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丘陵地区500kV输变电线路工频电磁场强度分布状况。方法对边导线一侧20m范围内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进行测量。结果距边导线垂直投影线0、5、10、15、20m处工频电场总场强度4kV/m分别占点次数的21.1%、18.4%、21.1%、12.4%、7.1%;工频磁场总场强度均0.1mT。结论不同线高的工频电磁场垂直分量的分布不全相同。应将线高列为工频电磁场检测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2.
50家企业工频电磁场职业暴露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职业人群工频电磁场职业暴露现况.方法 对各种存在工频电磁场的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进行工频电场及磁场的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 电厂主变及各种高压变电站近20%点电场强度大于5 kV/m,最高达17.46kV/m;部分变压器、变电站电抗器及变电柜工作场所12个点磁场强度大于100 μT,手动点焊工作岗位工频磁场集中趋势为492.49 μT,最大值为2 092.33 μT,94.7%的作业点磁场强度大于100 μT.结论 电厂主变及各种高压变电站存在高电场强度,手动点焊工人处于高强度工频磁场暴露之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值等电磁辐射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对输变电工程敏感点电磁辐射强度进行评价。结果工频电场、磁场强度均小于4 kV/m、0.1 mT评价标准推荐值,无线电干扰值小于46-53 dB(μV/m)评价标准限值。结论监测对象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职业现场工频感应电磁场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为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 设计交变电场、磁场相结合的暴露系统(电场5 kV/m,磁场78 μT),Wistar雄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脑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海马的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r和APT两项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小板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一定强度和时间的工频感应电磁场暴露对大鼠有明显的肝脏和肾脏损伤效应,其导致的神经行为功能损伤早于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元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50Hz工频磁场对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聚簇的可能诱导作用,进一步说明二频磁场生物效应细胞信号起始部位及噪声磁场可能存在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分别用EGF、TNF、O.4mT的工频磁场、噪声磁场或工频磁场与噪声磁场叠加的复合磁场处理一定时间后,以免疫组化方法标记细胞膜EGF及TNF受体,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细胞膜EGF及TNF受体的聚簇程度。结果 细胞经EGF及TNF处理5min后即可诱导相应受体的聚簇,0.4mT工频磁场辐照5min后也可诱导细胞膜EGF及TNF受体的聚簇,并均在15min时达到最大程度。然而相同强度的噪声磁场不能诱导细胞膜受体的聚簇。当等强度的噪声磁场与工频磁场叠加后,可以抑制工频磁场诱导的细胞膜。EGF及TNF受体聚簇。结论 50Hz工频磁场与相应配体一样,能诱导细胞膜EGF及TNF受体的聚簇,膜受体是电磁场可能的信号耦合位点之一。等强度的噪声磁场可干预工频磁场对细胞膜受体聚簇的诱导。  相似文献   

6.
