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观察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金双歧治疗,疗程5~7d,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出院时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含量为(61.06±35.7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89.38±49.98)μmol/L(P<0.05);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为(5.08±1.34)d,明显低于对照组(6.67±1.66)d(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93.80%,明显低于对照组56.25%(P<0.01)。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评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起效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准备两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方案,一套为蓝光+碳酸氢钠,选择以此法治疗患儿44例纳入对照组,选择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患儿43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临床疗效与血清总胆红素血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5.1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第2日与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分别为(130±28)μmol/L、(89±13)μmol/L、(8±1)d低于对照组(193±30)μmol/L、(138±19)μmol/L、(10±2)d,人均下降水平(51±22)μmol/L高于对照组(24±20)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助于增进疗效,尽快促血清高胆红素水平转归,减轻靶器官损伤,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3.
王丽婷  陈冰 《右江医学》2009,37(3):303-304
目的观察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床号单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口服。结果两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分别为63.33±26.21μmol/L,35.29±22.43μmol/L,胆红素降至171μmol/L以下所需天数分别为2.9±0.92d,4.6±1.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否有辅助治疗作用以及能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79例,对照组77例),两组在出生体重、性别、胎龄、日龄及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给予肝酶诱导剂鲁米那,输注白蛋白,蓝光照射,有感染者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双歧.结果:治疗5天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值,观察组为(42.6±8.6)μmol/L,对照组为(84.2±10.2)μmol/L,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黄疸消退平均时间观察组为(6.2±1.2)天,对照组为(10.2±2.5)天,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双歧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使血清胆红素值下降,缩短黄疸的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5.
口服茵栀黄及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茵栀黄颗粒及妈咪爱散剂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从而及早有效的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 对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正常治疗外加用茵栀黄颗粒口服3mg,每天3次.同时口服妈咪爱散剂0.5g.每日2次.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1.23±24.3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2±26.4)μmol/L,治疗组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天数为(4.3±2.7)d,较对照组的(6.1±4.2)天明显缩短(P<0.01),观察第1日胆红素下降值有差异(P<0.05).结论 茵栀黄及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五味茵陈汤对于ERCP术后的老年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改善作用,评估自拟五味茵陈汤相对于传统茵陈蒿汤的优势。方法:入组湿热蕴脾型老年良性胆道狭窄ERCP术后患者80例,分为自拟五味茵陈汤组(治疗组)和茵陈蒿汤组(对照组),术后第三天起分别应用两组方剂干预两周,观察ERCP术前、术后三天及术后两周各组中医症候评分及总胆红素水平改变。结果: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术后三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术后两周总有效率治疗组(97.5%)与对照组(95%)相当,但治疗组显效率更优(27vs22例,P0.05);两组血清胆红素比较显示:术后三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当,术后两周,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组(12±8μ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17±9μmol/L,P0.05)。结论:自拟五味茵陈汤对于湿热蕴脾型老年良性胆道狭窄ERCP术后患者,较茵陈蒿汤能更好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更好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有效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溶血病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将121例确诊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常规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400mg/kg·d,2 ̄3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值、日均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值分别为(153.42±45.21)μmol/L和(56.49±24.05)μmol/L,均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23.51±11.19)h,累计光疗时间(3.01±0.89)h,均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IVIG能有效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大大缩短光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HDN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在口服金双歧,两组均治疗5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清胆红素及粪胆素水平,评判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4%,χ2=11.027,P<0.01;(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首次排胎粪时间、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2.1±0.4)h比(6.4±1.5)h,(4.9±0.8)h比(10.5±4.3)h,(4.4±1.2)h比(7.8±2.2)h,均P<0.01;(3)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胆红素与粪胆素分别为(46.4±15.5)μmol/L比(93.6±23.3)μmol/L,(166.1±41.6)mg/100g比(113.3±31.8)mg/100g,均P<0.01。结论: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加快症状消除,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胆红素最终变为粪胆素,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秀刚  刘国明 《中外医疗》2013,32(17):123-123,125
目的探讨茵陈五味汤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发生母乳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171μmol/L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茵陈五味汤,对照组:酶诱导剂等。结果两组患儿血胆红素降至85μmol/L以下所需天数为:治疗组(4.6±2.7)d,对照组(6.0±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陈五味汤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经济实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婴儿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俊  田鸾英  黄璐  常利利  宋艳 《海南医学》2012,23(13):13-14
