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对已建立的宫颈癌放射抗拒细胞对比模型中高迁移率簇蛋白B1(HMGB1)和mRNA诱导表达的差异性,分析HMGB1对宫颈癌放射敏感性调控的可能性。方法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重复照射12次后,传代培养调整细胞状态至细胞增殖稳定,筛选得抗拒细胞系HeLaR。以2、5、10 Gy X射线分别照射亲代HeLa和HeLaR细胞,于照射后0、0.5、2、4、6、12、18、24、36、48 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质和RNA,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样本中HMGB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蛋白水平,2、5、10 Gy X射线照射后,HeLaR细胞在48 h内均表现为HMGB1表达量下降,在48 h达到未照射水平,后有增加趋势,与照射后0 h比较,2、5、10 Gy照射后6~36 h各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74~9.754,P < 0.05);相反,HeLa细胞在照射后6 h,其HMGB1表达逐渐增多,尤其在5和10 Gy表现明显,与照射后0 h比较,2 Gy照射后6、12、48 h(t=3.945~4.864,P < 0.05)、5 Gy照射后6、36、48 h(t=-2.875~3.295,P < 0.05)及10 Gy照射后36、48 h(t=-4.480、-4.517,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mRNA水平其趋势与蛋白水平基本一致。结论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可诱导人宫颈癌细胞中HMGB1的表达变化,且其变化在人宫颈癌放射敏感细胞及放射抗拒细胞中不同。HMGB1可能参与人宫颈癌放射抗拒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20(R)-Rg3体外对人胶质瘤系U87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Rg3对U87细胞黏附纤维连接蛋白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Rg3对U8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明胶酶活性方法检测Rg3对U87细胞MMP-9和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Rg3(12.5、25、50 ng/L)作用24 h后,U87细胞黏附纤维连接蛋白能力逐渐降低,呈显著的浓度依赖性(P<0.05)。体外侵袭实验显示不同浓度Rg3作用24 h后,U87细胞侵袭能力逐渐降低。明胶酶活性检测表明增殖,不同浓度Rg3作用24 h后,U87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蛋白酶原及其活性片段的表达逐渐减少,呈显著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Rg3能显著抑制U87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可能与Rg3降低MMP-2蛋白酶原及其活性片段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脾细胞LA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075和2Gy X照射后不同时间(0、2、4、8、16、24和48h)以及用Con A刺激4h后,脾细胞表面表达LAMP-1的阳性细胞数。结果脾细胞表面的LAMP-1在2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8、16和24h表达明显下降;0.075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2h显著升高,而48h又下降到低于对照的水平。0.075和2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再加用Con A(10μg/μl)刺激4h,LAMP-1的表达均增强;但是此时2Gy的效应比0.075Gy更明显。结论LAMP-1参与电离辐射作用下免疫信号的传导,高剂量X射线抑制它的表达,而低剂量X射线在早期对其表达有促进作用,与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密切相关。Con A促进免疫细胞表面LAM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低剂量X射线对人树突状细胞(DC)体外迁移能力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人GM-CSF和IL-4共同诱导分化为DC,于培养的第5天加入TNF-α促进成熟,在培养的第6天用X射线照射DC,受照剂量分别是0、0.05、0.1、0.2、0.5 Gy,照射后48 h收获DC;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CR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实验法检测DC的体外迁移能力。结果 与0 Gy相比,0.2和0.5 Gy照射后,CCR7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剂量(t=14.72、4.72,P<0.05);0.2 Gy照射后,CCR7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剂量(t=4.46,P<0.05),DC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剂量(t=2.95,P<0.05);以抗CCR7单克隆抗体封闭CCR7蛋白活性,在接受同等剂量照射时,DC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t=4.63~8.96,P<0.05)。结论 受到0.2 Gy X射线照射的DC,体外迁移能力显著增强,其机制可能与受照后DC表达CCR7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下调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周期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2000将NF-κB/p65 siRNA转染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p6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NF-κB/p65 siRNA对Tca811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Boyden小室法分析其对Tca811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E和cdk2以及浸润转移相关因子MMP-9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NF-κB/p65 siRNA能有效下调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中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明显抑制Tca8113的细胞增殖(P<0.05),诱导细胞静止在G0/G1期,并降低Tca8113细胞的迁移能力.NF-κB/p65转染Tca8113后的48h,cyclin