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0.8%,其中1%~3%的患者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1]。肾脏纤维化是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病理改变,防治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目标。研究表明,Wnt/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升高。美国肾脏资料系统数据显示美国糖尿病患者20%~40%发生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且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位继发因素[1]。我国流行病调查显示糖尿病肾病防控情况不容乐观:约21.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慢性肾脏病,其中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人数到达0.24亿;糖尿病肾病已超过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2]。  相似文献   

3.
于澈  王荣 《中国血液净化》2015,(1):51-53,56
<正>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人口基数大,终末期肾衰竭老年患者比例逐年增加[1]。北京市2004年慢性肾衰竭行透析治疗的6701例患者中,超过60岁的患者占47.3%[2]。山东省血液透析登记资料显示三甲医院超过60岁的患者占37%,2013年新增加大于60岁的患者占到35.7%。由于这一人群存在着多并发症共存,相对短的寿命,低生活质量,以及与年龄相关的脏器组织学及功能代谢紊乱等特殊性,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逐年上升,全球患病率约14.3%,国内CKD患病率10.8%[1]。药物及其他包括透析或肾移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鉴于其极高的医疗成本与负担,营养干预在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中显得尤其重要。最近的研究发现[2],植物性饮食可能对CKD患者一级预防及延缓其进展存在有益影响,有助于管理和预防CKD症状和代谢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DN[1],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25%~50%[2]。DN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期)的肾脏病理改变多可逆,故患者如能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阻止其病情向不可逆的终末期肾脏病发展,甚至可逆转病变进展[3]。目前,我  相似文献   

6.
袁静  何珊  林鑫  龙艳君  查艳 《临床荟萃》2013,28(1):76-77
终末期肾病(ESRD)可由多种病因促成,全球范围内慢性肾脏病及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肾衰竭发生率逐年上升,导致ESRD患者人数持续增加[1],其患病率高、病死率高、临床危害严重、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已成为国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因此,国人ESRD病因构成、临床治疗水平的评价是临床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影响巨大的社会性问题[1]。老年人骨折中约有80%是由骨质疏松引起,最常见的是椎体压缩骨折和髋部骨折。每年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费用达数十亿元。我国还是肾脏疾病的高发地区,根据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肾功能损害流行病调查统计,我国现有CKD患者超过1. 3亿。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损伤是肾脏内科常见的症状,通过早期有效的治疗完全可以治愈[1]。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月我院肾脏内科收治的61例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肾脏内科共收治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61例,其中男39例(占63.9%),女22例(占36.1%),男女比例为1.8:1;年龄27~76岁,平均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及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病人群也不断增大[1]。肾移植是目前治疗ESRD改善患者生活治疗的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却受限于肾脏供体、患者经济条件等诸多限制。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肾脏替代治疗手段。随着PD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医保覆盖面的完善,PD患者长期生存已经得到实现,但是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肾脏疾病(CKD)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公告卫生问题之一,有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 8%[1]。据此估算患病人数高达1. 2亿,其中,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为100万~200万。目前,国内CKD患者主要通过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方式替代原有已衰竭的肾脏功能进行治疗。心力衰竭是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2]。目前,临床上90%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是因容量负荷过重引发的症状及体征而住院[3]。2019年5月27日,我院收治了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即尿毒症的患者越来越多.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简称腹透,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手段,是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估计,至2010年,我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人数超过100万人[1].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1],其中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需要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等肾脏替代治疗技术以维持生命。心血管疾病(CVD)是引起MH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2],而MHD广泛存在的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3]。本研究旨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影响着全球8%~16%的人群,是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将CKD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3个月以上,老年人是最主要的发病人群[2]。DELANAYE等[3]的研究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CKD的患病率为10%~16%,年龄每增长1岁,CKD的患病风险升高10%。CKD患者由于其血流动力学及水盐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正遗传性肾脏病是由于染色体或基因变异引起的一类疾病,以肾脏实质结构、功能异常为特征,占所有肾脏病的10%~15%,在儿童肾脏病中遗传性疾病的占比则更高。有报道显示,在所有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约10%的成年患者和几乎所有的儿童患者为遗传性肾脏病[1]。儿童遗传性肾脏病虽然发病率低,多数为罕见疾病,但疾病种类繁多,涵盖肾脏各个部位,甚至可导致多种严重的肾外器官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据统计2012年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12.8%,约1.195亿人[1]。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由于  相似文献   

16.
患者安全(patient safety)是指在医疗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预防患者不良后果或伤害,包括预防差错(error)、偏误(bias)和意外(accident)[1]。据相关统计,到2010年全球因慢性肾脏病接受透析的人群将达200万人[1]。随着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的日益增加,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凸显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 disease,ES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具有提高ESRD患者生存率、保护残余肾功能、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社会经济负担等优点[1],在全世界已有超过190 000名PD患者[2].  相似文献   

18.
李丽  王剑飚 《检验医学》2012,27(6):516-520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常见疾病,我国患病率约11.3%,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30%左右,同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保健的一个沉重负担,这些患者不但花费大,而且生活质量低下。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并发症,贫血加重肾脏损伤,导致心血管疾病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积极治疗贫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慢肾脏疾病进展。慢性肾脏病患  相似文献   

19.
高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062-5063
缺血性肾脏病(Ischemic renal disease,IRD)是指肾动脉重度狭窄阻塞(>60%),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疾病[1]。慢性缺血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美国第三次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结果显示11%的美国人患有慢性肾脏病,我国的调查提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8%~9%。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岁以上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有22%为缺血性肾脏病,是中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20.
<正>1真菌感染的相关背景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延长了许多患有严重疾病患者寿命的同时也导致患真菌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特别是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的患者真菌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1]。大量研究表明,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病死率超过50%[2-3]。尽管一些抗真菌药物控制了真菌感染的进展,但是随着真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出现以及患者对标准化抗真菌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严重影响了深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