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调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的睡眠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中山市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230名一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一线护士PSQI得分(7.02±3.69)分。是否担心自己及家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周夜班频次、每周锻炼频次、是否参加过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是否需要心理援助是影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睡眠质量较差,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改善一线护士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一线护士睡眠调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压力负荷量表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106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PSQI得分(7. 96±2. 12)分,SAS得分(56. 39±6. 99)分,压力负荷得分(69. 01±9. 05)分,睡眠质量与焦虑、压力负荷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6,0. 85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是否临床感染控制护士、是否有信心完成任务、焦虑、压力负荷是影响护士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睡眠质量较差,医院应完善应急管理举措,加强对临床一线护士相关感控知识培训及心理疏导,降低压力负荷,以提升护士睡眠质量,改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头痛门诊收治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探究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分析患者睡眠质量、头痛程度及负性情绪情况,分析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伴焦虑抑郁、头痛病程与患者PSQI指数得分相关(P 0. 05);伴焦虑、抑郁症状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PSQI指数得分相比不伴焦虑抑郁患者增高(P 0. 05);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对比非慢性紧张型头痛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状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对于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共患病予以规范治疗,通过降低头痛症状的发作频率,调控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以改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睡眠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帮助患者正视睡眠问题,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3-4月湖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70例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及自编睡眠影响因素开放式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60例(85.7%)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其PSQI总分为(9.73±3.47)分。不同高血压类型及居住地的患者PSQI得分存在差异(均P0.05);吵闹声(97.1%)、环境陌生(92.9%)和担心病情(88.6%)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中青年血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较差,而影响因素较复杂,主要是因为担心病情、住院环境吵闹、陌生等,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以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吕莹  付曾瑞  王磊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7):1459-1461+1465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人员应对方式与睡眠情绪和健康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方便取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山东省济南市社区内的常住居民352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一般自我效感量表(GSE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的调查,将SDS、SAS当作自变量,探讨不同的应对方式与睡眠情绪和健康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SDS、SAS与睡眠情绪和健康生命质量成反比。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人员应该积极地进行应对,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减少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成功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 目的 对呼吸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自行设计呼吸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94例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原因及睡眠障碍病人焦虑、抑郁情绪 结果 引起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躯体因素、睡眠环境、抑郁情绪、药物因素,呼吸科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症状主要为入睡困难40例,占20.2%,不能熟睡39例,占19.7%,早醒63例,占31.8%,睡眠时间短56例,占28.3%。结论 呼吸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明显偏低,并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焦虑、抑郁情绪高于正常人,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积极、早期采用综合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患者生理心理状况,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2020年3月12日至5月26日该院发热门诊186例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其心理状态、睡眠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患者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及饮食和睡眠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热门诊患者躯体化、焦虑、抑郁及恐怖的评分分别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1=0.711,P<0.001;r2=0.764,P<0.001;r3=0.642,P=0.008;r4=0.621,P=0.010).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接触湖北人员、焦虑、抑郁及恐怖4个因素是影响发热门诊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心理应激和睡眠障碍,应及时给予有效干预,降低疫情带来的替代性创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4月收治于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的呼吸科住院患者294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自行设计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及睡眠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躯体因素、睡眠环境、抑郁情绪和药物因素,睡眠障碍症状主要为入睡困难40例,占20.2%;不能熟睡39例,占19.7%;早醒63例,占31.8%;睡眠时间短56例,占28.3%。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明显偏低,并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高于正常人。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积极、早期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减轻患者心身症状。  相似文献   

9.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情况和降压的影响.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306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影响因素.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比较"睡眠不良(PSQI≥7)"和"睡眠良好(PSQI<7)"患者的血压水平.对"睡眠不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和血压变化.结果 约42.5%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不良.焦虑和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睡眠不良"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明显高于"睡眠良好"患者(P<0.01).护理干预后,"睡眠不良"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PSQI评分及舒张压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无护理干预患者(P<0.01).结论 焦虑和医院环境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通过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的睡眠情况,并提高降压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T)对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3月武汉市某三甲医院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接管的新冠肺炎隔离病区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47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标准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MRT。在入院时、出院时、隔离结束后,采取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PHQ-9、GAD-7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P<0.01)。两组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的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PQS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PQS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P<0.01)。结论PMRT能够明显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