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陈宝健  闵文 《吉林医学》2011,32(12):2400-2400
目的:探讨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 capsulati)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诊断。方法:选择艾滋病合并组织胞浆菌感染患者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对以上患者行不同部位病理组织学检查:骨髓活检,肠黏膜活检和淋巴结活检。结果:①艾滋病合并组织胞浆菌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②骨髓活检病理结果:骨髓只是较活跃,各阶段细胞均可见,部分细胞浆内外见大量组织胞浆菌。③肠黏膜病理检查结果:黏膜组织慢性炎并见较多组织胞浆菌。④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淋巴反应性增生并见组织胞浆菌感染。⑤8例患者所取组织学部位不同,但均可以查见组织细胞内外有组织胞浆菌。结论:组织胞浆菌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以病理学检查较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一例报告魏群德,黄云莉,谢学礼,李永萍,王正文,华世镁(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650032)关键词组织胞浆菌病中日分类号R379.9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国内曾有散发病例报告,但多为成人肺组织胞浆菌...  相似文献   

3.
王曼  程书亚  刘富金 《海南医学》2023,(13):1931-1933
组织胞浆菌是一种致病真菌,免疫功能正常及低下患者均可罹患该菌感染。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与其他疾病混淆。本文复习相关文献报道一例我院最近诊治的结肠及淋巴结组织胞浆菌病,以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其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万平  薛桂芹  李鹏  易虹 《海南医学》2014,25(4):607-608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温度依赖型的双相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型,在室温和泥土中呈菌丝型,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我院血液内科近El收治一例最终确诊为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组织胞浆菌感染有明显的区域性,为机会性感染,大多数健康人感染后不治而自愈。仅少数健康人因吸入量太多,或有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后发病,因其发病率不高,以往临床上对其重视不够,时有误诊而丧失治疗良机。近来,随着全球AIDS病患者人数的增加,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各国医学科学家的关注。近来的文献报道揭示,组织胞浆菌感染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国内目前有关此领域的报道则不多。1 组织胞浆菌性状与感染情况组织胞浆菌属双相性真菌,在各组织内或37℃培养基上,真菌呈酵母型,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后者具有传染性。吸入含菌的尘埃而感染[1],绝大…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患者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肺结核患者中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 方法 :196例肺结核病和53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住院患者 ,作酵母相组织胞浆菌素 ( Histoly- CYL ,美国 Berkeley Biologi-cals INC.生产 )皮试 ,前臂皮内注射组织胞浆菌素 0 .1ml,4 8h观察结果 ,红肿硬结直径≥ 5mm者为阳性。 结果 :肺结核患者组织胞浆菌素皮试阳性率为 33.67% ,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阳性率为 2 2 . 64%。病程≥ 6个月的肺结核患者阳性率 ( 4 6.81% )明显高于病程 <6个月者( 2 1.57% )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P<0 .0 1)。复治肺结核患者阳性率 ( 50 .67% )亦明显高于初治者( 2 3.14% ) ,二者比较 P<0 .0 1。 结论 :肺结核患者组织胞浆菌感染率较高。认为肺结核患者可能易合并组织胞浆菌感染 ,组织胞浆菌病可能误诊为肺结核病 ,对于疗效不佳的肺结核患者 ,需注意与组织胞浆菌病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确诊的14例组织胞浆菌病进行诊治分析。结果 组织胞浆菌病起病形式多样,症状多不典型,有的酷似肿瘤易致误诊。结论 当免疫力低下患者,尤其艾滋病患者要重点注意筛查本病,影像学酷似肿瘤、结核,用肿瘤、结核不能解释的临床患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组织胞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顺妮 《广州医药》2000,31(1):19-20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组织胞浆菌所致的深部真菌病,本病主要流行于温带国家,北美为重流行区,中国亦有零星病例报道,但尚未对本病引起足够重视,诊治上常造成失误。现就组织胞浆菌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组织胞浆菌(Hi stoplasma)包括荚膜组织胞浆菌(又称小孢子型组织胞浆菌)和杜波组织胞浆菌(又称大孢子型组织胞浆菌)引起组织胞浆菌病。该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感染,主要是肺部感染,也可最终侵犯网状内皮系统,约95%的患者无临床症状或自限性,慢性肺部感染发生后,可以播散至淋巴组织、肝、脾、肾、脑膜及心脏。我院于2002年收治一患者,骨髓培养诊断为荚膜组织胞浆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淋巴结组织胞浆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儿  任振义 《浙江医学》2008,30(2):182-183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是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此病遍及全球,主要流行于温带地区,以北美为主,在我国散在发现。组织胞浆菌主要侵犯肺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感染淋巴结少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快速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的方法.方法 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为包被抗原,以葡萄球菌A蛋白(SPA)标记的免疫胶体金为检测标记物,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HC)免疫小鼠血清中抗HC抗体以及其他真菌免疫血清中抗体.结果 DIGFA检测20份HC小鼠免疫血清,结果全为阳性,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敏感性为100%.检测8份正常小鼠血清出现1份假阳性,特异性为87.5%.检测其他真菌免疫血清结果为:念珠菌属和马尔尼菲青霉菌免疫血清结果全为阴性;8份皮炎芽生菌血清出现1份阳性,9份副球孢子菌血清出现2份阳性.