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临床疗效及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2021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进行正畸治疗的80例青少年正畸患者随机分为隐形组(n=40)和固定组(n=40),分别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健康、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的牙周健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2个月,隐形组牙周健康指标-菌斑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固定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隐形组的口腔健康、社会-情感健康及COHIP总分均高于固定组(P<0.05)。隐形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0%,显著低于固定组的52.50%(P<0.05)。结论:矫治12个月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青少年正畸患者的疗效相当,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维护牙周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4月于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64例病患,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美观舒适度、便捷程度、语言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93.75%vs 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美观舒适度、便捷程度、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与传统固定矫治器相当,且能提高病患的美观舒适度、佩戴便捷度和语言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霍美玲  辛欣  张颖  王瑞梅  小春 《医学综述》2022,(5):1014-1018
目的 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82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观察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畸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  相似文献   

4.
贾圆格  李磊  索南 《河北医学》2022,(4):660-665
目的: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两种矫正方法对成人正畸患者疼痛、龈沟液内炎性因子及口腔健康情况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8例成人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54例采用自锁托槽矫治(A组),54例采用隐形矫治器矫治(B组),均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正畸治疗中选择传统托槽矫治器与新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患者的基本情况与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正畸治疗的47例患者,根据所选的矫治器将患者分为A组(选择传统托槽矫治器)与B组(选择隐形矫治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学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费用与外观美观性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选用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多为成年人,学历较高,且以女性多见。传统托槽矫治器费用较低,隐形矫治器较为美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在拔除4颗前磨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0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拔除4颗前磨牙患者65例,对照组32例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美观满意度、舒适满意度、便捷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拔除4颗前磨牙中均有显著疗效,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有效提升患者美观满意度、舒适满意度及便捷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非拔牙正畸矫治患者接受基于3D打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后,该矫治方法对美观效果、矫治效率及牙周状态、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非拔牙治疗的错(殆)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正畸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矫治器正畸治疗)、研究组(3D打印为基础的隐形矫治器正畸治疗),每组各32例.比较2组矫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陶瓷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矫治初期对成人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成人正畸患者并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B组采用陶瓷自锁托槽矫治,在戴入矫治器前、戴入矫治器后的第1、3、6个月时分别检测牙周指数,包括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以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分析两组牙周指数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戴入矫治器后第1、3、6个月,A、B两组牙周指数在各矫治时期均高于矫治前;两组间PL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S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相对于陶瓷自锁托槽矫治器更利于患者对牙周健康的维护,但两者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托槽矫治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无托槽矫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指标,对两组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进行比较,并比较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咀嚼功能测定指标及各项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矫治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静 《黑龙江医学》2021,45(5):505-506
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牙龈指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100例研究对象,均为口腔正畸患者,其中50例行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50例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患者列为实验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4月—2020年4月.治疗后随访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数改善情况,统计牙齿功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牙龈指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总有效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疗效确切,能够保持牙龈健康,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5例牙齿错位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固定矫治器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0.79,P 0.05);观察组便携性评分(t=8.06)、美观性评分(t=10.19)、舒适度评分(t=7.35)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口腔牙齿正畸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分别是固定矫治器技术和无托槽隐形矫治术,对两种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02月至2019年06月我院收治的32例牙齿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匀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固定矫治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术,评估临床应用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使用不同的矫治方法进行矫治,皆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75%,说明无托槽隐形矫治术矫正牙齿的效果更好,可以临床应用。