E、cdk2及MMP-9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NF-κB/p65在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周期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这可能与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EL-4细胞p16、CyclinD、CDK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p16/CyclinD/CDK4负向调控通路在辐射诱导G1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2 GyX射线照射后EL-4细胞p16 mRNA水平变化,采用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D、CDK4基因转录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ICC)检测3种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2 Gy X射线照射后2~48 h EL-4细胞p16 mRNA水平增高,48 h恢复至正常水平.p16蛋白表达照射后2h开始增高,12h达到峰值(P<0.01),72 h恢复至正常水平.EL-4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 mRNA水平于照射后1 h开始明显降低,照射后8 h降至最低值.CyclinD蛋白表达于照射后8 h开始明显减少,持续至照射后48 h(P<0.05~P<0.01).EL-4细胞CDK4 mRNA水平于照射后1h明显降低,照射后4 h~12 h保持较低水平,72 h恢复至正常水平.CDK4蛋白表达于照射后4 h明显下降,12 h降至最低,72 h仍低于正常水平(P<0.01).结论2 Gy X射线照射可诱导EL-4细胞p16表达增高,CyclinD和CDK4表达降低.提示p16/CyclinD/CDK4负向调控通路可能在电离辐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脾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和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变化,探讨X射线对调节性T细胞以及相关因子Foxp3的影响。方法 11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低剂量(0.075 Gy)组和高剂量(2 Gy)组,用X射线深部治疗机分别进行0.075和2 Gy全身照射,于照射后0、4、8、16、24、48和72 h处死,取脾脏,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检测调节性T细胞和Foxp3的表达水平。结果 0.075和2 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CD4+CD25+Treg 细胞百分比均在照射后8 h达高峰,随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高于照射前水平(2 Gy,在8、16、48、72h时,t=4.65、4.28、3.71、2.88,P<0.05; 0.075 Gy,在8、16、24、72h时,t=8.73、10.55、4.21、4.65,P<0.05)。Foxp3在mRNA水平,0.075 Gy照射后变化不明显,而2 Gy照射后于24 h形成峰值。Foxp3在蛋白质水平,0.075 Gy照射后并未有显著变化;而2 Gy照射后于16 h形成峰值,随后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 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分子Foxp3的不同变化可能成为高、低剂量X射线诱导不同免疫效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CyclinD、CDK4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电离辐射诱导小鼠骨髓细胞G1阻滞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North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CDK4、CyclinD基因转录水平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了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骨髓细胞CyclinD、CDK4的表达及周期时程的变化。结果 2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2h骨髓细胞出现G1期细胞百分数升高(P<0.05),G2+M期细胞百分数于照后4h及12h升高(P<0.05);CyclinD基因转录水平从2h开始下降,48h达到最低,照后72h恢复至正常水平,CDK4的变化趋势与CyclinD相似,只是从8h开始下降,48h达到最低,照后72h恢复假照组水平;CyclinD蛋白表达在照射后2、4、24、48h显著降低(P<0.01),CDK4蛋白表达在照射后2h开始急剧下降,持续至照射后48h仍未恢复到对照水平(P<0.01)。结论 2Gy 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发生G1、G2阻滞;CyclinD、CDK4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可能在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周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抗辐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抗辐射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采用Annexin—V—FITC—PI标记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8Gy的软X线照射对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转染c—ski基因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ski对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软X线照射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细胞凋亡,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增加,大约在36h时达到峰值。转染c—ski基因使4Gy照射24h后的成纤维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转染c—ski基因48h后,Bax的表达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c—ski可降低成纤维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促进Bcl-2的表达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