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鸣虫之于养生,在于它独有的“虫趣”。首先是听虫鸣,这生命之声使多少人感悟到人生的美妙;其次是人虫之间,乃至对自然、对生命的不尽眷恋;第三是收藏虫具,如蟋蟀罐、蝈蝈葫芦,一器在手把玩,令人遐想无限;第四是鸣虫的捕养选,花费极大的精力,却是一种健身强体的锻炼。正是这些,使得玩虫者心情开朗,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2.
华定博 《养生月刊》2003,24(5):208-208
要听鸣虫练耳根,首先要于花鸟鱼虫市场选购鸣虫若干贮于盒中。于休息之时,聆听清脆虫鸣之声。悦于耳赏于心,顿时将那胸中烦恼、室外喧嚣一扫而空。修心养性,乐在其中。久而久之,一闻虫鸣声就会产生一种练功人静后的类似感觉,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范士忠 《养生月刊》2012,33(9):846-848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南北朝诗人谢眺的诗句,是说秋日到了,该是织布、捣衣、拆洗缝制寒衣的时节了."蟋蟀鸣,懒妇惊"也是指此而言."促织"即蟋蟀,亦名蛐蛐,是一种毫不起眼的小秋虫,以其骁勇好斗、能歌善舞而受人钟爱.斗蟋蟀作为工余饭后的消遣,确有一番乐趣. 蟋蟀这东西,又谓之"百日虫"、"风流虫",极好斗.它在花鸟虫鱼四大"风雅公子"中以第三者粉墨登场,大出风头.我们通常所说的"蟋蟀叫",古人称的"促织鸣",其实并不确切.因为蟋蟀的鸣叫声是发自位于前翅基部的发音器,两翅摩擦,发音器便发出声音.蟋蟀只有雄虫鸣叫,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据观察,一般只在15~38℃的范围内鸣叫.《诗经》中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伍朝禧 《新中医》2001,33(8):62-63
3哮喘李某,男,55岁。反复咳嗽,气急,哮鸣5年余。长期服用抗生素、平喘等药,症状仍反复。诊见:咳嗽、气急、哮鸣于夜间为甚,发作时不能平卧,缓解后则如常人,痰胶按:络病的诊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久则血伤入络”。笔者认为所谓络病,是指络脉形体和功能以及其中运行的物质发生了变化;络病的产生主要在于伤及了络脉。络病的诊治,无论新病久病都有共同的规律。四虫丸及穿山甲均为虫药,其中穿山甲味咸、微寒,归肝、胃经,具有通经下瘀散结,消痈排脓之效。使用本方的基本要点为:①病变部位比较固定;②出现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7,(3):193-195
虫在中医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文献考证虫的含义,以求对传统文化中的虫有较全面的认识。主要借助中医文献资料中对虫及相关论述的记载,分析中医学虫理论中主要部分,即无形之虫与有形之虫。这些内容涉及到了中医对病因、病机、病症以及方药等多个方面,是虫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参虫颗粒的体内抑瘤作用和对比化疗药物的影响。方法体内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观察分别用S180、人肝癌H22荷瘤小鼠进行;增效减毒实验采用S180小鼠,环磷酰胺作为化疗药物毒性模型。结果2,4,8 g/kg的参虫颗粒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平均抑瘤率为18.05%,21.24%和27.28%;对H22实体瘤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17.35%,20.34%和27.26%;S180和H22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结论参虫颗粒对移植性小鼠S180和H22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虫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证” ,在古代医籍中 ,大多另立专门 ,论述颇多 ,是对由“虫”所致疾病的概括 ,其中尤以现代寄生虫病为主要论述对象。现代医者常将“虫证”局限于寄生虫病 ,而无更多的发展。其实 ,历代医家对“虫证”的认识远超出此范畴。只是由于原始、朴素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技术的限制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无法以客观的事实给予证实。从诸多医籍的记载描述中 ,笔者认为 :“虫”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它包括了中医的多种致病因素。《外台秘要》云 :“人腹中生虫 ,大率有九 ,皆能食人脏腑。一曰伏虫 ,二曰蛔虫 ,三曰白虫 ,四曰肉虫 ,五虫肺虫 ,六早…  相似文献   

8.
动物药洋虫多呈黑色或黑棕色,有杯状复眼,11节触角,鞘翅外缘和后缘下垂内折,足侧扁,腿着茸毛。喜温暖避光,主食谷物饲料,易饲养,繁殖快。洋虫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较全面且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昆虫资源,具有良好的饲用、药用和食用价值。洋虫全虫的水提液或乙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凝作用,洋虫提取物有保肝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洋虫提取物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还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洋虫提取物可对抗胃黏膜损伤,对消化道溃疡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治疗肝纤维化机理之异同。方法 :用CCl4 制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于造模第 1天、第 5周、第 9周时分别加入上述三方制成的混悬液 ,用药时间均为 4周 ,处死取材后HE及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三方在肝纤维化不同时期对胶原Ⅰ ,Ⅲ ,Ⅳ的影响。结果 :小柴胡汤预防组及治疗Ⅰ组肝脏病理变化不明显 ,胶原Ⅰ ,Ⅲ ,Ⅳ阳性程度轻 ;治疗Ⅰ组、治疗Ⅱ组以大黄虫丸、鳖甲煎丸组病变程度轻 ,胶原Ⅰ ,Ⅲ ,Ⅳ阳性程度轻 ,但ridite分析治疗Ⅰ组大黄虫丸优于鳖甲煎丸 ;治疗Ⅱ组鳖甲煎丸优于大黄虫丸。结论 :小柴胡汤治疗肝纤维化当早期用药 ;轻度肝纤维化大黄虫丸疗效最优 ,亦可用鳖甲煎丸 ;较重的肝纤维化鳖甲煎丸疗效最优 ,亦可用大黄虫丸。  相似文献   

10.
千足虫酯及醚提取物对小鼠S_(180)、U_(14)、网织细胞肉瘤Ars、小鼠黑色素瘤B_(16)和大鼠癌肉瘤W_(256)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千足虫醇提取物对小鼠白血病P_(388)和大鼠癌肉瘤W_(256)的生命延长和肿瘤的抑制也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