电磁噪声抑制工频磁场诱导的应激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电磁噪声对 5 0Hz工频磁场诱导细胞内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stress activatedproteinkinase ,SAPK)磷酸化的影响 ,探索电磁噪声对极低频磁场生物效应可能存在的干预作用。方法 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CHL)分别经 0 .4mT工频磁场、等强度的电磁噪声、工频磁场与噪声的复合磁场辐照及假辐照处理 3min和 15min后 ,裂解细胞 ,提取细胞蛋白质 ,以Western印迹技术测定并比较细胞内SAPK磷酸化 (活化 )的变化。结果  0 .4mT的工频磁场可诱导细胞内SAPK的磷酸化。经 3min及 15min辐照后 ,磷酸化SAPK含量分别增至 4 9.3%及 5 7.0 % ,与假辐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相同强度的电磁噪声不能增强SAPK的磷酸化 ,磷酸化SAPK分别为 37.7%及31.8% ,与假辐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复合磁场辐照 3min后 ,可明显抑制工频磁场对SAPK磷酸化的增强作用 ,磷酸化SAPK含量下降至 2 4 .4 % ,与辐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辐照 15min后也可降低工频磁场对SAPK磷酸化的诱导作用 ,磷酸化SAPK含量下降至 39.0 % ,与工频磁场组和假辐照组相比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一定强度的电磁噪声可以抑制工频磁场诱导SAPK磷酸化 ,对工频磁场的生物效应存在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 5 0Hz工频磁场对细胞内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stress activatedproteinkinase,SAPK/JNK)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探索工频磁场生物效应相关的细胞信息转导机制。方法 细胞分别经 0 .4、0 .8mT的工频磁场进行不同时间辐照后 ,利用Western印迹方法 ,比较辐照后细胞与对照细胞胞浆中SAPK及SAPK激酶 (SAPK/ERKkinase 1,SEK1/MKK4 )磷酸化程度。随后以固相激酶分析法(solid phasekinaseassay) ,对经 2个强度分别辐照 15min后的细胞SAPK活力进行测定。结果  0 .4及0 .8mT工频磁场辐照处理可呈时相性增强SAPK磷酸化 ,并且均在 15min时达到最大值 ,SAPK磷酸化分别提高 2 0 %和 17% ;同时SAPK激酶活力也相应增强 ,分别是对照的 (2 .9± 0 .4 )和 (2 .1± 0 .9)倍。然而 ,0 .8mT诱导SAPK磷酸化的时程长于 0 .4mT ,而脱磷酸化的时程短于 0 .4mT。SAPK上游激酶SEK1/MKK4的磷酸化不受工频磁场的影响。结论 工频磁场可以激活SAPK ,但其激活并非通过SEK1/MKK4激酶途径 ;其生物学效应可能与SAPK信息转导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50Hz工频磁场对离体原代培养的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索工频磁场生殖健康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以0.2、0.4mT强度的工频磁场分别辐照处理6、12、24、48以及72h,每一辐照组均设立相应时间的平行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每组细胞培养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黄体酮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2mT工频磁场辐照72h内,滋养细胞分泌的HCG和黄体酮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4mT工频磁场辐照48h内不影响滋养细胞的分泌;辐照72h,则可以明显抑制滋养细胞分泌HCG与黄体酮(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一定强度的工频磁场长时间辐照可抑制绒毛滋养细胞的分泌功能,阈强度可能在0.2至0.4mT之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500kV变电站运行人员接触工频电场及工频磁场的强度。[方法]利用PMM 8053A/EHP-50C电磁场强度测试仪检测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及工频磁场强度,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共检测148个作业点的工频电场及工频磁场强度,其中44个作业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大于5kV/m,其中1个作业点工频电场强度达10220V/m;所有作业点中工频磁场强度最大值为35.11μT;采用时间加权法,计算得出不同类型500kV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周56h接触工频电场强度值分别为738V/m、481V/m和144V/m。[结论]不同类型500kV变电站运行人员接触工频电场的强度值均符合小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接触工频磁场强度值也均符合小于国家电力行业标准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0Hz工频磁场对人羊膜成纤维细胞微丝装配的影响,并分析磁场对肌动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羊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用0.1、0.2.0.3、0.4、0.5mT,50Hz工频磁场辐照30min,以异硫氰四甲基罗丹明一鬼笔环肽标记细胞微丝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微丝形态的变化。