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息心率与冠心病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Holter监测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2 5 6例 ,观察静息心率 (RHR)的变化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RH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80 .14± 8.6 5次 /分vs 72 .0 6± 6 .82次 /分 ,P <0 .0 1) ;RHR≥ 80次 /分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与RHR 75~ 79次 /分及RHR <75次 /分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84 8.5± 2 30 .1次 /分vs 385 .7± 14 4 .2次 /分、2 83.3± 96 .2次 /分 ,P <0 .0 1) ;RHR与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呈正相关 ;冠心病组的HRV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RHR与冠心病心肌缺血总负荷、心律失常及HRV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CARTO标测指导射频消融治疗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例 34岁女性患者心悸、胸闷 2年半。Holter示最大心率 176次 /分 ,平均心率 12 7次 /分 ,固有心率 12 6次 /分。在基础窦性心律、静脉滴注 (简称静滴 )异丙肾上腺素后及射频消融术后分别行CARTO标测。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 ,心率从 14 5次 /分增至 170次 /分 ,最早激动点沿界嵴向上移动 3mm。消融靶点 (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的最早心房激动点 )由CARTO标测定位。在释放 2 1次射频电流进行射频消融后 ,未静滴异丙肾上腺素的心率从术前的14 5次 /分降至 98次 /分 ,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的心率从术前的 170次 /分降至 14 0次 /分。Ⅱ、Ⅲ、aVF导联上的P波形态从明显直立变为低平。术后第 3天Holter示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分别为 12 5次 /分和 95次 /分 ;固有心率为94次 /分。结论 :CARTO标测有助于精确地定位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消融靶点 ,减少射频消融的放电次数 ,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2岁,因头昏、胸闷1周于1989年10月9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心前区疼痛及胸骨后闷压感史。体检:T37℃、P102次/分、R20次/分、Bp18.6/13.3kpa、HR102次/分,律整,无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运动负荷状态下高血压病人和正常人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及差别。方法 :高血压病人及正常对照各 15例 ,二组超声心动图 2 DE观察和 M型测量心内结构均正常 ,静息状态下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正常。进行卧位踏车运动 ,从心尖四腔图取二尖瓣血流频谱 ,观察 E峰流速 (VE)、A峰流速 (VA)、E峰流速时间总积分 (ETVI)、A峰流速时间总积分 (ATVI)、总流速积分(TTVI)、ATVI/ TTVI、VE/ A,于 70、80、90、10 0次 /分心率时分别测量 ,进行组内不同心率时及同一心率时二组间比较。结果 :组内比较 VE各心率组组内无差异。VA高血压组 80次/分开始加速 ,对照组 10 0次 /分显加速。ETVI高血压组 90次/分开始减小 ,对照组各心率组均无差异。 ATVI高血压组 90次 /分开始增大 ,对照组各心率组无差异。 ATVI/ TTVI高血压组 80次 /分开始增大 ,对照组 10 0次 /分开始增大。VE/ A高血压组 80次 /分开始下降 ,对照组 10 0次 /分开始下降。组间比较心率 80次 /分开始 VE/ A高血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心率 90、10 0次 /分时高血压组较对照组 VA明显增快 ,ETVI减小 ,ATVI增大 ,ATVI/ TTVI增大。结论 :运动负荷状态下高血压病人较正常人舒张功能改变出现得早。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是一种简便、无创的评价心脏代偿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动负荷状态下高血压病人和正常人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及差别.方法:高血压病人及正常对照各15例,二组超声心动图2DE观察和M型测量心内结构均正常,静息状态下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正常.进行卧位踏车运动,从心尖四腔图取二尖瓣血流频谱,观察E峰流速(VE)、A峰流速(VA)、E峰流速时间总积分(ETVI)、A峰流速时间总积分(ATVI)、总流速积分(TTVI)、ATVI/TTVI、VE/A,于70、80、90、100次/分心率时分别测量,进行组内不同心率时及同一心率时二组间比较.结果:组内比较VE各心率组组内无差异.VA高血压组80次/分开始加速,对照组100次/分显加速.ETVI高血压组90次/分开始减小,对照组各心率组均无差异.ATVI高血压组90次/分开始增大,对照组各心率组无差异.ATVI/TTVI高血压组80次/分开始增大,对照组100次/分开始增大.VE/A高血压组80次/分开始下降,对照组100次/分开始下降. 组间比较心率80次/分开始VE/A高血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90、100次/分时高血压组较对照组VA明显增快,ETVI减小,ATVI增大,ATVI/TTVI增大.结论:运动负荷状态下高血压病人较正常人舒张功能改变出现得早.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是一种简便、无创的评价心脏代偿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佩带式磁带记录心电图连续监护器结合快速分析技术,对50名23~27岁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明显的全身性疾病的男性医学生进行研究,以了解无明显心脏病的青年男性中的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病率。结果:24小时平均心率为59.4~86.8次/分(平均73±7次/分)。醒时平均心率为67~95次/分(平均80±7次/分),最高心率107~180次/分,(平均141±17次/分),最慢心率37~65次/分(平均53±6次/分),最长窦性暂仃为1.00~1.68秒(平均1.36士0.16秒)。所有受检者醒时心率至少有某段时间大于100次/分,13名醒时心率至少有某段时间<50次/分。睡眠时平均心率45~70次/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北方健康成年人心电图心率值的正常范围及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进而探讨心率正常范围的标准。方法对中国北方健康成年人标准12导联心电图数据库中1 983例心电图自动分析结果进行人工校对,统计计算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心率范围(2%分位数,98%分位数)。年龄段依次设置为30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结果北方成年人心率范围为52~99次/分,其中男性为51~99次/分,女性为54~99次/分。女性平均心率高于男性[(73.5±8.3次/分vs 68.2±13.1次/分,P=0.038 6)],以30岁、40~49岁、60~69岁和≥70岁段更加明显(P依次为0.038 6、0.000 5、0.000 8、0.196)。女性心率55次/分的发生率为2.15%,且各年龄段发生率均5%。男性心率55次/分的发生率为5.73%,而心率50次/分的发生率为1.35%,且各年龄段发生率均≤4.6%。心率95次/分的发生率为3.3%,其中女性发生率(3.5%)高于男性(3.1%)。心率100次/分的发生率为1.6%,其中男性为1.7%,女性为1.5%。结论中国北方成年人心率正常范围下限界值建议修改为50(男)或55(女)次/分,上限值仍为100次/分。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7岁。因腹胀半年加重15天入院。既往无肝炎、腹痛、腹泻病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有犬、羊直接接触史。查体:体温36.4℃,脉搏6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5/10.1kPa。皮肤未见黄染及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1岁。间断自服异搏定治疗房性早搏。1988年2月5日中午服异搏定40mg,下午4时及4时15分又各服80mg。4时30分,患者感头晕、恶心、呕吐(一次)、乏力、站立不稳,继而卧床不起。5时,家人发现患者面色苍白,问不答话,四肢发凉,心音极弱,心率36次/分,呼吸缓慢。血压4/0kPa(30/0mmHg)。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阿拉明及地塞米松后,心率增至44次/分,心音增强,血压9.3/5.3.kPa(70/40mmHg)。6日晨2时,心率60次/分,血压12/8kPa(90/60mmHg),意识正常。心电图完右消失,各导  相似文献   

