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方法。方法:共收治56例体表血管瘤患儿,完善检查后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初始剂量为0.5mg/kg/d,分2次餐后服用,若患儿无不良反应,则每日增加0.2mg/kg至总量1.5mg/kg/d,维持治疗4个月后每日减少0.2mg/kg至停药,治疗结束半年后参照Achauer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其中1例服药不到1个月因出现疲劳、乏力,家属放弃治疗,2例服药3个月后瘤体基本消退而停药,其余53例均维持服药4个月,治疗结束时,大部分血管瘤明显缩小,颜色变淡,甚至消退,停药6个月后评定疗效:Ⅰ级2例(含复发1例),Ⅱ级6例(含复发5例),Ⅲ级17例,Ⅳ级31例,停药后复发6例。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及安全性可能与剂量及用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与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7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治疗方法.其中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组40例,每天给药剂量为1.0~2.0mg/kg,平均服药6个月;局部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组37例,注射浓度为1.0mg/ml,给药剂量为0.2mg/kg,平均注射4次.结果 经过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治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与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组相比不良反应少,效果好,是临床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方法。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56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瘤体范围0.8 cm×0.6 cm~4.0 cm×4.5 cm。初始剂量为0.5 mg/Kg·d,分2次餐后服用;若患儿无不良反应,则每日增加0.2 mg/Kg,直至1.5 mg/Kg·d;维持治疗4个月后,每日减少0.2 mg/Kg,逐日减量至停药。治疗期间每月随诊1次。治疗结束半年后参照Achauer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例患儿服药不到1个月因出现疲劳乏力家属放弃治疗,2例服药3个月后瘤体基本消退而停药,其余53例均维持服药4个月。治疗结束时,大部分血管瘤明显缩小,颜色变淡,甚至消退。停药6个月后评定疗效:Ⅰ级2例(含复发1例),Ⅱ级6例(含复发5例),Ⅲ级17例,Ⅳ级31例,停药后复发6例。服药过程中1例出现明显疲劳乏力,6例出现间隙性腹泻但不影响饮食及治疗,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是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可能与剂量及用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的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患儿207例,均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服药后定期复诊,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药剂量,观察血管瘤生长情况。结果本组207例患儿平均用药时间为(5.47±1.93)个月,187例在服药1周后瘤体颜色开始变淡、萎缩变软、消退,6个月后,大部分血管瘤瘤体缩小明显,有效率为90.4%。结论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普萘洛尔治疗严重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9月~2012年9月,笔者科室对34例严重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进行口服普萘洛治疗,服药剂量为第1天1.0mg/kg,第2天1.5mg/kg,第3天2mg/kg,12h 1次、分2次服用。服药后1周、1个月和停药时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在口服普萘洛尔1周后瘤体得到控制,服药1月和停药时,97.1%(33/34)的患儿表现为促进消退。3例伴发溃疡的血管瘤患儿,溃疡在服药后1个月内均愈合。8.8%(3/34)患儿有腹泻、食欲减退的不良反应。26.5%(9/34)患儿停药后有复发倾向。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严重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莉  陈涌  依光叫 《中国美容医学》2014,(14):1177-1180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面颈部血管瘤患儿进行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并以32例强的松治疗的血管瘤患儿作对照。治疗组予口服普萘洛尔2mg/(kg·d),分2次服用。住院治疗3~4天,为安全起见,第1天服全量的1/4,第2天服全量的1/2,第3天服全量。若无异常就可出院,且出院后继续按原剂量服药。每2~3周复诊1次,并观察瘤体的大小、质地、颜色,随访和同时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置;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3mg/(kg·d),隔日1次,晨起时顿服,两组患者各自用药后,根据病变的生长、萎缩并稳定或服药时间满6个月为停药指征。