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冠心病(CAD)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改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CAD患者59例,利用高频超声血管技术检测阿托伐他汀对CAD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EDD的疗效。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2年后,EDD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2年后,EDD无明显改善(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ED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冠心病(cAD)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颈动脉内-中膜(IMT)的改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CAD并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9例,利用高频超声血管技术检测阿托伐他汀对CAD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最厚处和最薄处IMT。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2年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最厚处和最薄处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2年后,颈动脉IMT最厚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P〉0.05),IMT最薄处显著增厚(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稳定斑块、延缓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1年6月—2006年10月,我们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共82例,术后均达到与开放手术完全相同的解剖学标准,且微创,安全。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喉肉芽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特异性喉肉芽肿瘤患者5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及预临床预后。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48例(92.3%)治愈,其中12例(23.1%)经保守疗法治愈,36例(69.2%)经手术联合保守疗法治愈。结论手术联合保守治疗对非特异性喉肉芽肿具有良好疗效,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3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2009年11月,我们采用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38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钟海红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394-139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剖宫产的产妇共100例,统计40例切口妊娠产妇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分析其超声诊断表现、临床治疗以及病例结果。结果40例切口妊娠产妇的超声诊断和临床诊断结果为:切口混合性包块15例(37.5%),切口内见妊娠囊13例(32.5%),妊娠囊壁局部突入切口内有7例(17.5%),且大部分位于宫腔下段,妊娠囊位于宫腔中央,切口区见子宫脱膜突入5例(12.5%)。结论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的精确性和灵敏性非常高,为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胆镜取石术后,胆囊复发结石的腹腔镜治疗(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7月~2007年7月间,126例曾行经皮胆镜取石治疗(PC),术后结石复发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结石复发时间为术后6个月~8年,平均38个月。126例经皮胆镜取石术后复发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切除胆囊均获成功。结论经皮胆镜取石术后复发胆囊结石可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评价双能CT(DE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颅内出血(ICH)和对比剂外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2月对在本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在术后2h内行头颅DECT扫描(80kVp和Sn150kVp)得到的混合能量图像,经后处理获得虚拟平扫图(VNC)及碘覆盖图(IOM),以术后24~48h的常规CT(44例)或MR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5例)的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常规CT显示梗死区出现高密度影或SWAN图像显示低信号影即为出血),评价DECT图像(混合图像+VNC+IOM)对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ICH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49例AIS患者中15例DECT诊断为颅内出血合并对比剂外渗,全部经随访图像证实;34例诊断为对比剂外渗,随访证实30例,余4例随访图像提示出血性转化。DECT诊断早期ICH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78.95%(15/19)、100%(45/45)和93.75%(60/64),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5/15)和91.84%(45/49)。结论:双能CT可诊断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早期ICH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颈性眩晕的康复治疗(附30例临床总结)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理疗科(武昌430070)赵力力,田立健颈椎疾患引起的眩晕近几年来十分多见,我科于1992年元月至1996年8月共收拾颈性眩晕患者30例,经给予以物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  相似文献   

10.
MEBO药纱门诊治疗烧(烫)伤71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报道用MEBO药纱敷盖门诊治疗烧(烫)伤71例,均获治愈。经随访1年,深Ⅱ度创面疤痕发生率为15%(3/20),浅Ⅲ度创面疤痕发生率为38.9%(7/18)。  相似文献   

11.
