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郝建萍  周蓉王征 《护理研究》2004,18(9):1655-1655
介入神经放射治疗,又称血管内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由于它有独特的优势,而能在临床中得以迅速推广应用。同时因治疗涉及颅内重要的功能区,对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的观察护理尤为重要。护理适当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对62例脑血管疾病病人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80例行血管内支置入术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脉搏等体征,并加强对局部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血压及其它狭窄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中出现下肢动脉血栓,3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经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颅内血管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 对23例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术前入院评估、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安全、有效.术后全面、连续、动态对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朱野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27-3427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符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共置入41枚支架,成功率100%。手术顺利、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术后无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经静脉入路血管内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对11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经静脉入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前做好眼部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护理。 结果 11例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访6月~3年,无复发及加重。 结论 经静脉入路血管内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效果良好,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在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的护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 11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 ,并加强对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血压及狭窄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 1例术中出现下肢动脉血栓 ,1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 ,经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朱柏宁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979-1980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5例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15例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后恢复顺利,溃疡愈合时间缩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系统的护理对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治疗术的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等相关问题。方法解除患者对颈动脉支架手术的恐惧心理,明确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了解手术过程和护理方法,提高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结果通过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治疗和护理,改善了脑供血,提高了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安全性高,效果可靠。术中护理的密切配合及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0例脑动脉瘤患者做好介入治疗术前护理、术中的配合护理及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严密观察和护理,10例患者未发生术后护理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传统的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数字减影造影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数字减影造影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瘘功能不良患者,在治疗前后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综合干预,并观其护理效果。结果 26例病例中,25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6.2%;成功病例3个月随访血流量均可达230~250mL以上,并发症发生率11.5%;经积极处理后,并发症均治愈,未影响内瘘的扩张效果。结论综合全面、有个性化的护理及精湛的穿刺技术是手术成功及治疗效果重要保障,并可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