按4级评分法(优、好、中、差)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疗效统计,治疗组:优12例(30.00%),好21例(52.50%),中5例(12.50%),差2例(5.00%),有效率82.50%;对照组:优5例(15.62%),好9例(28.12%),中12例(37.50%),差6例(18.75%),有效率43.7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对照组为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在临床和超声评估后,给予口服普萘洛尔,起始剂量为每天1~2mg/kg,分3次给药.治疗开始3h内监测血压和心率.住院治疗3d,出院连续服药,每30d复诊观察血管瘤变化并采用超声测量血管瘤最大厚度,按四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自2010年3~11月,收治血管瘤患儿25例.结果 本组所有25例患儿,在服药后24h内血管瘤颜色和质地均显示出即时效果,平均服药时间4个月.随访3~8个月,疗效Ⅳ级5例(20%),Ⅲ级14例(56%),Ⅱ级6例(24%),Ⅰ级0例.在治疗60d时,超声检查提示肿瘤最大厚度平均缩小38%.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每天1~2mg/kg具有快速的治疗效果,能够极大缩短血管瘤自然进程,不良反应轻微, 可作为婴幼儿血管瘤快速增长期的临床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血管瘤患儿每日口服普萘洛尔0.5~2.0mg/kg,分3次.瘤体变薄后,改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结果 32例患儿平均疗程6.5个月,平均服药4.4个月,随访5~17个月.治愈7例(21.9%),显效19例(59.4%),有效5例(15.6%),无效1例(3.1%).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可减少服药剂量,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中、高风险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再发现象。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就诊的中、高风险血管瘤患儿151例,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起始剂量为0. 5 mg/Kg·d,前3天每天增加0. 25 mg/Kg·d,至1. 0 mg/Kg·d,最大剂量为2 mg/Kg·d。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全血检测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持续口服普萘洛尔治疗6~12个月,并随访3年以观察后续疗效。结果共完成治疗和随访141例,完成率93. 38%。本组患儿首次服药时为(2. 32±0. 85)月龄,平均口服普萘洛尔持续时间(9. 61±4. 06)个月。141例患者中,共有5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瘤再发现象,再发率为39. 01%。首次服药年龄6月龄时,再发概率较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5)。病灶位于头面部的患儿再发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患儿(P0. 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可出现再发现象,故建议逐渐减量并延长服药周期以减少再发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口服普萘洛尔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外用治疗严重婴幼儿腮腺区混合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对30例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普萘洛尔口服给药按1.0~1.5 mg/kg,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涂瘤体表面,联合给药6~8个月或病变完全消退。依据给药前后血管瘤颜色、大小的变化,结合Achauer 4级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通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30例患儿平均治疗时间5.3个月。随访3~12个月,疗效评定:Ⅳ级(优)25例;Ⅲ级(好)5例;Ⅱ级(中)0例;Ⅰ级(差)0例。30例均未发生严重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外用治疗严重婴幼儿腮腺区混合型血管瘤有望成为治疗严重腮腺区混合型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23例(男6例,女17例),口服普萘洛尔0.5~0.75 mg/(kg.d),疗程1~9个月,并进行疗效评定和安全性评价。结果:疗效评定:优6例(26.1%),良9例(39.1%),中等8例(34.8%);不良反应包括:心率轻度减慢8例(34.78%),睡眠障碍2例(8.7%),腹泻1例(4.3%)。不良反应轻,均1周内自行消失;安全性评定:15例为安全,8例为比较安全。结论: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口服不同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评估其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血管瘤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1mg/kg·d及2mg/kg·d普萘洛尔治疗,并监测患儿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结果:治疗后6周两组患儿血清的VEGF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下降程度有差异显著意义(P0.01),两治疗组之间下降水平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疗效与剂量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针电凝联合普萘洛尔凝胶治疗婴幼儿大面积体表血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笔者科室2011年7月~2014年7月采用小针电凝联合普萘洛尔凝胶治疗的58例婴幼儿大面积体表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8例,治愈37例(63.79%),显效17例(29.32%),有效4例(6.89%),无效0例,总有效率(93.11%)。