾静脉增粗、局部淋巴结肿大、下腔静脉受累以及远处转移。肾盂癌的CT表现颇具特征。增强前扫描扩张的肾盂内可见到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肾盂壁呈新月形增厚并突向扩大的肾盂形成密度增高的软组织块影。文中讨论了肾癌各种CT表现的意义及其与其他肾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肾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寰飞 《吉林医学》2009,30(21):2593-2595
目的:分析肾癌的CT影像特征,提高对肾癌影像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皮质期15-25 s及实质期65-75 s),对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28例中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23例,乳头状细胞癌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误诊肾癌(RCC)1例。其中小肾癌15例。多数突出肾轮廓外,平扫多数表现为低或等密度,少数表现为高密度。部分病例可见坏死囊变、钙化。增强扫描大多数皮质期明显强化,实质期迅速消退。结论:肾癌CT增强扫描多表现为快进快退的特征性影像表现。CT扫描还可为肾癌分期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原发肾癌中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应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对收集的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收集我院的29例CT拟诊为肾癌患者进行病理对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改变特点。结果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原发肾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3.10%;误诊率为6.90%。结论 CT在原发肾癌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房囊性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囊性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皮髓交界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分析每一肿瘤的囊壁、囊内间隔、壁及隔结节的平扫,尤为动态增强CT表现。结果:8例囊性肾透明细胞癌中,多房囊性者6例,单房囊性者2例。CT平扫所有肿瘤均表现为肾实质内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囊性病变。部分病灶突向肾轮廓外:囊内密度不均7例;5例可见囊壁和/或内隔,其中囊壁不规则增厚和,或有结节者3例,3例伴有囊壁和,或内隔钙化。多期动态增强检查,与平扫相比囊壁、内隔、结节显示更为清楚;7例显示囊壁、内隔、壁结节发生不同形式的强化,其中,4例呈快进快退型强化,3例呈轻至高度进行性延迟强化;1例因囊壁钙化,有无强化分辨不清。结论:囊性肾细胞癌的CT动态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但表现不典型者,还需与其他肾脏良性囊性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提高FNH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0例CT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及1例病变未见明显增强,其余病灶均有明显强化,6例在多排CT上可以看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门脉期及延迟期病变呈略高、等或略低密度。20例病灶中,13例伴有中心瘢痕,延迟期均有强化,7例未见中心瘢痕。其他特殊的影像表现有:多FNH结节2例,假包膜样强化2例,钙化1例,中心坏死1例。结论 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及血供特点,多排CT对显示FNH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有较强优势,可提高与其他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灶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康华医院23例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微灶癌的MSCT表现,观察病灶分布、周围侵犯、钙化、淋巴结转移及强化特点。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均侵及一叶,呈低密度小结节,位于甲状腺包膜下,部分病灶侵犯包膜,合并钙化者7例,表现为点状及沙粒样钙化。增强扫描后呈条片状及结节样不均匀强化。CT平扫时肿块的CT值多小于56Hu;增强扫描后达峰时间较晚,峰值较低,多数小于100Hu。结论 MSCT有助于甲状腺微灶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