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多系统器官损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发生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症(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了解,达到早期识别,预防、治疗DKA并发MODS/MOF。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DKA并MODS/MOF的临床资料。结果:DKA并MODS/MOF者35例,占38%。MODS者高龄及伴发其他慢性疾病多。MODS诱因以肺部感染(60%)、肾损害(40%)和休克(34.3%)多见。MODS以肾为首发且最常见(51.4%),其余为呼吸、脑及心。器官功能失常或衰竭以脑(74.2%)、心脏(71.4%)、肾(62.8%)及呼吸系统(42.9%)多见。死亡30例均为MODS/MOF者。结论:MODS/MOF是DKA的重要死因,MODS/MOF的病死率与MODS/MOF器官数目及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2.
1991~2001年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感染性休克病死率和病死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1~2001年的1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计算逐年病死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结果1991~2001年问,1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总病死率69.2%(99/143),11年间病死率无显著变化(P=0.238)。感染性休克患者合并循环外器官功能衰竭数目增多,病死率增加。单纯循环衰竭者病死率46.7%(8/15),合并1个循环外器官衰竭者病死率48.3%(14/29),2个循环外器官衰竭者70.6%(24/34),当感染性休克患者合并3个以上循环外器官衰竭者,病死率高达85.7%(24/28)以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感染性休克的病死危险因素是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数目。结论11年间,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无明显下降,防止器官功能损害是降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陈雪妹  陆雪萍  黄春柳 《现代护理》2007,13(20):1885-1886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结核合并多器官衰竭(MOF)的护理。方法对我院107例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以肺部感染为主要诱因,导致机体相继出现肺、肾、心、肝、脑、胃等脏器功能衰竭。结论MOF死亡率高,占65.42%,5个以上器官衰竭11例,死亡率100%,4个器官衰竭26例,死亡率96.2%,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和各重要器官的护理,才能减少多发性器官衰竭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结核合并多器官衰竭(MOF)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107例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以肺部感染为主要诱因,导致机体相继出现肺、肾、心、肝、脑、胃等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MOF死亡率高,占65.42%,5个以上器官衰竭11例,死亡率100%,4个器官衰竭26例,死亡率96.2%,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和各重要器官的护理,才能减少多发性器官衰竭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危重病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患病率及患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1至1996年1056例危重病患者,利用队列研究方法对MOF的患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56例危重病患者中,339例发生MOF,患病率32.1%。1991-1996年6年期间MOF患病率无明显变化,以APACHEⅡ评分(>20分)对患病率进行调整,调整率6年间均无显著变化。对1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免疫功能低下、慢性器官功能衰竭、转入时的高APACHEⅡ评分、创伤或全身性感染等MOF病因、感染部位、大量输血、非手术、低温、SIRS程度等因素与MOF患病的关系显著(P<0.05)。从器官功能衰竭的分布来看,MOF患者以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发生率最高,分别为81.7%(277/339)和81.4%(276/339)。非MOF组717例患者中,201例发生单一器官功能衰竭,其中以呼吸衰竭发生率最高(30.4%),其次为胃肠功能衰竭24.9%(50/201)。结论:90年代以来MOF患病率依然很高,充分认识MOF患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高APACHEⅡ评分、SIRS和低温等重要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手段,有可能早期预防MOF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总结慢性肺心病并发MOF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44例MOF病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①衰竭器官数与病死率关系是呈正相关(并发一个器官衰竭的是29.2%,两个器官的83.9%,三个器官以上是100%)。②衰竭器官不同病死率相差很大(中枢神经是56.7%,血液是85.7%)。结论:MOF是慢性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恰当治疗呼衰、心衰是防止MOF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危险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目的:调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北京协和医院ICU1991年~1996年的214例ARDS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RDS总病死率为51.40%。以年龄(>60岁)、性别(男)、APACHEⅡ评分(>20分)对病死率进行调整,调整后6年间病死率均无显著变化。多因素分析显示ARDS病死危险因素有:①肺外器官功能衰竭;②免疫功能低下;③慢性疾病史;④感染性休克;⑤APACHEⅡ评分。未发生肺外器官功能衰竭者全部存活,而发生肺外器官功能衰竭者,病死率57.29%,衰竭器官数目越多,病死率越高。机械通气支持技术的进步使ARDS患者死于顽固性低氧血症仅12.73%;直接死于感染性休克者占48.18%。结论:该院90年代以来ARDS病死率并未下降;防止全身性感染或创伤发展为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是降低ARDS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多系统器官衰竭(Mu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是指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时或相继发生多个器官功能的衰竭。包括脑、心、肺、肝、肾、消化道以及代谢免疫等功能的衰竭。其最常见的原因是严重创伤和严重感染等。病死率很高,且衰竭的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据报道: 2个器官衰竭者,病死率为41~67%,3个器官衰竭者为59~85%,4个器官衰竭者为100%。本组5例,死亡4例,占80%。治愈1例,占20%。诊断标准:①心功能衰竭;血压下降,中心静脉压大于20厘米水柱,心输出量下降,心率不齐,心源性休克、房颤等。②脑功能衰竭:非药物等所引起意识障碍,中枢性呼吸衰竭等。③肺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的系列综合表现等。④肝功能衰竭:黄  相似文献   

9.