目的探讨G6PD缺陷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程的影响。方法确诊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7例,分为两组:G6PD缺陷症组37例,G6PD正常组40例。全部病例均给予双面蓝光光疗,对比两组新生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血红蛋白和治疗后TSB、血红蛋白、总光疗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G6PD缺陷症组和G6PD正常组新生儿治疗前TSB分别为(278.43±15.26)μmol/L和(276.68±12.15)μmol/L(P>0.05),血红蛋白分别为(165.58±10.90)g/L和(160.95±9.76)g/L(P>0.05)。G6PD缺陷症组和G6PD正常组新生儿治疗后TSB分别为(168.70±9.79)μmol/L和(162.68±12.09)μmol/L(P<0.05),血红蛋白分别为(150.59±7.82)g/L和(153.63±7.80)g/L(P>0.05)。G6PD缺陷症组和G6PD正常组新生儿总光疗时间分别为(65.51±16.87)h和(45.00±12.67)h(P<0.01),住院天数分别为(7.22±1.60)d和(5.58±1.45)d(P<0.01)。结论 G6PD缺陷症新生儿虽无明显溶血发生,但G6PD缺乏也会延缓高胆红素血症的消退,增加光疗时间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儿仅给予蓝光照射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患儿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治疗7 d后经皮黄疸仪测定胆红素(TBIL)水平,对照组为(154.37±15.53)μmol/L,治疗组为(112.81±13.4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对于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洪余清 《中外医疗》2010,29(14):19-20
目的探讨蓝光加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1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8例,对照组98例,2组在性别、日龄、体重、黄疸病因及程度方面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连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观察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间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24h后胆红素值(258.6±35.6)μmol/L,48h为(212.5±35.6)μmol/L,72h为(192.8±34.1)μmol/L,黄疸消退情况:平均每2.9天降至标准以下。与对照组相比较,24、48、72h胆红素值及退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2.73,3.73,2.71,5.94;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加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及早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胆红素对脑损伤。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妈咪爱和思密达口服。结果出院时治疗组胆红素含量为(60.17±36.95)μmol/L,明显低天对照组(90.19±52.92)μmol/L(P<0.05);治愈天数治疗组(5.19±1.5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6.53±1.87)天(P<0.01)。结论妈咪爱和思密达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均给予蓝光光疗、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口服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0.5 g温水冲服,3次/d,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0.5 g,温水冲服,3次/d,茵栀黄口服液5 mL,口服,3次/d。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光疗总时间、光疗总费用、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前2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为(118.78±23.43)μmol/L,间接胆红素为(106.89±22.39)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35.41±28.66)μmol/L、(123.31±27.77)μmol/L,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25),对照组为24.00%(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光疗总时间、光疗总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茵栀黄口服液,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光疗费用,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8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采用输液、白蛋白静点,重者给予蓝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0.5 g/次,用温开水或奶调服,3次/d,连续服用7 d。分别于给药1 d、3 d、7 d后测定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变化,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1 d、3 d、7 d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分别为(226.5±15.7)μmol/L,(110.2±11.9)μmol/L,(29.8±4.4)μmol/L,其中3 d和7 d的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邵红娟 《海南医学》2007,18(1):89-89,97
目的 观察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90例母乳性黄疸随机分为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40),治疗组接受金双歧加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蓝光加鲁米那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分别为(41.15±12.33)μmol/L与(44.43±13.68)μmol/L,两组患儿治愈时间分别为(4.7±1.5)天与(4.3±1.2)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治疗方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我院使用蓝光照射疗法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起效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起效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13.6μmol/L、146.3±16.2μmol/L、1.3±0.5d和96%,对照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起效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19.8μmol/L、103.8±11.3μmol/L、2.5±0.8d和76%。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和治疗起效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其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好、起效快,可有效地降低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南阳南石医院9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比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3.75%(45/48)]高于对照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14.28±8.15)μmol/L]低于对照组[(139.53±9.0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7.25±2.13)d]短于对照组[(12.68±4.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理性黄疸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褚明慧 《当代医学》2016,(4):132-132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儿均给予蓝光治疗及茵栀黄颗粒口服,观察组加用布拉酵母菌散剂口服,均治疗5 d,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3.68±0.87)d明显短于对照组(5.21±1.04)d(P<0.01),血清胆红素对照组治疗前为(273.10±50.25)μmol/L、治疗后为(134.92±34.78)μmol/L,观察组治疗前为(268.15±54.77)μmol/L、治疗后为(108.84±26.05)μmol/L,2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3.33%,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可明显缩短退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刘利利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67+203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光疗、病因治疗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3ml/(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30ml经微量泵静脉输入,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第5d血清总胆红素(192.3±23.1)μmol/L,第7d为(90.8±21.3)μmol/L。对照组分别为(223.3±22.0)μmol/L、(176.0±36.0)μmol/L。观察组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