M.  Nabil  T.  Gruber  D.  Yakoub  H.  Ackermann  S.  Zangos  T.J.  Vogl.  邢艳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5):414-415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肾细胞癌(RCC)肝脏转移灶的局部治疗及生存的效果。采用前瞻洼的研究方法,评价1999--2005年22例病人经TACE治疗的效果。45%的病人仅用丝裂霉素作为化疔药物,55%的病人同时使用丝裂霉索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所有病例的栓塞材料均为碘化油和可降解淀粉微球。采用MRI评价局部治疗反应,并参照实体肿瘤治疗效果评价标准(RECIST)做出判断。用KM法计算平均和中位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下肝癌电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电化学疗法(ECT)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229例肝癌,163例经穿刺活检证实,66例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CT和/或MRI表现,实验室有关检测结果等作出诊断。临床Ⅱ期64例、Ⅲ期96例,Ⅳ期69例。全部病例行CT引导下ECT治疗,其中58例行2次治疗,8例行3次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治疗后1年随访,完全缓解(CR)47例(20.5%),部分缓解(PR)72例(31.4%),稳定(NC)40例(17.5%),进展(PD)19例(8.2%)。远期疗效;治疗后1年、2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7%,41.5%,29.3%,9.6%。治疗后即时CT扫描示肿瘤内均有低密度坏死灶及气体影,1个月后CT或MRI复查,肿瘤有不同程度坏死和缩小,1年后CT或MRI随访,47例肿瘤灶消失。112例肿瘤有广泛的坏死和缩小,19例肿瘤增大,治疗后86例AFP转阴,78例AFP值明显下降,治疗后2周-2个月,对132例原有肝功能异常,18例有腹水患者进行随访,未发现肝功能恶化及腹水加重情况,结论:ECT对肝癌具有确切疗效。且安全,并发症少,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经皮酒精消融(PEI)和射频治疗(RFT)方法联合应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方法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2002年9月至2004年10月,经介入治疗的140例原发性肝癌。治疗方式分别采用单纯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TAI)、TAI加肝动脉内栓塞化疗(TAE)、TAI+1似和经皮穿刺肝癌肿块内无水乙醇注射(PEI)。结果:TAI+TAE+PEI疗效最好,TAI+TAE次之,TAI疗效不佳。结论:TAI+TAE+PEI疗效显著,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少数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生存期〉3年)。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栓塞及经皮注射乙醇治疗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加经皮注射无水乙醇(PEI)与单纯TACE治疗有包膜,单个,大病灶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资料与方法: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n=23)在预先经导TACE治疗后,在B超引导下行PEI治疗。B组(n=22)单纯TACE治疗。结果:TACE组肿瘤治疗的部分缓解率仅为9%,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32%和0%;病灶完全坏死率为0%(0/5),相比之下,TACE+PEI组肿瘤治疗的部分缓解率增加到40%(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6%和21%(P<0.05);病灶完全坏死率为67%(4/6)。结论PEI+TACE对有包膜的单个大病灶肝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这一部分患者进行二期切除手术也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SAP)是内科疾病诊疗中的一个难点,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且近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其病因较多,而胆道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因。随着内镜设备的完善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ERCP的相关技术、EST及ENBD已成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本院自2005年4月起采用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证明射频(RF)消融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有选择的软骨母细胞瘤(selected cases of chondroblastoma)。方法本研究得到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符合HIPPA的要求。由于为回顾性研究,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7月-2007年7月2个医学中心行射频消融治疗后经活检证实为软骨母细胞瘤的病例。在CT引导下进行单极RF消融,同时获得病变影像学资料。记录术前和术后1d症状。由病历记录获取长期随访情况。结果13例男性和4例女性经RF治疗(平均年龄17-3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12例患,2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TAC),10例加用栓塞(TACE)。结果 除1例于治疗后3天死于肝昏迷外,其余11例治疗后血糖、尿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生存期超过1年7例,2年3例,3年1例。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小兵  徐强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0):792-792
笔者自2003年2月至2005年7月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股骨髁部粉碎骨折36例,经随访效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经肱动脉放置颈动脉支架主要见于个案报道,本篇文章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们医院经肱动脉放置颈动脉支架的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方法:从2003年~2008年,我们放置的299例颈动脉支架中有12例(占4%,男11例,女1例)是经肱动脉放置的,其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7.4±9.75)岁。用多普勒和DSA评估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其中多普勒显示狭窄程度为81.5%±10.66,DSA为75.9%±9.75(NASCET标准)。其中9例(占75%)因为症状性狭窄而治疗。结果:12例经肱动脉放置支架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20.
部分脾栓塞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PSE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RITP,采用Seldinger′s法,经股动脉穿刺,脾动脉置管,注射明胶海绵作部分脾栓塞治疗,以期提高患者周围血小板计数,治愈或减轻出血症状。结果:本组62例RITP经PSE治疗后,获CR39例(62.9%);PR13例(21.0%);总有效率83.9%。1年后复查,复发率29.0%。结论:PSE治疗RITP与脾切除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作为脾切除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