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芪温胆颗粒治疗脾肾气虚、湿浊内蕴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Lepitn、Cys-C、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脾肾气虚、湿浊内蕴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加服双芪温胆颗粒,疗程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检测血清CREA、BUN、Lepitn、CysC、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0.0%VS66.0%),观察组临床主要症状及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肾功能指标及血清Lepitn、Cys-C、β_2-MG治疗后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芪温胆颗粒能显著改善脾肾气虚、湿浊内蕴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降低血清Lepitn、Cys-C、β_2-MG水平,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将97例冠心病慢性心衰且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在常规西药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76.1%;且治疗组在体表心电图疗效、心脏指数、每搏指数、射血分数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泄浊灌肠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018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包醛氧淀粉进行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泄浊灌肠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UA、BUA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灌肠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体内Scr、UA、BUA水平,清除患者体内毒素,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入选的CHF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药,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学者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临床心功能级别、症状、体征、六分钟步行距离、中医证候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TNF-α值均有显著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剂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CHF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CHF患者的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5.
黄露艳 《四川中医》2020,38(6):107-109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Scr、BUN)、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Scr、BUN、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减轻炎症水平,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军温胆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加服芪军温胆汤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肌酐(CREA)、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REA、BUN、Leptin水平下降,ALB水平上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军温胆汤具有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降低血清瘦素水平,纠正营养不良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增加益气活血方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血清中IL-6、IFN-γ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FS症状积分、FAI积分及血清IL-6、IFN-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方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IL-6、IFN-γ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我院肾脏科制剂补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湿浊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补肾泄浊方。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指标,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泄浊方可以有效延缓和稳定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从血透前到血液透析稳定阶段动态演变的规律。方法:收集60例新发的准备接受血透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透前,透析后1、2、3、6个月5个点进行中医证型辨证。结果:血透前后相比,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均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为主,且比例逐渐增高(P0.05);透析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得到明显改善(P0.05)。水湿证、湿浊证、湿热证在透析后1~2个月出现明显减少(P0.05),而血瘀证则在透析后6个月出现明显减少(P0.05)。结论:透析前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变化不大,血透可以明显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同时减少兼夹实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泄浊益肾方治疗湿浊中阻型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湿浊中阻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泄浊益肾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评估两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85.00%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UN、Scr、UA、GFR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泄浊益肾方在湿浊中阻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具有较高疗效及安全性,其既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还能降低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齐特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肾泄浊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配合耳穴压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气虚血瘀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予西医规范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汤剂及耳穴压丸,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56.00%),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明尼苏达心衰量表、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配合耳穴压丸联合常规标准化西医治疗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泛型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泄浊法治疗浊毒内蕴、肾气衰惫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利水消肿、纠正电解质失衡、控制心率血压、低盐低脂饮食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泄浊汤口服。治疗周期为1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TGF-β)、Ⅳ-C、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临床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主证评分、SCr、TGF-β、HGF、Ⅳ-C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泄浊汤治疗浊毒内蕴、肾气衰惫型慢性肾衰竭可有效抑制肾纤维化形成,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抗心衰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等),疗程为4周.对比心衰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浓度以及超声心动图左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收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6.31%,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浓度、LVEDD、LVESD、LVEF%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泄浊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功能减退期,血肌酐在133μmol/L~707μmol/L,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治疗组(45例)用常规治疗加补阳泄浊法治疗,对照组(45例)只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肌酐、尿素氮、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泄浊法能缓解患者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脑梗死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泄浊方联合中药灌肠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3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CKD3期脾肾气虚、浊瘀内阻证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联合益气活血泄浊方口服和中药灌肠治疗,连续治疗3月,比较两组患者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UT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sFlt-1)、肾小球滤过率(eGFR)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经治后,观察组患者观察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为86.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0.00%(27/30),优于对照组的66.67%(20/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泄浊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CKD3期脾肾气虚、浊瘀内阻型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sFlt-1及UTP水平,改...  相似文献   

18.
杨书山  郭洋  李彤 《河南中医》2016,(7):1191-119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降压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血瘀症候积分和血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病,能较好地控制血压水平、改善中医症状、改善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肾浊清颗粒剂对慢性肾衰竭患者TNF—α、SIL-2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浊清颗粒剂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理.方法:对62例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湿浊、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肾浊清颗粒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毒清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Hb、TNF-α、SIL-2R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Scr、Ccr的改善,降低患者血清TNF-α、SIL-2R的浓度,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浊清颗粒剂能明显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且优于尿毒清对照组,可能与肾浊清降低血中TNF-α、SIL-2R浓度,从而抑制肾组织的纤维化,改善肾衰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中医综合疗法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分3部分进行.①采用益气活血法防治慢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研究--以益气活血法为代表的"通脉口服液防治慢性肾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②采用健脾补肾活血泻浊法防治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研究--以健脾补肾活血泻浊法为代表的"尿毒康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③采用益气活血化浊泻毒为治则的"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结果:中医综合疗法组总有效率93.75%;单纯辨证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尿毒清冲剂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中医综合疗法组与单纯辨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尿毒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药综合措施能明显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延迟患者进入透析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