苏衍岐  苏尚廉 《临床荟萃》1996,11(23):1081-1082
将我院近年来救治的42例慢阻肺呼衰并发多器官受损或衰竭的病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收治慢阻肺118例,其中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者42例占35.6%。男27例,女15例。年龄≤45岁3例,46~55岁7例,56~65岁14例,≥66岁18例。诱发因素多为肺部感染。死于多器官衰竭21例,死于休克1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20例老年人脑梗死合并多器官衰竭(MOFE)患者临床特点:(1)发病前平均患有3.1种慢性疾病;(2)60%患有2次以上脑梗塞,在诱发MOFE的因素中,主要是肺部感染、脑梗死复发、皮肤感染,(3)首发及多发衰竭器官以心血管、胃、肾脏多见。认为治疗以预防为主,应注意;(1)预防感染;(2)预防脑血管病复发;(3)防止应激性溃疡;(4)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刘春会  王士雯 《现代护理》2005,11(10):756-757
目的 通过对160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患者发病诱因及首发衰竭器官的分析,为临床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 MOFE的发病诱因以感染最为多见,其中肺部感染最多,占73.1%。首发衰竭的器官以肺居于首位。结论 大多数情况下,肺可能是MOFE的启动器官;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可能能降低MOFE的发生率。因此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是肺部感染,各脏器均可发生功能衰竭,死亡34例,病死率为39.5%,病死率随衰竭脏器数的增多而增加。结论:积极防治肺心病患者的肺部感染,可减少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200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及其中70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过程和可能的发病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早期循环休克、营养不良、肺部感染、败血症及长期胆道梗阻等使MDF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认为早期监护高危病人和综合治疗是降低MOF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探讨有关内科危重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定义、诊断、临床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MOF的基本诊断条件应具有:致病因素+全身炎症反应+器官功能受损。它可分为普通型和危重型。本组报道的156例中,普通型70例,存活59例,死亡11例;凶险型86例,存活9例,死亡77例。凶险型发生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为4.81。95%的可信区间在3.44-6.69。结果提示,MOF预后与临床分型关系更为密切。把MOF分成两型,对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3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共收治16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其中53例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2.1%.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气管切开史、住院天数≥20 d、基础疾病史、休克史和呼吸机应用史是ICU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7%,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2.7%,真菌占4.6%.[结论]ICU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与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其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0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及其中70例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病例的临床资料,旨在研究重症急性胆管炎并发MOF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早期休克、营养不良、肺部感染、败血症及长期胆道梗阻等病例的MOF发生率明显增高。作者认为早期监护高危患者和综合治疗是降低MOF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40例多器官衰竭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多器官衰竭(MOF)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更为有效的防治手段,防止和阻断其进一步发展,改善MOF的预后。方法:对40例MOF合并ARF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MOF的主要原发病因是感染(70.0%),其次是创伤(22.5%),其它占7.5%;本组患者的病死率65.0%,且随衰竭器官的数目增多而病死率升高。ARF表现为少尿型87.5%,非少尿型12.5%。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22例中存活12例,死亡10例,病死率54.5%;非HD治疗18例中存活2例,死亡16例,病死率88.9%,比较此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HD组明显高于非HD组(P<0.01)。结论:对于MOF时ARF的治疗,首先应针对各器官衰竭的治疗;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早期充分的血液净化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辅助支持疗法,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组织缺氧,禁止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对改善本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呼吸内科病房老年肺部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其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收住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49例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真菌感染的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老年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78%,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系(21.8%),呼吸道(26.9%),消化道(40.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9.8%)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其感染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96.2%)和糖皮质激素(33.2%)、营养状况不良(58.3%)出现低蛋白血症及合并糖尿病、白细胞减少和侵袭性诊疗操作等。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2.6%。氟康唑治疗有效率91.4%。研究组与同期无真菌感染的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病死率分别为6.12%和0.82%,两组治疗无效的病例(恶化和死亡病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院内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宿主免疫状态、感染播散和疾病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该研究认为老年肺部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对其预防、诊断、治疗、改进预后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除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孙甜甜  徐婷  陈璐  狄佳  王雯  吴敏 《临床荟萃》2020,35(1):47-5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合并肺部感染RA住院患者52例和未合并感染RA住院患者200例临床资料,其中严重感染21例,分析RA合并肺部感染及肺部严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RA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52例,痰培养送检阳性率为36.54%,检出25株病原菌,其中细菌10株,支原体3株,真菌12株;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0岁、病程≥10年、吸烟、慢性肺疾病、激素治疗为独立危险因素,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为保护因素。肺部严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病程≥10年、吸烟、慢性肺疾病、激素治疗、补体C4降低为独立危险因素,DMARDs治疗为保护因素。结论 RA患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真菌和细菌,当RA患者病程≥10年、吸烟、合并慢性肺疾病、激素治疗、补体C4降低时应注意肺部严重感染风险,DMARDs治疗可以降低RA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