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在髓芯减压植骨的基础上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41例ARCO分期为Ⅰ、Ⅱ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定期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11~29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除2例进展为ARCO分期Ⅲ期外,其余患者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5.86±7.12)分提高到术后的(79.54+8.69)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坏死区有新生骨小梁通过.结论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骨坏死修复,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进行自体周围血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疗效.方法 选取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随机分两组,髓芯减压组和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移植组在髓芯减压治疗同时进行自体周围血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过12个月随访,两组均有显著疗效,两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在改善疼痛、Harris评分及股骨头坏死面积方面显著优于介入组.结论 髓芯减压并自体周围血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显著提高疗效,是治疗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ANFH)的的疗效.方法 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髓芯减压植骨组(A组)10例,12髋;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B组)10例,13髋;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组(C组)10例,10髋.观察三组X线平片、CT及M砌检查、Harris评分(HHS)、疗效.结果 三组接受治疗的Ⅰ、Ⅱ、Ⅲ期病例,3、6、12个月未出现股骨头变形及塌陷等病情恶化;术后12个月Harriss评分为93分明显高于术前57.5分(X2=5.81,P〈0.05);术前MRI检查,测量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比为42%.术后股骨头坏死区消失;B、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X2=3.81,X2=3.98,均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损伤小、简便、准确、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马伟  高韧  孙涛 《河北医药》2009,31(22):3118-311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领域中至今尚未解决的疑难病症之一,致残率非常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减少可能与ONFH(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我院于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采用髓芯减压并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5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刘胄  尹宗生  吴兴洲  袁根  宋锐 《医药论坛杂志》2011,(24):135-136,139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的股骨头坏死病例16例,共17髋,对其实施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办法治疗。术后1年随访,拍正位和蛙式位X射线片,观察病情变化,行MRI检查。使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90分为优,75~90分为良,60~74分为可,<60分评定为差。若Harris评分提高,X射线骨形态变化改善及MRI股骨头坏死区体积变小可认为联合治疗有效。结果通过回访患者,患髋Harris评分术后1年(平均83.56)较术前(平均55.42)增加显著,X射线骨形态变化改善及MRI股骨头坏死区体积变小。结论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采取微创减压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8例临床资料观察。结果本组48例进行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48例均经影像学检查,30例优,9例良,6例一般,3例差,优良39例,优良率81.25%。结论微创减压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够对髓芯减压后进行有效支撑,促进新骨生成,减少股骨头塌陷,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2例13个股骨头FicatⅠ、Ⅱ期坏死患者行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和X线平片表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9~18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51.3±1.3)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2.6±8.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对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发现,7例患者死骨区域同术前比缩小。结论使用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减轻股骨头内压,改善局部微循环,防止股骨头塌陷,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骨髓干细胞介入途径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疗效.方法 选取 Ficat 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随机分两组,介入组10例(13 髋)行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干细胞组10例(13 髋)在介入治疗同时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过12个月随访.两组均有显著疗效,两组相比,干细胞组在改善疼痛、Harris 评分及股骨头坏死面积方面显著优于介入组(P<0.05).结论 介入途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髓芯减压植骨、钽棒植入联合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分析其疗效,探索该病新的保髋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105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空白对照组,骨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组,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组以及联合治疗组,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统计所收集患者的股骨头塌陷情况,比较随访2年时各组股骨头塌陷率。结果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干细胞组治疗ONFH在Harris评分明显优于骨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B组(P0.05),以及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C组(P0.05),联合疗法2年时股骨头塌陷率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结论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干细胞是早期ONFH保髋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ESWT联合髓芯减压术与单纯ESWT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疗效。方法选2013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并随访到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符合ARCOⅠ、Ⅱ期标准)29例(32髋)。其中17例(19髋)采用ESWT联合股骨头髓芯减压术(联合组)治疗,12例(13髋)采用单纯ESWT(单纯组)治疗。统计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Harris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于3、6、12个月随访,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与单纯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6、12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 ESWT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ONFH疗效优于单纯ESWT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E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SD大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1周后随机取30只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A组为联合移植组,B组为单纯干细胞移植组,C组为对照组,通过一系列检测,对比3组的疗效。结果 A组的疗效优于B组和C组,B组的疗效优于C组(P〈0.05)。结论 VE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比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综合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动脉溶栓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动脉溶栓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一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至股骨头供养动脉,灌注脲激酶40万U,罂栗硷30mg。然后经旋股内动脉灌注MSC悬液20ml,MSC数量约为1×10^7~1×10^8个。并与同期单纯采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34例作比较。结果观察组股骨头、颈区域狭窄闭塞血管再通,股骨头血管染色区域明显增大,坏死区域逐渐缩小29例。观察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动脉溶栓后灌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髓芯减压支撑术联合介入治疗围塌陷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5例(37髋)非创伤性围塌陷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ARCO分期ⅡB 9髋、ⅡC4髋、ⅢA11髋、ⅢB 9髋、ⅢC 4髋,首先对患髋行经皮髓芯减压并坏死区空心钛钉支撑术,3 d后通过介入方法置入动脉导管向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完成后扶拐,减少患髋负重,随访1年,以Harris评分及X线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Harris评分分值显著提高(P<0.05),股骨头塌陷程度无显著加重(P>0.05)。结论经皮髓芯减压支撑术联合介入治疗创伤小,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阻止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是治疗围塌陷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4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9条患肢)于缺血肢体行自体骨髓干细胞肌内注射移植,移植治疗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肢疼痛缓解情况,并观察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和足部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移植治疗3个月后疼痛缓解8例,9例VAS评分由术前(7.89&#177;1.36)分降至(2.11&#177;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间歇性跛行距离明显延长、ABI明显升高(P〈0.05);2例足部溃疡1例痊愈,1例溃疡面积明显缩小.随访6~24个月,患者症状及ABI均无恶化,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安全性好,近、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选择自愿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26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2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扩血管、抗感染及营养末梢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移植4周后,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促进伤口愈合,降低致残率,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液肿瘤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2005年9月至2010年6月收治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2例,其中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移植造血重建后1~3个月内,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患者(自体移植)及供者(异体移植)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等)]共同培养后获得CIK细胞,分次回输给患者。随访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常规及骨髓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同时记录患者的生存期。结果8例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有2例复发,其中1例17个月后死亡,其余6例长期生存;4例异体干细胞移植患者有1例复发,5个月后死亡,其余3例长期生存;4例患者静脉滴注CIK细胞时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经对症处理均缓解,其余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IK细胞生物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状况,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9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45眼)和对照组42例(47眼)。对照组采用传统胬肉切除治疗,治疗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2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角膜上皮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且12个月内,治疗组复发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复发率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