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野生红景天的RAPD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进行野生红景天种间亲缘关系及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然后通过筛选得到的11个RAPD及11个ISSR引物对不同采集地的4种野生红景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1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96条条带,多态性百分比为90.62%;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02条条带,多态性百分比为100%。ISSR多态性的检测能力优于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法、RAPD和ISSR联用法均将17个样品聚为3大类;RAPD将样品聚为4大类。结论 2种标记均可用于红景天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与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4种红景天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种间基因流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人参及加拿大西洋参为对照,对我国14个产地的西洋参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西洋参引种30年后遗传稳定性是否发生了明显变异。应用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POPGEN32数据分析,NTSYS2.10聚类图绘制。结果显示,各产地西洋参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13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81条,多态性83.51%;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56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74 8;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o)0.419 4。聚类分析可知,人参与西洋参分类明显,特别发现无人参生产的地区的西洋参与有人参生产的地区的西洋参可明显各聚一类,认为在遗传上未达到质的变异。因此提出吉林省西洋参要注意建立良种田,以保持种质纯净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白及遗传多样性进行ISSR分析。方法以全国50批不同产地来源的白及为实验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分析。结果 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7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1.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1条,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4.9%。通过聚类分析,50份白及样品在遗传系数0.57的水平上共聚类为2大类群。结论不同产地的白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可有效应用于白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香附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10个不同种源香附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对不同种源香附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从51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扩增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1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6个,总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1.7%;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9 8,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471 3;种源间遗传相似度范围在0.396 6~0.801 6,遗传距离范围在0.298 9~0.882 3;根据ISSR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0个不同种源的香附分为2大类群。结论 ISSR可作为研究香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有效标记。香附种质资源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为丰富;遗传亲缘关系与产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地理位置不是唯一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谭晓蕾  易帆  谭芳  彭勇 《中国现代中药》2016,18(11):1443-1447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分析国内外5个不同产地玛卡的遗传多样性,探索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1份不同产地玛卡进行聚类分析。从2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进行遗传参数统计分析,用NTSYS软件UPGMA法进行亲缘关系聚类分析,构建聚类图。结果:8条引物共获得51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43.1%。11份玛卡的相似系数在:0.627 5~0.960 8。聚类结果显示,国产与秘鲁原产玛卡明显被分为两大类。在国产9个样品中,云南、西藏、青海聚为一支,新疆产玛卡单独聚成一支。结论:ISSR标记可以区别秘鲁原产与引种的玛卡样品,然而国产玛卡整体遗传变异小,遗传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6.
白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丁丁  马逾英  唐琳  陈要臻  吕强 《中草药》2009,40(10):1627-1630
目的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药白芷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对4大类商品白芷及白芷近缘野生种兴安白芷共20个居群的白芷种质进行ISSR分析,利用NTSYS2.1e软件分析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 9条引物共得到97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7条,占38%;20个居群的样品聚为两大类.结论 不同产地栽培白芷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兴安白芷与4大类商品白芷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药材性状特征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地区的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进行测量比较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针对湖南三棱建立分子鉴别方法。通过测量各产地三棱药材的质量、长度、宽度和厚度指标,分析三棱药材产地间差异。通过筛选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构建各产地三棱聚类树状图,分析不同产地三棱遗传多样性,筛选出目标引物并测序特异性片段。从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扩增出73条清晰的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0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8条,多态性比例为52.8%。聚类树状图显示样品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4~0.94,其中浙赣皖地区的三棱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较大,差异较小。湖南三棱药材性状特征相比其他产地三棱具有较明显差异,且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筛选获得湖南三棱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327 bp)的引物ISSR-857,并对扩增得到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测序,经BLASTn比对后,与该基因片段相似的序列较少,且与植物性状生长过程相关性不大。ISSR分子标记技术为湖南三棱的鉴别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参考,也佐证了"荆三棱"的产地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泽泻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23份不同产地泽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对23份泽泻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35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在23份泽泻样品中扩增出172个稳定的扩增点,其中122个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0.5%。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4196,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081。结论 23个不同产地泽泻品种间多态性较高,但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野生地黄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野生地黄群落之间的遗传差异类型,比较RAPD和ISSR分子标记在分析地黄野生种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5份地黄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平均每条RAPD引物扩增出1600条带,平均每条ISSR引物扩增出1908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958%和9432%;聚类分析表明,55份地黄分成7大类群。结论:野生地黄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理居群的相似性为063~098;ISSR标记比RAPD标记能检测到地黄种内更高的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石斛属种质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24份不同产地石斛属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对24份石斛属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 从10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24份石斛样品共扩增出847个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1个DNA片段,其多态性为100%.结论 24份不同产地石斛样品被划分为6个类群,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1.
