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鼻内镜和纤维喉镜联合应用切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窦黏膜下囊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鼻科疾病,早期多无临床症状,不需处理.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颊部胀满感、牙痛、头痛等不适,需行手术治疗.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上颌窦黏膜下囊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偏曲是鼻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如果出现症状,药物治疗多无效,最终需要手术矫正。手术方法诸多,如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及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等。我科2005—02—2012—02对15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确定偏曲类型后实施综合各种手术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鼻内镜下矫正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微波、下鼻甲部分切除等,此类治疗方法均对下鼻甲黏膜的正常功能有一定的损害,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科采用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7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鼻甲外移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以鼻塞为主要症状的成人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主观症状、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及鼻阻力的疗效。方法将门诊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76例患者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分别行下鼻甲外移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和等渗盐水鼻腔冲洗加鼻内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后1年检测患者主观症状、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阻力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为17.42min;治疗后手术组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为17.47min,药物组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为16.82min,手术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阻力检测示,手术组鼻阻力明显减小,且其减小程度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示手术组患者鼻塞症状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药物组。结论下鼻甲外移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清除功能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减小鼻阻力,且对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空鼻综合征的发生率,并探讨空鼻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00例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并发3例空鼻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年。结果3例空鼻综合征患者行带蒂腹直肌筋膜肋软骨片下鼻甲黏膜下填充术,全部治愈。结论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并发空鼻综合症发生率虽较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时仍须谨慎,带蒂腹直肌筋膜肋软骨片下鼻甲黏膜下填充术有效改善空鼻综合征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5岁,因持续性右鼻塞4个月入院,病史中无流涕、鼻出血、打喷嚏,无鼻腔疼痛、头痛、头晕、畏寒、发热等症状。查体示一般情况良好,右鼻腔黏膜呈暗红色,下鼻甲黏膜肥厚、质硬、表面光滑,未查及明显新生物,麻黄素收缩无效果,左鼻腔未见明显异常;鼻中隔黏膜光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下鼻甲黏膜下海绵体部分切除术对于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下鼻甲黏膜下海绵体部分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以及1年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91.67%,两组术后1个月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83.33%,与对照组的70.83%、50.00%相比均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1年临床症状、临床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临床症状、临床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NPT阴性率分别为91.67%、87.50%,对照组分别为83.33%、70.83%,两组同时点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年NPT阴性率为79.17%,与对照组的45.83%相比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各项鼻部症状VAS评分相对于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鼻塞VAS评分、术后1年鼻塞、鼻痒、流涕、喷嚏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点(P0.01)。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下鼻甲黏膜下海绵体部分切除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与单纯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相比近期疗效相当,但远期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应用双极射频治疗下鼻甲肥大,改善鼻腔通气,保护鼻腔功能的长期效果.方法 对57例下鼻甲肥大患者,鼻内镜下用双极射频治疗系统施行下鼻甲射频减容术,术后随访12个月.术前和术后进行鼻塞症状的VAS评分和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通气程度的改善及下鼻甲黏膜的恢复情况.结果 54例患者自觉鼻塞症状获得改善,随访12个月,患者术前和术后鼻塞症状VSA评分及鼻内镜检查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部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用双极射频系统治疗下鼻甲肥大疗效确切、创伤小、准确度高,较以往其他方式具有优势.但对下鼻甲骨性肥大不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下鼻甲骨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切开下鼻甲前端与皮肤交界处,在下鼻甲骨黏膜下做上下钝性分离至骨质表面,分离至下鼻甲骨后端,然后用鼻中隔剥离子伸入骨质外侧,并折断大部分鼻甲骨,取出中段部分骨质,完整保留鼻黏膜,然后用鼻腔镜扩张压迫下鼻甲,扩大总鼻道。结果治愈64.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效果好,费用低,病人痛苦少,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利用带蒂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成功率较高,已经成为治疗鼻中隔穿孔的主要手段。目前报道的黏膜瓣类型繁多,依据黏膜瓣是否带有血管蒂,可将其归为无血管蒂、部分保留血管蒂及带血管蒂黏膜瓣3个主要类型。同时又依据黏膜瓣转移到穿孔区的方式,可分为推进、旋转和翻转3种方式。此外,黏膜瓣因取材位置的不同也存在诸多变化。本文主要对上述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进行归纳,重点介绍不同黏膜瓣的取材策略和转移方法,以便于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鼻成形术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从经典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发展至鼻中隔鼻成形术,已有许多改进。目前的鼻中隔鼻成形术具有保持鼻中隔稳定性、安全(避免鼻中隔穿孔及鼻梁下塌的发生)等特点,但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亦有其优点。我科于1993年开展鼻中隔鼻成形术,现将近6年施行的、可随访的157例患者报告如下,并和随机选择的同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150例进行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鼻中隔鼻成形术157例,男112例,女45例;平均年龄29.1岁(17~63岁)。症状包括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检查见各种形态的鼻中隔偏曲,如C形、S形、嵴突、棘突、高位偏曲。鼻…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偏曲患者双侧下鼻甲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中隔偏曲患者双侧下鼻甲的形态结构及其黏膜的病理改变。