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们爱唠叨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不自信也不相信孩子;二是急于求成;三是不懂得倾听和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家长们总是错误地认为,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去吧?但这种心理恰恰忽略了孩子是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父母不懂得耐下心来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味的灌输、强化自己的观点和  相似文献   

2.
人在青少年期需要会经历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并进入自主意识空前发展的阶段,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在当代中国,青少年期的孩子多半是独生子女,是全家人的希望和重心,父母的不当教养行为会给孩子制造重重压力.数据表明,来自家长的压力已成为当今青少年期孩子的首要压力源.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世界前沿的教育研究发现,家长给孩子的压力主要有四种呈现形式:期待型压力,保护型压力,评价型压力和威慑型压力.过度压力会给孩子心理和生理上带来负面影响,严重时会阻碍甚至扭曲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引起家长和孩子的重视.笔者分别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压力测量表,指数越高说明孩子受到家长压力的可能性越大,越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做好"压力管理",通过一些途径与方法缓解压力,避免过度压力给孩子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3.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跟孩子大讲道理的时候,他往往一句也听不进去.当孩子听不进道理时,家长不妨换个说教方式,利用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跟他讲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物故事,想必孩子会更容易听取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网络成瘾目前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一旦孩子沉迷网络,耽误学业,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对此,很多家长万分焦虑,采取严加看管的方式,制止孩子的上网行为。殊不知这样做会雪上加霜,导致孩子连唯一能够舒缓情绪、安抚自己的方式也没有了。在医院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几乎没有见过通过粗暴的管制可以帮助孩子戒掉上网行为的,这样做反而会使亲子关系紧张,导致孩子更加反叛,甚至不去上学。  相似文献   

5.
一位妈妈很苦恼,因为她的宝宝做什么事总要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她遇见妈妈的同学或同事不打招呼,事后,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叫,并告诉她这样不礼貌,大家喜欢有礼貌的孩子.她却给自己找理由:我不喜欢叫;我不喜欢这个阿姨;我(当时)想睡觉;我不喜欢阿姨说话声音太大……几乎所有的事情,她只要不想做,都有很多理由.而且越是让她做,她就越是不做,好像要跟大人对抗似的.该怎么办? 2~5岁的宝宝进入逆反期 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2~5岁宝宝开始进入逆反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口头禅是“不”,喜欢通过“拒绝”表达自我的存在,所以家长感觉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经常不配合自己的要求.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养成任性的坏习惯,于是对孩子严格要求,甚至与孩子“较劲”,迫使孩子听家长的话.其实,家长用强硬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6.
微信普及后,很多家长加人了各种微信群,从朋友圈里得知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出色,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加焦虑。在相互攀比、压力巨大的“现实”面前,家长很难不“拼娃”,把孩子的日程填满。忙碌的家长们往往只注重智力开发,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灵、情感需求乃至孩子是否在透支健康,根本无暇顾及。在日复一日的匆忙中,有时候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地消化。  相似文献   

7.
朱蒂 《大众健康》2009,(11):86-87
在很多家庭里,保姆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家长还多,孩子在心理上会对保姆形成依赖,产生一种隐形的母子关系,心理学上称这类保姆是孩子的“心理妈妈”。如果“心理妈妈”素质不高,就会埋下许多的隐患。  相似文献   

8.
家长常以十分矛盾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青少年,有时把他们当孩子,有时又将他们当大人;这样,更加剧了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父母应引导孩子摆脱幼稚任性,顺利实行“心理断乳”,促进青少年个性的独立与成熟。 每个公民都有保护个人隐私的合法权益,孩子、未成年人也不例  相似文献   

9.
<正>在疲劳、压力过大时,青少年的大脑会出现“宕机”、运转失灵,这时我们会发现“聪明的孩子却在做傻事”。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没有几个不感到焦虑的。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也读不懂家长的苦心。以前人们通常认为青春期是12~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初高中阶段。所以有的家长想,等熬过初高中就好了吧。但近年来儿童性发育普遍提前到10~11岁,而且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二、听从教导,虚心求教 1.听从长辈的教导要虚心,并认真按长辈的教导去做 有些孩子很不虚心,家长一说就顶嘴,甚至说“您懂什么!”“甭跟我来这套!”;有的孩子听家长的话很不耐烦,皱着眉,拉着脸,说:“得了,您烦不烦呢!”“累不累呀!”“您歇会儿去吧!”……这些坏毛病一定要让他  相似文献   

11.
生命是宝贵的,然而,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亲手扼杀自己生命的现象,其中很多自杀者是在生命的花蕾尚未盛开的青少年。 青少年是家长心中的“太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动员一切可能动员的力量,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生存条件,可是,在孩子身  相似文献   

12.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居然什么都不听自己的了,他们有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是家长不赞同的。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不少家长觉得自己小时候怎么没有逆反,现在的娃为何会出现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3.
在某医院小儿科急诊室里,一位3岁的女孩因下腹疼痛哭喊不停,经医生检查,发现孩子的膀胱已平脐。医生说:“这是尿憋的”,孩子却边哭边说:“没有尿”。经诱导,孩子把尿排出,腹部疼痛立即消失。据了解,有的幼儿园老师或孩子的家长在自己有事或快下班时,常忘记或是怕麻烦而不愿让孩子上厕所。  相似文献   

14.
父母应该具有对孩子心理智力成长阶段的认识能力,照料孩子的时候内心要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现在很多父母希望把孩子教育得尽善尽美,于是看很多书,听很多专家的课,希望找到一个好的教育方法,或者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实际上这个真理是没有的.因为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心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活中,增高产品的广告铺天盖地,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增高”这一项,就有10万多条相关的内容,人们对于孩子的身高关注程度由此可见.但是,很多家长对怎样让孩子长高有一些认识误区,一片慈心却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了伤害.  相似文献   

16.
阿空 《青春期健康》2014,(12):56-56
青春期早恋,青春期孩子对异性同学有关注,是再正常不过的。青少年早恋怎么办?家长该怎么办?作为家长,总担心孩子在青春期早恋影响学习,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会苦口婆心地规劝,殊不知,效果不佳,有时候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当学生们遇到早恋时,老师和家长都很紧张,但是紧张是没有用的,要讨论出对策;早恋是青少年在青春期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的反映,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能够充分地理解,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中,一些家长和老师,评价孩子时特别喜欢这样说:“这孩子真听话!”在与孩子别离的时候会说,“我走啦,要听大人的话哦!”然而,在强调自我意识与判断能力的今天,过度听话是否意味着没有主见呢?  相似文献   

18.
尊重也是爱     
刘敏 《健康世界》2011,(12):84-86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教育也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呢?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让很多家长陷入了困惑。有些家长认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只有及早规划,芽琵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才能育子成才;有些家长认为应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大人完全没有必要包办一切。那么,家长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9.
很多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最喜欢问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今天听话吗”,赞扬别人家的孩子是说“你家孩子真听话”,批评自家孩子则是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在很多家长看来,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听话多好,多省心,一点也不会惹麻烦。  相似文献   

20.
青春期早恋,青春期孩子对异性同学有关注,是再正常不过的。青少年早恋怎么办?家长该怎么办?作为家长,总担心孩子在青春期早恋影响学习,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会苦口婆心地规劝,殊不知,效果不佳,有时候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当学生们遇到早恋时,老师和家长都很紧张,但是紧张是没有用的,要讨论出对策;早恋是青少年在青春期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的反映,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能够充分地理解,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