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永利  臧爽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135-136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婚恋教育提供基础材料,为同性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同性恋态度量表对临床医学专业43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本科生对同性恋接受程度高于社会公众(P<0.01),对男性同性恋的的接受程度较女性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低(P<0.01),不同性别、生源地、年龄的医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医学本科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总体来说是健康的.在性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其建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更加客观地认识同性恋,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
同性恋,即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倾向和行为,为了解高中生对同性恋群体的认同态度,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从高中生性别和其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出发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某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0份。研究表明,高中生性别和其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影响其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施以合理,适当普及性知识、合理进行性教育,帮助青少年科学认识同性恋、树立正确的性别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当代中医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同性恋认知和态度差异。方法:对陕西中医学院三个专业的600名大学生进行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采用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认知的比较量表。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均可以理性理解。在某些项目上女生比男生表现出宽容,男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相对保守(P<0.05);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同性恋比较宽容,中医学和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则相对保守(P<0.05)。结论:目前该校三个专业大学生对同性恋行为能够正确认识,但态度仍有待提高,学校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性意识行为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学生的性意识行为,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和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1.59%的学生否认有过性行为,10.18%的学生能正确使用避孕套,67.51%的学生不认同同性恋。不同性别学生在是否认同“一夜情”、是否有过性行为及是否能正确使用避孕套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学生除是否认同同性恋问题外,其余问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籍学生除是否认同大学生可以谈恋爱问题外,其余问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在是否认同大学生可以谈恋爱、是否认同婚外情、是否认同同性恋及能正确使用避孕套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学生除是否有过性行为问题外,其余问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对性的态度意识行为较差,应加强在校生的性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民众对同性恋的态度,以便推测取消同性恋诊断标准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修订过的美国全国同性恋态度调查问卷,调查医务人员500名和普通大学生300名,将调查结果与美国当年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医务人员中57.2%的被调查者认为同性恋是病态,77.2%认为同性恋值得同情和理解,62%认为今后社会应该接受同性恋,而只有19.4%的人接触过同性恋.大学生比医务人员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加开放,资料表明我们比当年美国的民意测验对同性恋更加宽容.结论像世界卫生组织一样取消同性恋的诊断而保留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的诊断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也是比较明智的作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海口居民对同性恋的认知、看法和态度,为减少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预防艾滋病传播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调查问卷,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对统计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的人群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不同.女性表现出更能接受同性恋者和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更高,例如“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个问题时,男性回答正确率是37.2%,女性是38.2%.文化程度高者接纳同性恋和认知程度更高,例如“什么性别的同性恋的人易感染艾滋病”这个问题时,本科及以上人群的宽恕率是60.3%,而小学以下的则是35.6%.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人群更能接受同性恋者,在职业方面,以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加积极、认知程度更高.结论 对于由同性恋传播的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重点是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年龄在18岁以下及35岁以上的、男性、职业基本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基层工作者,广泛普及同性恋的宣传知识,解除对同性恋的歧视.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掌握福建省大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的现状,为进一步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州地区部分高校中随机抽取888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B)调查.结果大学生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认识严重缺乏;绝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大学生们性观念、性态度趋向开放化.影响知识得分和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所在学校、家庭所在地和性别,并且作用的方向一致.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以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为重点内容的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在大力加强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同时,应对学生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正确行为的建立,阻止艾滋病进入校园.  相似文献   

8.
对医务人员和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调查了解民众对同性恋的态度,以便推测取消同性恋诊断标准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修订过的美国全国同性恋态度调查问卷,调查医务人员500名和普通大学生300名,将调查结果与美国当年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医务人员中57.2%的被调查者认为同性恋是病态,77.2%认为同性恋值得同情和理解,62%认为今后社会应该接受同性恋,而只有19.4%的人接触过同性恋。大学生比医务人员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加开放,资料表明我们比当年美国的民意测验对同性恋更加宽荣。结论 像世界卫生组织一样取消同性恋的诊断而保留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的诊断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也是比较明确的作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昆明市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昆明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一至二年级的大学生(共879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昆明市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存在差异: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认知程度相对较低,而医科类、综合类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医科类、艺术类、综合类三类院校的学生之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防范艾滋病传染所采取的保护性行为及其态度的认识方面,三类院校之间存在差异(P<0.05),各有不同情况.结论昆明市医科类、艺术类、综合类三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的认知上存在差异,有着各自的特点.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相对薄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医学专科生同性恋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学专科生同性恋认知程度及同性恋倾向,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线材料。方法分层整群抽取250名医学专科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医学专科生在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和性观念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理上的同性恋倾向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加强医学生性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同性恋的正面认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大学生北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学年掌握福建省大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的现状,为进一步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福州地区部分高校中随机抽取888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B)调查。结果 大学生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认识严重缺乏,绝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大学生们性观念、性态度趋向开放化。影响知识得分和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所在学校家庭地和性别,作用的方向一致。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以艾滋  相似文献   

12.
