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泉州局1995年2月至1996年2月对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体检,经梅毒血清检查发现45例RPR、TPHA阳性者,并对其进行了调查与治疗分析。指出在临床表现不明显的情况下,血清学检验在梅毒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考核和观察梅毒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85年开展性病疫情监测以来,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尤其是进入90年代,流行速度呈明显加快趋势,监测的7种主要性病中,梅毒的增势明显,其中早期梅毒占绝大多数,传染性强;晚期梅毒、胎传梅毒虽占少数,但对人类危害极大;潜伏梅毒也有增加趋势;而且梅毒患者更易合并感染其它性病,尤其是与艾滋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资料 参考我国防疫部门的有关资料制成下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滨州市献血者中梅毒的感染情况,加强在献血者中的检测,以有效地预防输血后梅毒的发生。对1999~2003年到滨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109036名献血者进行梅毒检测。  相似文献   

4.
对无锡市1991~1998年淋病、梅毒、艾滋病的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提示:1991~1998年间,无锡市淋病、梅毒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与1991年相比,淋病上升3.01倍,梅毒1998年比1994年上升26.86倍,井报告了5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淋病、梅毒城市发病高于农村,20~39岁青壮年发病最多。上述流行特征表明,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我市近年来梅毒的发病情况 ,本文对日照市1999~ 2 0 0 1年梅毒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 ,现报告如下。1 结果1.1 梅毒的发病情况  3年来共发现梅毒病人 4 88例 ,其中一期梅毒 83例 ,二期梅毒 4 0 5例。 1999年发现梅毒 2 2 3例 ,其中一期梅毒 2 8例 ,二期梅毒 195例。 2 0 0 0年发现梅毒 14 0例 ,其中一期梅毒 2 9例 ,二期梅毒 111例。 2 0 0 1年发现梅毒 12 5例 ,其中一期梅毒 2 6例 ,二期梅毒 99例。 3年中未发现三期梅毒、胎传梅毒和隐性梅毒。1.2 各期梅毒男女发病情况  4 88例梅毒患者中 ,一期梅毒男 5 4例 ,女 2 9例 ,男女之…  相似文献   

6.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gema pallidum)感染引起的性传染性疾病,是常见的性病之一。袁州区1964~1994期间未见有病例报告,自1995年报告2例梅毒患者后,每年均有病例发生,且呈较高增长态势。为了解近几年袁州区梅毒的流行趋势,以便采取防治措施,现将1995~2000年该区梅毒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和掌握哈尔滨市饮食服务娱乐业从业人员梅毒流行动态,为该病防制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哈尔滨市1996~2000年从业人员梅毒检出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996~2000年共检出梅毒21例,男女性别比为1.33:1;年龄主要分布在21~30之间,占71.43%;职业以饮食服务行业人员居多,占总检出人数的61.91%;非婚性接触感染20例,占95.24%;间接感染1例,占4.76%。结论 根据五年的从业人员梅毒检出结果分析,1998~2000年患病率高于1996、1997年。有76.19%病例为一期梅毒,因其破坏性小,传染性强,不容易引起重视,因此当前防制工作的重点是尽快研究制定防制对策,有效的控制梅毒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口岸1985~1998年对14193名入出境人员实施史滋病、梅毒的检测.分别发现HIV抗体阳性患者2人,潜伏期梅毒5人,其中4人为外籍人员,3人系中国公民。分析他们的感染原因,及其与职业的关系,阐述了卫生捡疫机关加强对艾滋病、梅毒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胜利油田不同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梅毒、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年3~10月,整群随机抽取不同工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4158人,检测艾滋病、乙肝、梅毒感染指标。[结果]检测4185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91人,阳性率为4.56%;梅毒阳性18人,阳性率为0.4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检出。[结论]胜利油田乙肝、梅毒感染率较高,本次检测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潍坊市淋病、梅毒流行规律,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市1991~2003年上报的淋病、梅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淋病累积发病3020例,梅毒累积发病708例,年均发病率淋病为2.85/10万,梅毒为0.62/10万;25~39岁人群淋病、梅毒分别占各自发病总数的82.02%、71.61%,男女之比为2.40:1。农民、工人和流动人口发病占总数的75.62%;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较高。[结论]潍坊市淋病、梅毒发病有明显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1.
奉化市1994—2009年梅毒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组织破坏乃至死亡。为掌握奉化市梅毒的流行特征及趋势,本文对奉化市1994—2009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卫生检疫局1985~1997年对12393名入出境人员实施艾滋病、梅毒的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患者两人,潜伏期梅毒4人。其中4人为外籍人员,2人系中国公民。本文分析了患者感染的原因及其与职业的关系,阐述了卫生检疫机关加强对艾滋病、梅毒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1991~2002年梅毒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珍 《浙江预防医学》2004,16(3):26-26,76
宁波市梅毒病例数逐年上升,发病率从1991年的0.01/10万上升至2002年的34.30/10万.为了解梅毒在宁波市的流行动态,现将1991~2002年梅毒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79~199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1979~1998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告的梅毒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自1979年重庆市报告首例梅毒病例后,报病数逐年增多,尤其是1993年后,呈现大幅上升,至1998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达4.31/10万,为1993年25倍,1993~1998年梅毒发病率年均增长90.9%,由沿海开放城市向内陆城市再向农村地区蔓延,至90.9%,由沿海开放城市向内陆城市再向农村地区蔓延。至1  相似文献   

15.
三明市1992-2001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三明市制定防治梅毒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 1992 - 2 0 0 1年三明市 12县 (市、区 )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0年来三明市梅毒病例呈上升趋势 ,以永安市、尤溪和沙县病例为多。 1992 - 1997年以 期梅毒为主 ,1998- 2 0 0 1年以 期为主。 期梅毒男性高于女性 , 期女性高于男性 (P<0 .0 5 )。梅毒患者发病集中在 2 0~ 39岁年龄组。 [结论 ]应加强三明市梅毒防治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规范诊疗和社区卫生等 ,以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连市拘留所拘押人员淋病、梅毒及HIV感染情况,并提供防治依据,我们于2002年9月~11月,对大连市拘留所拘押人员进行淋病、梅毒抗体和抗-HIV血清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梅毒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2009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7 463例,死亡9例,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6.70/10万上升到2009年的18.57/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22.31%,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梅毒防治工作,控制艾滋病流行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江门地区1998~2000年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检测是血液质量检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本实验室自1998-2000年对江门地区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用RPR、ELISA进行梅毒的初、复检,并以梅毒TPHA确认试验证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艾滋病、梅毒发病率的增长,献血员感染艾滋病、梅毒也时有发生.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3%AIDS是由输血造成的[1].在我国保证血源相对安全,控制疾病传播,得到了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1995年以后,检测HIV抗体、梅毒非特异抗体、乙肝表面抗原等5项被列入血源检测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20.
宁波口岸1987~1999年艾滋病、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掌握艾滋病、梅毒在出入境人员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从19卵年~1999年对45050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艾滋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检出HIV感染者1例,并监管2例;梅毒感染者10l例。[结论] ①应将来自艾滋病高流行区的入境人员作为重点监测对象;②由于性病患者更易感染艾滋病,所以控制梅毒感染率对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