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患者女,27岁,剖宫产术后6年余,发现腹壁包块伴经期疼痛5个月余入院。查体:脐下3cm处可见一纵形瘢痕,长约12cm,瘢痕中段可触及一3cm×2cm×2cm的皮下包块质硬,无压痛。初步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检查:腹壁切口处于皮下脂肪层内见一大小为2.9cm×1.7cm的不均质偏低回声占位,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部分深达肌层;CDFI可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图1)。诊断:腹壁切口下不均质偏低回声包块(考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中见皮下脂肪层内有一3cm×2cm×2cm的包块,质硬,边界不清,与周围皮下组织及筋膜粘连紧密。术后大体标本大小约3cm×2cm×2cm,…  相似文献   

2.
刘维明  余生元  韩复  叶凯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1):F0003-F0003
【病例】女,28岁。因右下腹包块4年余入院。患者于4年前发现右下腹腹股沟区包块,逐渐增大,无疼痛。查体: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右腹股沟内侧皮肤稍隆起,可触及10 cm×5 cm×5 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不佳,腹股沟区淋巴结不大。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腹部CT扫描示右侧腹股沟有一10 cm×5 cm×5 cm大小腹壁肿块,提示纤维瘤,见图1。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包块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下方,约9 cm×5 cm×4 cm大小,有部分包膜与腹股沟韧带粘连,向内侵及腹内斜肌腹股沟镰,与腹横筋膜无粘连,切除部分韧带和完整包块,缺损部分韧带用巴德医用补…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性 ,30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伴腹痛 2年余 ,加重 2月而入院。 3年前曾做过剖宫术。入院专科检查 :下腹部切口触及一包块 ,大小约 5 cm× 4 cm× 5 cm,周界清晰 ,质硬 ,压痛明显 ,活动度差。子宫大小正常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超声检查 :下腹部正口略偏右腹壁切口周围皮下组织中 ,见一 3.8cm× 3.0 cm× 3.2 cm混合性包块 ,形态欠规整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 ,其内可见大小不等无回声区 ,最大为 1.2 cm× 0 .7cm,呈蜂窝状 (彩图 11见 页 )。CDFI;其周围及内部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提示 :下腹部腹壁切口周围混合性包块 (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4.
超声诊断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23岁,剖宫产术后1年,腹壁切口疤痕处周期性疼痛伴包块半年,经期腹壁疤痕包块增大,疼痛加重,经期后缩小。查体:下腹腹壁切口下段触及一4cm×3cm×2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欠清,不活动,无触痛。超声检查:下腹偏左腹壁切口周围皮下组织中见一4cm×3cm×2cm混合性包块,形态欠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包块内见杂乱团状回声及不规则液性暗区(图1),结合病史超声诊断: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切除疤痕,术中见疤痕包块侵犯至腹直肌前筋膜,伴显著纤维化及陈旧性出血。术后病理: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见子宫内膜腺体及内膜间质细胞。诊断:子…  相似文献   

5.
例 1,女性患者 ,35岁。因“结扎术后反复腹痛2月”入院。查体 :下腹部膨隆 ,切口下方腹肌紧张 ,可触及包块 ,约 10 cm× 10 cm× 10 cm大小 ,质韧。于我院彩超检查显示 :脐下探及一弧形强光带 ,大小为8.68cm× 0 .67cm,后方伴大片状声影 (图 1)。CDFI:强光带内未见彩色血流。超声诊断 :脐下强光带 (结合病史考虑腹腔异物 )。手术探查 :小肠粘连于原切口上方 ,在局部形成一包块约 10 cm× 8cm× 10 cm;在包块右上方触及另一包块 ,表面由大网膜、肠管、肠系膜包裹 ,大小约 6cm× 6cm× 4 cm。分离两个包块 ,分别取出一块四层大纱布垫及一块…  相似文献   