10.
2例起源于右房的房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患者男性,65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76次/分,脉搏20次/分,血压140/80mmHg,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频率61次/分.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8岁,因心前区闷痛伴向左肩部放射,出冷汗2小时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及烟酒嗜好。体检:T36,8℃,P90次/分,R16次/分、Bp120/80毫米汞柱,神志清,无紫绀、黄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73岁。因“突发心悸、胸闷3h”于2009年3月5日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8年,血压控制欠佳,最高达210/110mmHg。查体:体温36.2℃,脉搏15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3/121mmHg。神志清楚,精神紧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那扒蘧窒扌月∑?未触及震颤,心界略向左下扩大,心率15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略)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率156次/分。  相似文献   

13.
朱××,男,30岁,因腹泻、脓血便、发热2天而就诊。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诊断为急性菌痢。即给痢特灵0.6克/日,分3次口服;TMP0.4克/日,分2次口服;维生素B_620毫克/日,分3次口服。患者当即服药,30分钟后,自感全身搔痒、面赤、喉部发干、呼吸急促、皮肤灼热,继  相似文献   

14.
利多卡因引发室性心动过速致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7岁。因胸闷、心悸反复发作半年,加重8小时于1991年7月15日入院。入院时,BP:19/10 kPa;P:80次/分;R:20次/分,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扩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3~5次/分,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局限而不传导,肝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肝功、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岁,被空载的三轮车压伤右侧胸腹部于1983年7月19日急诊入院.体检:T36.8℃,P40次/分,R28次/分,BP60/40.胸部无骨折,心率4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余无殊.炎颅正侧位及胸腹部X线平片均正常.入院后24小时内先后四次描记心电图(编者:图略).入院后即刻心电图示P波规则,频率142次/分,QRS时间0.12秒,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2岁.因反复晨起胸痛10余天前来就诊,疼痛每次持续十几分钟,可自行缓解,无其他部位放射痛.既往有"高血压病、糖耐量异常、右肺结节、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病史.患者门诊检查,脉搏:77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1/107mmHg,心率:77次/分,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天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8/80mmHg(1mmHg=0.133kPa),脉搏66次/分,心界不大,律齐,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DM),较粗糙,余无异常体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原发性ST-T改变。Holter:24小时心律为窦性和异位心律,39次/分~94次/分,平均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4岁,工人。因右侧腋毛持续性疼痛、胸闷、恶心呕吐2天,于1990年10月27日入院。查体:T36.1℃,P60次/分,R20次/分,Bp12/8 kPa。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音低钝,心率6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急性下壁心肌梗塞。GOT72单位。经吸氧,口服消心痛,静滴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6岁,因心前区不适伴头痛、呕吐半小时于我院心内科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6次/分,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V2~V4ST段压低(图1A);心肌损伤标记物(发病  相似文献   

20.
例1:男,53岁。因劳累后胸闷、胸痛8年,加重15天入院。查体:T36.4℃,P96次/分,R20次/分,Bp24.7/16kPa。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6次/分,律整,心尖部可闻及Ⅲ/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掩盖S_1,P_2>A_2。入院前心电图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