结论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抗HC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快速简便.经临床标本扩大验证后将对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快速诊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组织胞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18-519,502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HP)分美洲型HP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所引起和非洲型胛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氏变种(Histoplasma var.duboisii)和马皮疽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farciminosus)引起。吸入被鸟类或蝙蝠粪便污染的泥土或尘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HP也是最常见的机会感染疾病,可见于全世界,主要流行于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区,欧洲少见,过去在我国未引起重视,近年来各地均有报告。现就真菌培养、组织病理、血清学检测,分子诊断方法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俊  韦柳  王勇  姜华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8):31-31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一种侵犯肺、单核-巨细胞系统为主的深部真菌病.本科于2005年3月6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Shen G  Chai Y  Zhang GF  Wei HQ  Yue 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1):760-762
目的探讨肺组织胞质菌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1999年11月至2005年9月经外科手术病理确诊的肺组织胞浆菌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男性2例,女性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均阴性。影像学检查:肺部肿块为首发表现,肿块边界清,钙化明显,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未受侵袭。2例术前诊断为肺结核瘤,1例诊断为转移瘤。本组病例均通过手术切除肿块病理证实。病理大体观可见干酪样坏死,镜检见多核细胞内大量组织胞浆菌。术后随访1、3和5年,均无复发。结论以肺部肿块为首发表现的肺组织胞浆菌瘤极易误诊为肺结核瘤和肺部原发或转移瘤,而术前往往难以诊断,应予手术切除活检。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是由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以侵犯单核巨噬系统为主,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发热、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等。由于已往我国发病较少,所以容易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黑热病及结核病等。近来我国发病例数逐年增加,有必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我院2004年确诊1例艾滋病合并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曾婷婷  陈小龙  曹国强 《重庆医学》2021,50(11):1896-1898,1904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组织胞浆菌病的认识,减少该病漏诊、误诊.方法 通过分析该院1例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的诊疗经过,回顾性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特点.结果 患者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先后被误诊为肺部感染、肺结核、淋巴瘤,行组织病理活检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均未识别出特殊病原体感染,抗生素及抗结核治疗无效,诊断不明确出院.患者于外院再次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予以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后好转,随访半年未复发.结论 组织胞浆菌病在临床罕见,容易误诊,必要时应多次行组织病理学活检或骨髓穿刺活检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金儿  徐志豪 《浙江医学》2009,31(9):1286-1287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温带地区,以北美为主,在我国十分少见,且一般多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3例免疫功能正常的组织胞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9例诊断为组织胞浆菌病的病例进行复习及特殊染色检查以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本室过去诊断为组织胞浆菌病的9例病例,采用常规HE切片及特殊染色方法进行研究.结果:9例送检组织均为淋巴结,镜下见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巨噬细胞弥漫性增生,细胞内见多少不等的圆形及椭圆形酵母样菌被吞噬,PAS及GMS真菌染色阳性,菌体直径2~3μm,有腊肠状菌和横隔而无芽孢繁殖迹象,可排除组织脑胞菌而符合马尔尼菲青霉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0-2012年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既往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总结分析,以求提高组织胞浆菌病确诊率。方法选择医院2000-2012年经病理活检确诊的14例组织胞浆菌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胞浆菌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腹痛等,可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或出现淋巴结肿大、体表包块。7/14的患者具有基础免疫受抑疾病,9/14出现胸部影像学改变,2/14出现三系减少。确诊前诊断考虑结核、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等疾病,最后均经病理活检确诊。治疗上选择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伏立康唑等,治疗后9/10好转。结论组织胞浆菌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特异性不高,极易误诊、漏诊,确诊需靠病原学检查,在诊断后治疗效果不佳时要积极寻找有无潜在疾病,达到确诊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刘云芳 《海南医学》2012,23(8):106-107
报道成人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治愈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发病、病理、临床及X线胸部摄片表现的诊断、血液细胞学检验确证、药物治疗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