6.
江萍  袁志伟  危群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7):504-504,F003
1病例资料男,50岁。因右中下腹隐痛不适伴包块2个月入院。腹部查体: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约6cm×5cm包块,质中,轻压痛,活动度可,与腹壁无粘连。X线钡剂灌肠造影示:右下腹包块与肠道无关,考虑为阑尾旁囊肿。CT示:右下腹囊状包块,约7.2cm×5.2cm,与升结肠及阑尾关系密切。结肠镜检查示:阑尾开口处黏膜充血肿胀。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包块位于回盲部,表面光滑,囊性基底与回盲部粘连紧密,切除包块,剖视见内有黏液。病理报告:阑尾根部肌壁稍增厚,腔狭窄,中、末段管腔明显扩张呈囊状,约6cm×6cm×5cm大小,壁厚,质韧,内有稠黏液。镜下见阑尾根部黏膜…  相似文献   

7.
例1:男,54岁。因左下腹肿块8个月,近2个月肿块明显增大并疼痛而入院。体查:左腹股沟内侧可触及5cm×6cm肿块,质硬,边界不规则,与皮肤无粘连,平卧时不消失。入院诊断:左下腹壁纤维瘤?手术中见肿块位于腹内斜肌内,约5cm×6cm,质坚硬,剖面呈灰白色,无包膜。病理诊断:左下腹壁韧带样瘤病。术后随访5年无复发。 例2:女,36岁。因左下腹部无痛性包块1月余、近2周包块渐增大而入院。体查:左下腹可触及4cm×5cm肿物,无压痛,质硬,表面尚光滑,界限尚清,无活动,与皮肤无粘连。入院诊断:左下腹壁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3岁。因停经40多天,持续性下腹隐痛3天人院。既往月经规律,无停经史。妇科检查,子宫前位,稍大,无压痛,左侧附件可触及6cm×5cm×4cm大小包块,无压痛,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辅助诊断:尿妊娠试验(+),血妊娠试验1260μg/ml(正常值0~100μg/ml)。经腹部B超显示:左侧附件区可见一大小约3.0cm×5.8cm的混合性包块,于包块内见一大小约2.4cm×1.8cm的不规则囊性暗区,暗区一侧见一大小0.5cm×0.4cm不规则强回声光斑,未见明显胎心跳动,诊断:左侧附件囊实性包块(图1)(考虑宫外孕可能)。  相似文献   

9.
马志 《临床误诊误治》2003,16(4):291-291
【病例】 男 ,1 8岁。右侧腹股沟包块 1 8年余 ,伴有疼痛 3天入院。患者诉出生后右侧腹股沟即可触及一包块 ,约 3 0cm×3 5cm大小 ,1 8年来未引起注意。 3天前感包块隐痛 ,阵发性加剧。到当地诊所治疗 ,诊断为右侧腹股沟疝 ,予手法复位 ,约 30分钟包块未消失 ,疼痛反而加剧 ,并迅速增大 ,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 2天 ,病情加重 ,转我院就诊。查体 :右侧腹股沟处 6cm×5cm大小包块 ,质稍软 ,有触痛 ,边缘清楚 ,无移动性 ,右侧阴囊睾丸缺如 ,诊断为右侧腹股沟不全性嵌顿疝 ,并右侧隐睾 ,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见包块约 3 5cm×4 0cm ,呈黑色…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男 ,6 2岁。因反复右腹股沟长包块 10 a入院。查体 :腹膨隆、软、无压痛 ,右腹股沟下方扪及 3 cm× 2 cm卵形肿物 ,质软 ,无压痛 ,达阴囊根部 ,平卧消失 ,压迫内环口咳嗽包块不突出。以右腹股沟可复性斜疝行疝修补术 ,术中见外环口 2 cm,疝囊 3cm× 2 cm× 1.5 cm,内环口直径 1.5 cm,手术行疝囊高位结扎 ,巴氏法修补术。术中修补时见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有 2 cm× 2cm半球形肿物、软、边界清 ,切开包块见为疝囊内嵌顿的大网膜 ,内环口直径 1.5 cm,切除嵌顿大网膜 ,疝囊颈作高位结扎、封闭股环。术后病愈出院。2 讨论腹股沟斜…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3岁。因发现腹壁包块2个月,右颈部包块半个月于2 0 0 2年9月1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有胆囊结石病史,但从未急性发作过。2 0~30年前曾作胃大部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体检:血压(BP) 15 0 / 90mmHg(1mmHg =0 .133kPa) ,右侧颈部6cm×7cm大小质硬包块,固定,无触痛,双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右腋下可及肿大淋巴结,脐下2指处腹壁可及3cm×3cm大小质硬包块,活动度差。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 4 .8×10 9/L ,N 0 .6 9 ,血红蛋白(Hb) 12 4 g/L ,红细胞(RBC) 3.6 8×10 12 /L ,血小板计数(PTC) 12 4×10 9/L ;尿常规正…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男 ,6 0岁 ,于 1个月前发现左耳下一黄豆大小肿物 ,并迅速增大 ,应用多种口服抗生素无效。遂到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左耳下一肿物隆起 ,表面皮肤色泽正常。触约 4cm× 3cm× 3cm大小 ,质中等硬度 ,无触压痛 ,可稍移动 ,左面部无面瘫症状 ,压迫左侧腮腺 ,可见腮腺导管口有少许清凉液体渗出。左腮腺区、颌下、颈部均未触及淋巴结肿大。穿刺报告 :找到瘤细胞。初步诊断为 :左腮腺肿物不除外腺淋巴瘤或多型性腺瘤。于局麻下行左腮腺腺叶切除术 面神经解剖术。术中可见腮腺浅叶一占位病变 ,并少许 (约 2 ml)脓性液体流出 ,病变组织无包…  相似文献   