人参种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阐明不同种源人参的遗传关系。方法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来自人参主要分布区17个种源样本。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95条带,其中80条带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4.21%,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7个人参种源聚为4类。结论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人参的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人参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人参资源保育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连翘的DNA指纹图谱构建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婷  魏珊  米丽华  李敏  张淑蓉 《中草药》2016,47(5):816-820
目的以不同产地的14批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为材料,运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构建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APD技术,从45条RAPD随机引物中进行筛选,以14批连翘进行DNA指纹图谱的分析研究。结果从45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利用这11条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共获得8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6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3.8%,是连翘药材资源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14批连翘药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在0.487 5~0.962 5,表明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聚类结果显示遗传多样性与连翘药材来源地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与其亲缘关系较近有关,符合植物种群分布的一般规律。结论以14批不同产地连翘药材资源的RAPD扩增谱带为基础,构建连翘药材资源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国三叶青种质资源64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ISSR-PCR技术进行扩增,然后利用POPGENE 32软件及NTSYS软件分析三叶青种质资源64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并根据UPGMA法,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从3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对64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扩增出了83个多态位点,多态百分数为71.43%~100.00%,平均多态百分数为94.31%,引物S17扩增得到的多态位点最多,为11个;引物P6扩增得到的多态位点最少,为5个,10条引物扩增得到的多态位点平均为8.3个;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平均检测等位基因数(N_a)为1.943 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381 08,64个样本的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2 98,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85 83。64个样本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431 8~0.988 6。根据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法进行聚类,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15 5处,64份供试材料可分为6组;另外,根据10个ISSR引物的扩增结果,筛选出引物ISSR 20、UBC857和S17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64个三叶青样本种质的鉴定。结论我国三叶青种质资源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的相对稳定性,ISSR分析可揭示我国三叶青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评价、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资源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的遗传进化关系,开发高效、实用的分子标记方法。方法在20个不同产地金线莲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开发RAPD标记,并将其换成特异SCAR标记。结果从1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8条具有显著多态性的引物,扩增得到135条多态性位点。RAPD聚类分析显示,当20个金线莲种质资源平均遗传距离为0.748时,可以聚为6类,同一区域起源金线莲基本归为一类,表明不同区域金线莲种质资源存在着显著遗传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多态性RAPD条带中挑选出5个特异位点转换为SCAR标记,并在不同金线莲种质资源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5条SCAR标记具有显著的种质资源特异性和扩增模式。结论所筛选的特异RAPD-SCAR标记为加快金线莲优良品种选育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ISSR-PCR鉴别绞股蓝属7种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翀  周天华  杨雪  郭晶  赵桂仿 《中草药》2008,39(4):588-591
目的 采用ISSR-PCR技术对绞股蓝属(Gynostemma BI.)绞股蓝G.pentaphyllum、五柱绞股蓝G.pentagynum、心籽绞股蓝G.cardiospermum、长梗绞股蓝G.longipes、喙果绞股蓝G.yixingense、疏花绞股蓝G.laxiflorum、广西绞股蓝G.guangxiense 7种药用植物进行DNA分子水平鉴定.方法 CTAB法提取绞股蓝属植物总DNA,以57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筛选出产物清晰稳定的14条引物,其中引物UBC-873与UBC-895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条带比率,均可独立区分7种绞股蓝属植物.结论 ISSR-PCR分析可有效区分鉴别常见绞股蓝属植物.  相似文献   

16.
陈大霞  张雪  李隆云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3):1912-1916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方法:以灰毡毛忍冬的5个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利用Treeconw软件分析处理数据,UPGMA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20条ISSR引物共得到186条扩增条带,其中有103条呈现多态性,占54.63%,遗传距离0.058 4~0.230 8,平均值为0.1902.58个SRAP引物组合共得到591条扩增条带,其中有347条呈现多态性,占55.46%,遗传距离在0.1071~0.261 1,平均值为0.212 2.2种标记均表明灰毡毛忍冬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仅居中等水平.2种标记系统得到了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聚类图.结论:灰毡毛忍冬主栽品种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ISSR与SRAP标记均适用于其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牻牛儿苗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23个样品进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析,利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并用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23份供试材料DNA中共扩增出18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2条,占76.8%.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458 ~0.91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均可区分开,并聚为6组.结论: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牻牛儿苗的地理位置、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牻牛儿苗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牻牛儿苗资源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