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检测法测定细胞内微丝总含量,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逐层扫描的方法观测细胞微丝骨架的高度,用扫描电镜观测细胞外部形态等方法进一步分析磁场对细胞微丝骨架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去垢剂不可溶的蛋白的表达量以分析磁场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人羊膜成纤维细胞经不同强度工频磁场辐照30min后,只有0.2mT工频磁场辐照显著导致细胞中平行排列的微丝应力纤维减少,诱导细胞周边出现致密微丝外周带并伸出丝状伪足,停止辐照2h后微丝形态恢复,伪足消失。光谱检测发现胞内微丝总含量无显著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逐层扫描观测到0.2mT磁场辐照使细胞微丝骨架平均高度由(12.37±1.28)μm降低到(9.97±0.38)μm(t=6.96,P〉0.05)。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磁场辐照使细胞更为扁平,有足状伪足出现。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磁场辐照后细胞骨架中去垢剂不可溶部分的肌动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16.8±2.3)%(t=16.68,P〈0.05)和(31.2±4.1)%(t=17.10,P〈0.05)。结论0.2mT工频磁场短时辐照影响了人羊膜成纤维细胞微丝骨架的形态,此效应可随磁场撤销而解除,且可能与磁场诱导了细胞膜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聚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解决目前通用的经颅磁刺激设备不具有对磁场实时动态检测功能这一问题,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法,开展对10 kHz~1 MHz脉冲磁场动态检测技术的研究.方法:设计一种磁场动态测量与标定装置,选用正弦脉冲施加于磁场发生线圈,采集检测装置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完成所采集信号的求差、放大、滤波和积分处理,从而得到脉冲磁场参数.结果:该技术实现了对频率在10 kHz~1 MHz之间、强度为μΤ量级磁场的准确测量,测量结果通过标定,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5%,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结论:该技术能够对脉冲磁场进行较准确的测量和标定,可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故障现象 :开机 ,按下启动按钮 ,旋动转速调节电位器 ,离心机转速可调运转正常 ,但速度显示始终为零。分析 :因本机无任何资料可查 ,只好对工作线路作深入分析。通过对各电路板进行研究找出相关的速度显示电路 ,得知速度信号是由转速传感器—即对称固定于定子上的两组线圈 ,将转子旋转切割磁钢的磁场 ,产生变化的磁通量 ,从而在两组线圈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 ,经桥堆整流 ,再经可调电位器限流降压送显示译码集成电路PM 10 0 0 ,再进一步放大推进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转速。转速越快 ,切割交变磁场的变化率越大 ,从而在线圈感应的交变电压越高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植物对110 kV工频电场和磁场分布的影响。方法 首先阐述工频电场、磁场的健康危害,110 kV工频电场和磁场分布影响研究现状,然后采用电磁辐射测量系统PMM8053A,按照《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681-2013)监测标准,对城市典型110 kV架空输电线路相同工况下无植被区域、草坪、灌木、高大树木等四个区域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 植物对工频电场的削弱率为6.1%~99.9%,其中,草坪、灌木、高大树木削弱率分别为6.0%~13.6%、32.4%~37.1%、98.3%~99.9%;植物对工频磁场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削减率为6.0%~10.6%。结论 植物对工频电场和磁场的影响不一致,其中对工频电场的影响明显,特别是高大树木对工频电场削弱率达90%以上,高大树木对工频电场的削减效果大于灌木,灌木大于草本植物;1.5 m高度树木密度越大,削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电厂作业人员工频电磁场职业暴露现况。方法按发电量不同,抽取3家300 MW、3家600 MW、2家1 000MW共8家发电厂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工频电磁场的作业环境进行检测,对其中作业人员进行个体磁场的测量。以我国国家标准GBZ 2.2-2007及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的导出限值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对发电厂共510个点的作业环境进行了检测,电场强度的中位数为0.005 kV/m,最大值为12.080 kV/m,有6个点超过了10 kV/m,占总数1.18%,有27个点超过了5 kV/m,占5.29%;磁场强度的中位数为7.39μT,最大值为318.00μT,有15个点超过100μT,占2.94%。其中电场强度超过5kV/m的点均在高压输电线下方(包括主变的出线端及升压站的室外设备)。作业人员工频磁场日暴露水平在0.80~1.36μT之间。结论发电厂作业人员在高压输电线下方作业时有短时接触高剂量工频电场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50 Hz工频磁场诱导细胞膜表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聚簇与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以及神经酰胺(ceramide)之间的关系,探索工频磁场诱导细胞膜受体聚簇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人羊膜上皮细胞(FL)暴露于50 Hz、0.4 mT工频磁场15 min,设立假辐照组和EGF阳性对照组,同时各组分别设立常规培养组、丙咪嗪(imipramine)、二甲亚砜(DMSO)以及神经酰胺预处理组.