13.
超声诊断子宫直肠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9岁。因自幼阴道内溢漏稀粪便而来院就诊。平素月经规律。妇科检查 :阴道在窥器暴露下未见异常 ,宫颈光滑 ,在宫颈周围可见到少量稀粪便 ,子宫平位 ,略小 ,于宫体后方触及一 5 cm× 6 cm的包块。超声检查 :子宫大小约 6 .0 cm× 3.8cm× 3.3cm平位 ,宫腔内未探及异常回声。于子宫体的后方探及一大小约 6 .0 cm× 4.0 cm的包块回声 ,周边呈低回声 ,中央为增强回声光团 ,该包块前缘紧贴于子宫后壁 ,与后壁关系密切 (图1)。于子宫颈内口后壁可探及一内径约 0 .8cm的管状结构与后方的包块相通 (图 2 )。在超声引导下探针进入子宫颈内…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女 ,4 2岁。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半个月入院。查体 :血压 10 5/ 75mm Hg,心率 90 / min,右下腹可触及 7cm× 7cm之包块 ,压痛明显。妇科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 ,宫体右前方可触及一 7cm× 4 cm包块 ,质较硬 ,明显压痛 ,活动度差。临床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合并感染。 B超检查示子宫前位 ,约 5.4 cm× 4 .9cm× 5.0 cm大小 ,宫内回声分布均匀 ,于子宫右前方可见一 6 .5cm×5.2 cm实性光团 ,其轮廓清晰 ,边缘欠光滑 ,回声强弱不等 ,B超诊断 :右侧卵巢实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术中见 :右下腹髂窝处有一鸡蛋大小包块与腹壁粘连 ,包块为…  相似文献   

