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上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舒血宁注射液的ADR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潮红、皮疹、静脉炎等,在用药的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率较多,但不良反应均轻微,停药数日后即好转。结论:临床上医生要合理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使用时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医药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相应的不良反应识别和防范能力,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7d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总有效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疗效好,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由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致休克抢救一例为引线,简要阐述中药注射制剂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特征的相关因素,为以后临床正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2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收集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既往过敏史、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不良反应损害的器官或者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有36例因舒血宁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有18例不良反应的病例发生在用药30min之内。因舒血宁注射液所导致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较少,但是不良反应可能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神经系统的累及为主。结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舒血宁注射液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提高药物的质量和加强在用药过程中监测等措施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以减少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成本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血塞通组和舒血宁组.血塞通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舒血宁组患者采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后,血塞通组总有效率与舒血宁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获得相同的临床效果,血塞通组患者治疗的成本/效果比值为844.8元,而舒血宁组治疗所得的成本/效果比值为2 063.1元,血塞通组成本低于舒血宁组.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绞痛成本低,效果显著,优于舒血宁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因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患者49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及累及系统结构、不良反应分级及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过敏史、联用药情况间的关系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的2h内,占81.6%。以高热、寒战、全身乏力、过敏样反应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反应的构成比最高,为49.0%,显著高于其他系统结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轻中度45例(91.8%),重度4例(8.2%),以轻中度为主。66~75岁之间的患者、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不良反应构成比较高。联用药患者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并能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应加强用药监测,提高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宣艳敏  李磊  佟素萍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77-1678
目的:观察肌氨肽苷并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肌氨肽苷并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胞磷胆碱并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4d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出现显著差异(P<0.01)。结论:肌氨肽苷并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滴注7 d;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7 d,两组治疗后经颅多普勒检查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用药后症状、体征、经颅多普勒检查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曾洪辉  王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63-1063,1074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61例静脉滴注复方血栓通,连续治疗2~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低前列地尔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输液方式。方法选取需要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将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滴注给药;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中滴斗入给药。两组患者均接受1次/d的该药静脉输液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输液后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进行前列地尔注射液输液治疗,较滴斗入的方法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的葡萄糖液250mL(糖尿病患者改用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20例用桂哌齐特16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后发作停止时间、治疗前后血黏度指标、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lt;0.05)。治疗组治疗24~72h以及72h以上发作停止的患者分别为21,3例,对照组分别为3,5例,2组分别比较,有极显著或显著性差异(P&lt;0.01,P&lt;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黏度指标。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共7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共7d,出院后继续治疗1~3个月。观察两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3.08%;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及57.6%。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血宁联合辛伐他汀较单用舒血宁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效果及降低血脂更明显,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培他司汀注射液治疗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椎—基底动脉TIA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组(30例):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注射,及培他司汀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对照组培他司汀注射液组(30例):用培他司汀注射液250ml注射液及生理盐水250ml静脉注射。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眩晕恶心头痛症状改善明显,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舒血宁使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培他司汀注射液,并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输注胺碘酮导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详细探讨盐酸胺碘酮静脉滴注或外周静脉推注后致静脉炎的原因和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方法。结果:78例Ⅰ-Ⅱ级静脉炎患者经过3-7d 的护理治疗痊愈,12例Ⅲ级的注射部位局部硬结给予硫酸镁湿敷72h 无效。结论:正确合理的使用盐酸胺碘酮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5~20ml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两组同时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拮抗剂、脑细胞保护剂治疗。伴有高血压病者给予调控血压治疗,伴有脑水肿者给予脱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于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检测。治疗过程中检测TT、PT、APTT、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且较对照组明显。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降低血液黏稠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发病48h内、年龄〉60岁的急性脑梗死病例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4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其余常规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改变。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舒血宁静脉输注,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总有效率为88.3%,与对照组(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风险6.7%,与对照组(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均能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对低分子肝素钙,舒血宁注射液出血风险更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甘井山 《医学争鸣》2009,(21):2400-240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博尔泰力注射液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黄芪注射液40mL和博尔泰力注射液6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mo.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实验指标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肝功指标ALT,AST,TBIL,ALB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ALT,AST有改善(P〈0.05);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博尔泰力注射液能明显控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炎症活动,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首剂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10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随后以1 mg/min的滴速维持静滴,6 h后滴速改为0.5 mg/min;若在首剂静脉推注后15 min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重复静脉推注150 mg。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后血压、心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调整用药后恢复。结论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