门诊随访6~20个月,5例出现色素沉着(8.6%),1例出现表浅性瘢痕(1.7%),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及意外损伤。结论:小针电凝联合普萘洛尔凝胶治疗婴幼儿大面积体表血管瘤,可以加速其消退,缩短自然病程,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腮腺区巨大婴幼儿血管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9年3~10月,对11例腮腺区的巨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2 mg/Kg·d)。患儿年龄到8~12个月时,停止用药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本组患儿随访至少5年,平均随访(69.5±4.8)个月。长期随访结果显示,10例患儿(90.9%)疗效明显,但其中6例存在少量瘤体和/或红斑残留及局部皮肤松弛等情况,需后续进一步治疗以改善外观;1例患儿(9.1%)疗效欠佳,瘤体和红斑明显残留。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腮腺区巨大婴幼儿血管瘤远期疗效欠佳,仍需采取手术和激光等其他治疗方式进一步改善外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与糖皮质激素比较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Wiley数据库、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以“普萘洛尔”、“糖皮质激素”、“婴幼儿血管瘤”为关键词,检索各自数据库自2008年至201 3年7月期间所有普萘洛尔与糖皮质激素比较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口服普萘洛尔31 0例,对照组口服糖皮质激素247例,一共包括557例血管瘤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R=4.85,95%CI(3.245,7.26),P<0.0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R=0.08,95%CI(0.05,0.14),P<0.00001],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普萘洛尔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相比较,普萘洛尔能明显提高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雷帕霉素对普萘洛尔治疗无效的血管瘤患儿临床疗效分析。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门诊的40例普萘洛尔治疗无效的血管瘤患儿,接受雷帕霉素治疗(每日总量0.1 mg/kg,每日一次或分为每日两次每次半量使用,3个月为单个疗程),观察记录血管瘤大小、颜色变化和相关副作用,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服药1个月有效性为为92.5%,3个月有效性为94.4%,相关副反应较轻且可控。结论雷帕霉素对对普萘洛尔治疗无效的血管瘤患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患者的疗效,分析普萘洛尔对雌二醇(Estradiol,E2)、血糖、血压、心率、血管瘤B超参数的影响,考察普萘洛尔治疗IH的可能机理。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的IH增生期患儿46例,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E2、血糖、心率、血压和B超的变化。结果:IH患儿治疗前男婴和女婴各个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男婴: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IH患儿血清的E2(35.9±10.1pg/mLVS.6.3±2.2pg/mL)、PSV(59.3±12.1cm/SVS.34.2±8.1cm/S)显著降低(P〈0.05),RI(0.6±0.1VS.0.9±0.2)显著升高(P〈0.05);空腹血糖(5.3±1.2mm01/Lvs.5.2±1.3mm01/L)、心率(128±9次/minvs.125±8次/min)、收缩压(70±4mmHgVS.70±3mmHg)和舒张压(55±3mmHgVS.55±4mmHg)无显著变化(P〉0.05);女婴: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IH患儿血清的E2(36.7±12.8pg/mLVS.7.4±1.8pg/mL)、PSV(56.4±10.6cm/SVS.35.1±7.5cm/S)显著降低(P〈0.05),RI(O.6±O.2vs.0.8士0.3)显著升高(P〈0.05)、空腹血糖(5.2±0.9mmol/LVS.5.1±0.8mmol/L)、心率(126土3次/minVS.124±5次/min)、收缩压(70±5mmHgVS.70±6mmHg)和舒张压(55士5mmHgVS.55±6mmHg)无显著变化(P〉0.05)。患儿疗效评定I级4例(8.70%),II级10例(21.7%),III级23例(50.0%),IV级9例(19.6%)。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对空腹血糖、心率和血压无显著影响。婴幼儿血管瘤E:水平降低,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理可能与间接降低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