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牙齿正畸治疗中,无论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还是传统固定矫治器技术,都能达到理想的正畸效果。在改善患者牙齿美观度、舒适度以及语言能力便捷度上,无托槽隐形矫治术能让患者与正常人差别很小,患者满意度普遍很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普及。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唇侧托槽矫治器位于牙齿的唇面,对患者的美观有较大影响,这也是成年患者放弃正畸治疗的一大原因.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三维数字模型采集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化在正畸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1997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Braceless invisible orthodontic)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矫治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程序化批次生产,为广大正畸医师和患者在临床上提供了一种美观、隐蔽、便捷、舒适的正畸矫治器供选用.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应用中经常要用到一种辅助装置——附件来协助矫治力施加到牙齿、实现精确的三维方向控制牙齿移动.而附件的粘接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的关键环节,附件粘接是否准确到位、是否牢固且不易脱落、粘接的附件是否完整都依赖四手操作的护理程序的密切配合.本文旨在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粘接过程中四手操作对椅旁效率及粘接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柳杨  陈瑶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656-1658
目的 对比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对成人错牙合 畸形的诊治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2例成年首诊错牙合 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4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28.0±4.5)岁。根据患者的意愿,54例采用固定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组),另外68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隐形矫治器组)治疗。观察指标:治疗完成时间(倾斜牙矫正、转位牙扭正),矫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固定矫治器组倾斜牙矫正时间、转位牙扭正时间及治疗完成平均时间分别是(30.81±3.04)周、(27.46±4.22)周、(76.35±8.29)周,比隐形矫治器组的相应指标值都要长[分别是(15.96±3.03)周、(18.47±3.50)周、(42.55±3.68)周](均P<0.05),但固定矫治器组与隐形矫治器组的矫治效果ABO总评分[分别是(29.36±2.21)分、(29.98±2.6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3,P>0.05)。隐形矫治器组在咀嚼功能(8.47±1.26)、语言功能(9.13±1.34)、美观(8.24±1.45)、舒适(9.35±0.48)的满意度评分(分),均较固定矫治器组[分别是咀嚼功能(6.79±1.05)分、语言功能(7.45±1.30)分、美观(6.08±1.47)分、舒适(6.96±0.88)分]更高(均P<0.05)。 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矫治效果,但前者治疗所需时间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畸治疗的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156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8例,常规护理同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7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5±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9.7)分。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和传统托槽固定矫治患者菌斑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 招募使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的正畸患者各10名,分别采集颊舌侧菌斑,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基于16S rDNA序列,对40个菌斑样本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 固定矫治颊侧菌斑(FB组)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均高于隐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和分析微种植体结合隐形矫治在治疗上颌前突或严重拥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或严重拥挤的患者30例,其中15例选择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其余15例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治器治疗,在种植钉植入后及取出前均拍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以评估后牙的移动量。结果:用隐形矫治和传统金属托槽矫治器矫治后的患者后牙前移均<2 mm,两组患者后牙的前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复杂的正畸患者过程中,在微种植体的辅助下,隐形矫治能达到和固定金属拖槽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美茹  白雪芹 《河北医学》2010,16(11):1376-1378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矫治过程中的口腔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固定矫治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实验组患者和家长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并对小孩进行心理辅导和定期回访;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牙面软垢指数,牙龈指数,牙面及托槽周围菌斑指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4项指标值,对照组均呈现上升趋势,实验组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青少年患者及家长进行口腔卫生护理指导,是维护正畸患者牙体牙周组织健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FR-Ⅲ型功能矫治器能够改善肌肉功能,促进颌骨发育,改善面部畸形。近年来,越来越多地用于矫治前牙反,这种方法与传统Edgewise固定矫治器相比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我们对30例前牙反患者分别采用Edgewise固定矫治器和FR-Ⅲ型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正畸门诊前牙反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7~14岁。均为牙性功能性前牙反,下颌可退至前牙切缘相对关系。面部中1/3凹陷明显。左手腕骨X线片可见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随机分为两组:功能矫治器治疗组(简称E组)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在错颌畸形患儿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固定矫治,给予观察组患儿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比较两组患儿治疗2个月的总临床疗效率以及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2个月后患儿的牙周健康指数。结果两组患儿的总临床疗效率对比,显然观察组患儿的总临床疗效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牙龈指数评分与菌斑指数评分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牙龈指数评分与菌斑指数评分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易于保持口腔,并且隐形矫治器不覆盖腭部,不影响发音,临床效果更佳,且牙龈情况更加健康,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