方法:为住院行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行术前鼻窦冠状位CT扫描,在CT片上直接测量下鼻甲的宽度和高度,将测量数值根据CT片上的标尺换算成实际值。手术全麻后、鼻腔表麻前,在鼻内镜下,于鼻中隔明显偏曲处对称切取下鼻甲组织,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下鼻甲的黏膜上皮层及固有层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从3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鼻窦CT中观察到,偏曲对侧下鼻甲的高度和宽度均大于同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光镜结果:偏曲对侧下鼻甲较同侧黏膜上皮、基底膜增厚,血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腺体密度同侧较对侧减小。电镜结果:偏曲对侧较同侧的下鼻甲黏膜固有层的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明显;黏膜固有层毛细血管及腺体周围毛细血管的内膜具有窗格样空隙,小静脉内皮基底膜变透明,间隙增大,肿胀样,结构疏松。结论:在鼻中隔偏曲患者中,偏曲两侧的下鼻甲在宽度和高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曲对侧下鼻甲的肥大,既有骨质增生的成分,也有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增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气管异物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气管异物的疗效。方法对18例气管异物患者采用黏膜表麻,电视监视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气管异物,并分析异物的种类、异物停留部位及术后疗效。结果18例气管异物经电视监视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均成功取出,术后症状明显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黏膜表麻,电视监视纤维内镜下网篮套取气管异物,疗效好,手术创伤小,是治疗气管异物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全鼻甲生理功能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行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60例,其中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40例及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下鼻甲骨部分切除20例,术前、术后测定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的pH值。结果:鼻内镜手术疗效好、患者痛苦小,出血少,结痂少,鼻甲形态好,术后康复快,术后2个月下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pH值基本正常。结论: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是一种符合生理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下鼻甲成形术术后患者鼻塞改善情况和对鼻腔黏膜纤毛功能的影响,探讨治疗慢性鼻炎更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取慢性鼻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等离子消融术(A组)与下鼻甲成形术(B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用VAS评分评价患者鼻腔症状。糖精试验评价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鼻腔黏膜纤毛传送功能。结果 等离子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较下鼻甲成形组明显减少,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鼻塞均有明显改善;两种手术方式对鼻腔黏膜纤毛功能无影响。结论 对单纯黏膜肥厚的慢性鼻炎,等离子消融疗效显著;对鼻甲骨质肥厚或形态异常的慢性鼻炎,下鼻甲成形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一期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22例内镜鼻窦手术中182例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一期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结果 经随访6个月~2年,全部病例经门诊内镜检查,无如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脓肿和鼻腔粘连等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100%。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内镜鼻窦手术一期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容易操作,对治疗鼻窦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4种不同术式的手术特点及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8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3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36例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C组),10例行下鼻甲硬化剂注射术(D组)。分别比较A、B、C3组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率、手术特点及术前、术后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术后随访4~6个月,A、B、C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4%、100.0%和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C组术式优点突出,下鼻甲黏膜纤毛结构保存较好。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针对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手术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3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A组72例行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术,B组66例行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随访12个月以上,术后3月进行鼻内镜复查,观察两组患者下鼻甲形态改变,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运用VAS量表对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进行主观分析,并行鼻阻力测定对两组间疗效进行客观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术后3月下鼻甲体积缩小;无论是VAS量表还是鼻阻力测定,结果均提示两组间近期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下鼻甲骨黏膜下切除的患者远期效果要优于等离子消融(P0.05);结论下鼻甲骨黏膜下切除术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慢性肥厚性鼻炎有效的治疗方法,前者能更好的保留鼻甲黏膜、腺体、纤毛,避免创面的瘢痕愈合,最大程度上保留鼻功能同时解除鼻阻,远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逐步开展推广,可作为下鼻甲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1病理生理基础下鼻甲由内侧黏膜层、下鼻甲骨及外侧黏膜层组成。下鼻甲骨为来自上颌骨的独立骨片,从前向后弧状隆起,它维持着下鼻甲的基本形状。下鼻甲黏膜大部分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受外界刺激后可转变为复层立方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下鼻甲黏膜中含有丰富的黏液腺、浆液腺、混合型腺体及杯状细胞,其分泌的液体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黏液毯,正常的黏液纤毛清除系统是维持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之间形成海绵状血窦,内有丰富的含血腔隙,深层的小动脉和小静脉形成动静脉吻合,这些都是调节鼻阻力的主要结构。黏膜基底层具有防御屏障的功能,内侧黏膜基底层明显厚于外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经验。方法:采用XPS 3000手术综合动力系统配备专用下鼻甲切削刀头对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同时将选择行常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22例患者(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结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比传统下鼻甲切除术要少和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及86%,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疗效更好。结论: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比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创伤更小,术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