处理后的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以抗体标记EGF受体.制片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聚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EGF阳性对照组和50 Hz磁场处理组均能观察到明显的EGF受体聚簇现象;当以丙咪嗪预处理4 h后,EGF阳性对照组和磁场处理组中受体聚簇现象明显减弱.而在丙咪嗪预处理后再加入神经酰胺预处理30min时,EGF阳性对照组和磁场处理组中受体聚簇现象又呈现明显的恢复.结论 工频磁场诱导FL细胞膜表面EGF受体聚簇与A-SMase的活力密切相关,神经酰胺作为A-SMase的水解产物可能参与了工频磁场诱导的受体聚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50Hz工频磁场对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工频磁场对人生殖健康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以50Hz、0.4mT强度的正弦磁场分别辐照处理6、48、72h,同时设立相应的平行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工频磁场辐照对bcl-2、bax、caspase-3、p53、fa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辐照6、48、72h后bcl-2、bax、caspase-3、p53、fas基因表达变化倍数平均值均接近1,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2h内,0.4nat工频磁场体外辐照不会影响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bcl-2、bax、caspase-3、p53、fas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某500kV输变电线廊工频电磁场及其对20m范围内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方法现场检测离线廊20m范围内,居民经常活动地点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并以问卷调查了该输变电线廊工频电磁场可能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结果居民房屋在5m范围内的有4户,5~10m范围有16户,10~15m范围内7户,15~20m范围内有3户,20m范围外1户。居民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失眠、身体发麻和头痛;生活方面主要是遭电击,电视、电话信号受干扰等。电场强度检测结果:水平距离0、5、10、15、20m及居民房屋检测结果分别为37.901~5228.183V/m、17.7516~5054.016V/m、1.3750~3325.2V/m、0.6300~2368.58V/m、51.1664~2070.4V/m及0.5233~3073.3V/m;磁场检测结果为:0.0001~2.8413μT。结论调查结果表明离线廊边导水平距离20m范围内存在电磁场辐射危害,其中0~10m范围内有工频电场强度超过4kV/m的测点,为保护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建议将线廊周围20m范围内的居户拆迁至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接触工频磁场对汽车厂点焊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某汽车制造厂焊接车间103名接触工频磁场的点焊工为接触组,以该厂总装车间95名无工频磁场接触的装配工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工作场所工频磁场进行监测,并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触组工作岗位磁通密度均方根值中位数为386.0μT,超标率为41.9%;总装车间不存在工频磁场。2组人群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人群血压偏高、心电图异常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偏高的检出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指标中,接触组人群仅血小板压积异常检出率低于对照组(31.1%vs 51.6%,P0.01)。结论工频磁场对点焊工人心血管系统和血细胞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新型功率可调MIT激励源设计及其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设计输出功率可调的MIT激励源和3种类型的激励线圈,以提高MIT相位检测的精度。方法:通过选取PA19放大器芯片,设计200 kHz工作频率下可调输出的功率放大电路;通过计算,设计制作了螺线管线圈和2种聚焦线圈;最终测试比较各激励线圈的磁场分布,并在不同激励线圈的磁场下对圆柱形铁块进行相位测试。结果:激励源输出峰值电流大于1 A,圆形螺旋聚焦线圈的磁场由线圈轴线向两边衰减斜率最大,约为0.06 T/cm,且在该激励线圈磁场中,对铁块的相位检测结果最大。结论:该激励源输出功率可调范围大,采用圆形螺旋聚焦线圈磁场聚焦效果最佳、相位检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工频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有关。为此,我们设计了工频磁场诱导人离体培养T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以探讨工频磁场对人体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一、材料与方法1.磁场辐射系统:系自行设计的工频磁场发生器,可在37℃培养箱内使培养细胞受到均匀的磁场辐射。用工频磁场检测仪(河南省电力科学研究所生产)证实该系统能产生的最大磁场强度为1.58mT。在该装置平台(15cm×10cm×5cm)区域内为1.5mT的高度均匀的磁场。2.主要试剂:RPMI1640细胞培养基(每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