15.
腹壁切口疝合并腹膜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女 ,5 8岁。因阑尾切除术后 3a,右下腹包块 2 a余入院。患者于 1999- 0 2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当地行阑尾切除术 ,术后切口感染 ,经处理后伤口愈合出院。出院后 2个月发现有包块自原切口下方突出 ,起初平卧后可全部回纳 ,但以后逐发现包块不能全部回纳。无畏寒、发热 ,无明显腹痛 ,并自觉包块逐渐增大。于 2 0 0 2 - 0 3- 2 0以腹壁切口疝收入我院。查体 :t36 .5℃ ,腹稍膨隆 ,右下腹可见长约 8cm的手术切口 ,切口下缘可触及一约 8cm× 3cm的包块 ,质软 ,平卧后可缩小 ,但不能完全消失。入院后经 CT检查发现右下腹有通往腹腔的…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女,30岁。因大便变细及便血而检查诊断为直肠癌。X线胸片及B超检查未发现转移,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示直肠低分化腺癌,未行放疗及化疗。术后5月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有一包块,大小约2 cm×2 cm×3 cm,无触痛,未引起重视,包块逐渐长大;术后8月发现右乳腺包块两个,亦无触痛,逐渐长大;同时,颈背部及胸部出现散在淡红色圆形结节,并且出现腹泻,消瘦明显。查体:慢性消瘦病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乳腺外上象限包块约6 cm×6 cm×5cm大小,右乳腺内上象限包块两个,分别约5 cm×5 cm×4cm及7 cm×6 cm×6 cm大小,质硬、不活动、无…  相似文献   

17.
例 1女性 ,61岁。因右下腹隐痛 ,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入院。查体 :外阴、阴道无异常 ,宫颈及子宫萎缩 ,子宫后方触及一条索状实性包块 ,活动。术中见阑尾增粗、增大至1 0cm× 6cm× 5cm ,表面光滑 ,灰白色 ,子宫附件无异常。例 2男性 ,60岁。发现右下腹包块 2 0余天入院。查体 :右下腹可触及 6cm× 3cm大的肿块 ,活动。B超提示阑尾黏液囊肿。行阑尾切除术。病理检查 例 1巨检 :阑尾 1 0cm× 6cm× 4cm大小 ,表面光滑 ,灰白色、整个阑尾切面囊性变 ,内为淡黄色胶冻状及黏液样物 ,壁厚 0 2~ 0 3cm ,内壁光滑。镜检 :阑尾壁被纤维组织替代…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19岁,因“左下腹包块4 d”入院。患者感冒后咳嗽时无意间发现左下腹有一包块,如核桃大小,无疼痛,无低热盗汗,血、尿常规正常,入院体格检查:左下腹腹直肌旁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3.0 cm×2.0cm,边界尚清,质稍硬,光滑,轻压痛,活动度差,与皮肤不粘连,压之不消失。入院诊断:腹壁纤维瘤(左下腹)。左下腹包块处超声扫查:于肌层内可见3.0 cm×2.1 cm的不均质团块,边界清,该团块周围可见条索状正常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性,5岁。因舌部右侧无痛性包块1月余入院。查体:舌体右侧见一隆起包块,约2cm×1·5cm×1·5cm大小,质中偏硬,轻度活动,界尚清,包块波及舌体全层,无压痛,无破溃糜烂。行舌部右侧包块切除术,术中见约1ml黄绿色物溢出,切除包块约1·5cm×1cm×0·8cm大小。临床诊断:舌部右侧包块性质待查。病理检查巨检:灰黑色组织一块,大小1·5cm×1·4cm×1cm。镜检:送检组织内见多个小脓肿,脓肿壁为炎性肉芽组织,脓腔内为大量中性粒细胞、较多浆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及散在的菌丝团。病理诊断:(右侧)舌体放线菌病。讨论放线菌病主要是以色列放线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资料男,3岁。因左侧阴囊内睾丸缺如3年收入院。查体:外生殖器发育与同龄儿相同,右侧睾丸及附睾位于阴囊内,大小正常,左侧阴囊部未触及睾丸;左侧腹股沟处可触及一1 0cm×0 8cm包块,质韧,活动度可,无压痛。腹部B超检查示隐睾。拟行左侧睾丸复位固定术。术中探查腹股沟管内未见睾丸,但有精索通过,内环口处腹外斜肌腱下有一1cm×1cm椭圆形包块,淡红色,质脆,无完整包膜,与精索无明显关系,沿包块周围未找到异位精索及输精管,沿腹股沟解剖,见精索样组织逐渐变细,末端呈盲管状进入左侧阴囊。进一步探查内环口周围、后腹膜左肾下及周围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