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主要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热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的目的。但在输液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的也很多,静脉炎就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机体在病理状态下最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而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补充碱剂可即刻减轻严重的中毒对机体的危害,改善循环、肾脏、呼吸功能,恢复机体调节作用。对中重度酸中毒,首选5%碳酸氢钠。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胆管炎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本文报道86例,并讨论了治疗原则。作者认为手术前准备的关键在于纠正血容量不足、周围循环衰竭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同时,尽可能行PTCD。休克患者应早期应用大剂量654—2以改善微循环。手术时机应掌握在四联征之间。该病主要由胆道结石引起。  相似文献   

4.
休克综述     
休克概述[微循环简介][休克分期][诊断][治疗]顽抗性休克[纠正血容量缺损及酸碱平衡失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继发性心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性呼吸功能衰竭]结语  相似文献   

5.
血气分析是检测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危重病人需严密观察和纠正氧合状态及酸碱状态.临床上肺功能衰竭、呼吸性和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肾脏及肺的代偿机能好坏等,均要应用血气分析指导诊疗.  相似文献   

6.
袁俐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7):68-68
酸碱失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它是多种疾病和病理过程的继发改变,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因此正确理解并掌握酸碱平衡发生机理及其特点,是正确判断病情并及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改善疾病预后的前提。而要很好地识别酸碱失调,就必须了解酸碱的平衡机制,从而在平衡中领会紊乱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酸碱平衡失调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时搞清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进行纠正,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过去对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检验指标仅依靠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 combining po-wer,即CO_2CP)测定,然该测定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对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只通过此项检查往往难于确定诊断,甚至误诊。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研究及电子技术和新的测量技术的不断进展,微量血液分析仪器在  相似文献   

8.
胸部物理疗法是通过改变患者体位、拍背、震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保持气道通畅,改善氧和,以提高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改善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重度AOPP的救治是一综合性治疗.早期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关键,合理使用拮抗剂、复能剂是治疗的根本.两者应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积极预防感染,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维持正常心、肺、脑、肝、肾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换血或输新鲜血浆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中毒严重,经积极支持疗法而病情日趋恶化者,可选择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重度中毒好转后,逐步减少解毒药用量,直到症状消失,严密观察病情3~7d,防止反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 急性微循环障碍所致主要脏器灌流不足,是休克的共同病理特征,解除微血管痉挛则是改善微循环的关键。因此,血管解痉剂在抗休克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血管解痉剂有三类,①α-受体阻断剂,如酚妥拉明。②β-受体兴奋剂,如多巴胺。③  相似文献   

11.
尹惠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226-226
静脉输液法是利川液体静化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用来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静脉输液还叮用以纠正水与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利尿消肿等。然而在整个输液过程中从液体的配制到输入,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发生输液反应。静脉输液反应所致的并发症主要有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渗漏、坏死、血栓,  相似文献   

12.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重要措施。呼吸机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呼吸功耗,使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平衡失调得到改善或纠正,也使患儿的重要器官功能得到保护或改善。现就新生儿呼衰治疗中呼吸机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失血性休克通常来势凶、病情急,是由于较短时间内丧失大量血液,直接造成血容量锐减,以致不能充盈血管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使机体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缺氧,产生一系列症状。治疗中应及时止血.有效补充血容量。除了恢复循环动力的平衡外,尚有降低血液浓缩及其高粘状态.改善微循环;恢复充盈的细胞外液.保证血容量的稳定;补充丢失的蛋白质,恢复血液的胶体渗透压;纠正组织的酸中毒。因此,补液输血是纠正休克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关共性的,常规的注意事项,仍需严格遵循,笔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徐振华  张敏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41-141,154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内环境以及微循环稳定,减少并发症.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文献中,有关急性肺炎的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变化的报告不多。在重症病例中,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失调十分常见,且需要纠正。然而,引起这些失调的原因迄今仍不清楚。众所周知,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密切相关。实验己证明:在酸碱平衡失调时,电解质代谢发生变化:机体由于细胞内外液电解质交换而增加血液缓冲储  相似文献   

16.
<正> 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微循环机能障碍,是生命重要器官微循环灌流量锐减而引起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因此,治疗的关键不是升血压,而是改善微循环血流。所以,在补足血容量(扩容),纠正酸中毒,适当选用调整血管舒缩功能药物的同时还应解除微循环进出路的痉挛,使血管内径恢复,血流重新畅通,从而中断休克的恶性循环,保证治疗的成功。但如何选择和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却对治疗的成  相似文献   

17.
休克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休克的研究逐步深入,特别是在补充血容量,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的应激状态等方面,早期及时的抢救,已挽救了大量的休克伤员。但是许多病员在血容量已纠正,血压已恢复,却又转入一些威胁生命的状态,即休克及血液再灌注所带来的问题。本文通过1例复合伤病员的抢救,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急腹症病人起病急,病情重,常并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发生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加之术前准备时间仓促,很难做到全面检查和充分准备。因此,术前尽可能纠正病理状态和维持生理机能,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急诊手术是急腹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我院1977年5月1日至1979年4月30日两年中15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之血气检查748例次结果分析,其中发生各类型酸碱平衡失调者为605例次,占80.88%,提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多数患者均伴发酸碱平衡失调,发生率较高。但由于机体之代偿,其中284例次,即46.94%,pH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真正酸血症(pH<7.35)为202例次,即33.39%。此外尚有碱血症者119例次,为19.67%。 605例次酸碱平衡失调中,除类型繁多外,复合性酸碱平衡失调者为数亦不少。其中以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已达最大代偿,及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急性加重为最多,二者合计为351例次占58.02。而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及单纯性代谢性碱中毒次之,二者合计155例次为25.62%。其他各类型较少。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酸碱平衡失调的另一特点为酸碱状态可迅速变化。如呼吸道梗阻突然加重,或呼吸循环骤停后,易发生严重的酸血症,而使用机械通气,通气量过大时,可由酸血症迅速变为碱血症。在处理肺心病并发酸碱平衡失调时,以改善通气及纠正缺氧为主,当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或单纯代谢性酸中毒BE、SB等代谢指标低于正常者,可适当给予碱性药物,如BE、SB在正常范围以上,虽pH低于正常,亦不宜供碱性药物,应以改善通气为主,因改善通气后,PaCO_2可较快下降,pH自可回升。本组中BE低于正常者为37例次,仅占6.1%。故可以认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之酸碱平衡患者中,必需给予碱性药物者为数不多。本文对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急性加重及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之鉴别略加论述,指出二者虽有时不易鉴别,但对处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主要的危害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平衡失调与电解质紊乱,氧气治疗(下称氧疗)对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机体的缺氧状状至关重要.为了取得预期的氧疗效果,必须把握住吸氧时机,有合理的吸氧方法,更不可忽视氧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