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C)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改变,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胀、排便频率减少、大便干结硬块等[1]。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概况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腹痛"、"便秘"、"肠郁"等范畴[2]。病因有外感、饮食、情志、劳伤亏损等。肺失宣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配合穴位热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疗效。[方法]将105例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使用疏肝健脾汤配合药渣热熨神阙穴,对照组52例仅使用疏肝健脾汤,治疗30天。[结果]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以及综合疗效等观测指标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配合穴位热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腹泻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38.2%[1]。笔者采取温针足三里配合药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92例,均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中女29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春升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8例应用春升汤治疗。经过1个疗程(30d)治疗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愈35例,好转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89%。[结论]春升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李永成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案例,总结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学术思想。李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发病机制在于肝脾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饥饱不适、情志不畅、外邪所伤、操劳过度等致病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肝气不疏,从而使患者出现抑郁恼怒等情绪障碍,而脾失运化,则致其清浊不分,停滞中焦,精微随糟粕并行肠间,发为泄泻、腹痛。  相似文献   

6.
<正>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病,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交替型及不定型[1]。中国古代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但本病的某些阶段可归入便秘、腹痛、腹泻的范畴,但都和大肠的功能密切相关。《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在肠易激综合征这些类型之中,腹泻型比较常见。欧美等经济发达、文化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达8%~23%[2]。随着中医药对本  相似文献   

7.
焦敏 《中医药通报》2011,10(1):17-19
党中勤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归属到中医"腹痛"、"泄泻"、"郁证"等病证范畴,本病致病因素不外乎六淫外侵、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而其病机则是多方面的。主要病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脾失调。本病其本在肝,其制在脾,其标在肠。肝郁脾虚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16-21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及腹泻便秘交替型(IBS-M),其中以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最常见。近年来内脏高敏机制为其主要发病机制得到逐步认可,痛泻要方可以明显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临床症状,但其机制尚不明确。该文总结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患者内脏高敏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痛泻要方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内脏高敏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 blebowel syndrome,D-IBS)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性病变,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本病病程较长,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为大多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所共有,日常不良事件或情绪异常,易导致上述症状加重[1-2]。笔者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行针灸合走罐治疗32  相似文献   

10.
刘万里教授认为"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是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基本病机,提出调理脾肺法论治肠道疾病的学术观点。刘老师以抑肝扶脾,宣肺化湿为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补益脾肺,清热固肠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培土生金,渗湿止泻为主治疗慢性腹泻;以清肺运脾,利水化湿为主治疗肠道息肉。  相似文献   

11.
<正>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指的是一组由腹胀、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研究显示与胃肠道神经丛的功能紊乱有关,属于功能性肠病的范畴[1]。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属于"腹痛""泄泻"和"便秘"的范畴,与情绪改变有关。部分患者表现为大便干燥甚至便秘,称之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逍遥散有疏肝解郁之效,是临床常用的中药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以腹痛、腹胀、大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1]。临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腹泻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笔者运用中医学理论辨证治疗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尚某,男,46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对照组26例服用施连康和思密达。两组治疗4w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0%,对照组总有效率80.8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改变的功能性肠病,根据罗马Ⅲ标准,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未分型[1]。笔者跟从导师于2009年12月~2010年4月收集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属肝郁脾虚证患者47例,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获得满  相似文献   

15.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消化科常见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其中的一个亚型,其发病率较高。西药治疗主要针对症状治疗,中药治疗时间长。笔者运用八脉交会穴埋线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住院病房及门诊。均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罗马Ⅲ标准~[1]。其中男50例,女70例;年龄22~60岁;病  相似文献   

16.
高颖 《天津中医药》2013,30(5):272-273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肾健脾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五苓散合痛泻药方加减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五苓散合痛泻药方加减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苓散合痛泻药方加减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结肠灵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匹维溴胺,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结肠灵汤,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结肠灵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肠易激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部不适或疼痛,伴排便习惯异常、大便性状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以粪便性状之不同将其分作腹泻型、未定型、便秘型以及混合型4个类型,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率最高[1]。IBS-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待明确,多认为与遗传、免疫异常、饮食习惯、个人体质及精神等因素等有关[2]。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异常及内脏感受异常有关的一组胃肠功能功能紊乱综合征,发病率高。临床上分为三型即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与便秘交替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多见,属于中医"泄泻"范畴,本病其标在肠,其本在脾,按照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笔者近年来采取穴位埋线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