《西北医学教育》2019,(1):103-106
目的调查中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国梦认同现状用频数分析法调查,利用SPSS的卡方分析方法找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的差异。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有一定的认识但内涵理解有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积极的情感,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国梦的信念比较坚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中国梦活动参与度不高;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优于汉族大学生。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有着积极的认同,高校可以从学生专业特点、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国梦认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十堰地区4所高校不同年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取向的现状,为探索针对大学生AIDS行为干预措施及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在十堰地区4所高校随机抽取1200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以探讨大一新生与高年级(大二及其以上)学生在AIDS三方面的差异.结果 被调查的新生对AIDS知识知晓率相对低于高年级学生,差异主要集中在临床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三方面,而在对AIDS患者的态度、行为方面差异性较小.对性行为的态度高年级学生相对较宽容.结论 高校人群对AIDS相关问题知晓率不够高,存在较高危险性,因此对高校人群开展AIDS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齐齐哈尔市高校的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采取的态度和措施情况。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齐齐哈尔大学和齐齐哈尔医学院两所学校785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经编码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13.0进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结果齐齐哈尔两所高校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础知识回答正确率普遍较低,两所学校之间、男女生之间以及各年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校学生普遍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不够,应对学生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他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教育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教育需求,为在高校中开展性/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景德镇陶瓷学院不同专业、年级的1706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多数学生性/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学校和家庭在性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半数以上大学生性观念、性态度较为开放和宽容;恋爱报告率为58.2%,64.2%大学生有过边缘性行为,13.5%大学生有过非婚性交行为。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生源的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95.5%学生对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有强烈需求。结论在大学中开展性/生殖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应针对不同对象有计划地进行性/生殖健康教育,并纳入日常考察科目当中去;将促使学生继续保持生殖健康、避免可导致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健康行为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黄熙  宋宜慧 《华夏医学》2011,24(2):139-142
目的:调查桂林市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水平及对待艾滋病/性病的态度,探讨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方法.方法:对桂林市5所高校3 008名1~4年级学生进行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目前桂林市高校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掌握总体程度一般,相当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存在歧视和排斥心理,保护和尊重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膳食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及膳食结构,为提高其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1 373人,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营养KAP调查。结果:不同营养KAP得分等级大学生年龄、性别、年级、月饮食支出和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营养知识得分等级大学生年龄、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KAP得分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除混杂因素后,女生和高年级的营养KAP得分分别为男生和低年级的1.882和2.402倍。结论:蚌埠医学院学生目前营养知识掌握水平较差,对一些常见营养素的来源及作用认识不足,但均有积极的态度。应在学校内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在校医学生中吸烟的情况,及其对吸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行为的态度、有关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和预防大学生吸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吸烟率为2.88%;随着年级的升高,吸烟率升高(x2=5.195,P<0.05).宿舍有同学吸烟、学业压力大、年级的升高、父亲抽烟是影响吸烟的危险因素(P<0.05).绝大多数学生对吸烟有害健康有深刻认识,对待吸烟行为有较正确的态度,与吸烟相关的知识有正确了解.结论:对高校学生施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种教育应在在中小学阶段即开始.此外,高校应该制定严格的禁烟制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无烟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简称知信行,KAP)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自编调查问卷,通过微信+问卷星形式对山东省3所高校12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和对COVID-19的知信行情况.结果 知信行现状方面,认知均分为(12.25±1.19)分,态度(行为技巧)得分为(38.10±4.57)分,行为(有效行为)得分为(55.66±5.35)分.性别、年级、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认知存在差异(P<0.05).户口类型、是否有医疗保险、目前健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态度存在差异(P<0.05).户口类型、是否有医疗保险、年级、专业、目前健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行为存在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无相关性(r=0.022,P=0.431),态度和行为呈正相关(r=0.450,P<0.001).大学生采取有效行为的因素为态度(行为技巧)、年级、目前健康状况.结论 大学生对COVID-19总体认知水平较高,态度较积极,多数大学生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控,建议学校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健康状况的学生继续加强对COVID-19知识的宣教,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长春市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与性行为调查问卷,对长春市7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性知识维度均分为6.24±1.93分,男生性知识得分均分为6.12±2.04分,女生为6.31±1.85分(P﹤0.01);本次调查中有20.1%的大学生对婚前同居持赞成态度,30.5%的大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个人自由,不同性别大学生性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谈恋爱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40.4%,男生性行为发生率为52.8%,女生为29.2%,不同性别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学生性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对性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女生对性知识掌握程度高于男生;大学生性度较为开放,不同性别大学生性态度有差异;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高,男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高于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