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厌食症患儿8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丸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丸应用于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并且在临床症状改善上也更加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壮儿灵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0例患儿使用壮儿灵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儿使用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治疗,治疗半个月以后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39/5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锌含量均有所升高,研究组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壮儿灵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治疗疗效优于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胃增液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62例厌食症患儿,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治疗组在益生菌基础上联合养胃增液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生长抑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增液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点刺四缝穴配合患儿家属按摩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厌食症门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运用点刺四缝穴配合患儿家属在家自行按摩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采用点刺四缝穴治疗。经1个月治疗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6.15%,91.67%;P〉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86.54%,60.42%;P〈0.01)。结论:点刺四缝穴结合患儿家属按摩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较单纯点刺四缝穴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蒙医药配合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45例)采用蒙医药配合小儿推拿法,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厌食症应用蒙医药配合小儿推拿法治疗,显著地减轻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食欲的好转,疗效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基础上再加口部感、触觉刺激;对照组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各10天.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患儿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肥儿合剂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对血清瘦素(LEP)、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肥儿合剂治疗组、复方消化酶胶囊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EP、CCK含量,证候积分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证候总积分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LEP含量及血浆CCK含量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LEP含量升高水平相当(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CK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儿合剂可有效改善患儿厌食症状,能通过调节厌食症患儿血清LEP和血浆CCK水平对食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长葛市人民医院接受厌食症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多酶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三仁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三仁汤治疗,对照组予藿香清胃颗粒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变比,治疗组在食欲、食量、主症与次症评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三仁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刘彬 《大家健康》2016,(1):36-37
目的:观察和探究小儿健脾丸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116例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有58例.对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健脾丸进行临床治疗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性的西药治疗 ,并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 ,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的实验组以 91.37% 的治疗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2.41% ,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05 ,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高 ,在临床上可大量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琳 《右江医学》2010,38(1):46-47
目的探讨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葡萄糖酸锌片口服,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基础上再加口部感、触觉刺激;对照组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各10天。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患儿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扶脾颗粒联合硫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洛阳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扶脾颗粒联合硫酸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扶脾颗粒联合硫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疗法在小儿厌食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0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内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线点灸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0例中,痊愈18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50例中,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愈显率(痊愈+显效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医辨证内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线点灸疗法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宝灵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及对其血微量元素和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患儿采用健宝灵颗粒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多酶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微量元素和免疫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血中锌、铁含量和Ig A、Ig G、Ig M的水平(P<0.05)明显提高。结论:健宝灵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患儿疗效及提升其血微量元素和免疫力均优于多酶片。  相似文献   

16.
谭昌伟  左浩琳 《中外医疗》2008,27(15):40-40
目的 评价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厌食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治疗小儿厌食;对照组30例,只采用健康处方.临库观察并近期随访小儿食欲、体重增长以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1个月小儿在食欲、体重增长情况以及血中微量元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境计学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小儿厌食症患儿给予小儿康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治疗四周,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增食欲素、神经肽Y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小儿康颗粒直接作用于下丘脑摄食中枢,加速能力的消耗,增强患儿的食欲功能,服用方便,值得小儿厌食症患儿选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用健脾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小儿厌食症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患儿健脾增食颗粒,给予对照组患儿健胃消食片,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进食量较大,体重指数较高,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健脾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进食量和体重指数,可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应用醒脾养儿颗粒对患有厌食症的患儿实施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患有厌食症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妈咪爱对对照组患儿的病情实施药物干预;采用妈咪爱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对治疗组患儿的病情实施药物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饮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干预总时间、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结果 治疗组患儿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干预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醒脾养儿颗粒对患有厌食症的患儿实施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闫志芬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67-16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同时总结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09年3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满意,给予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