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Ⅰ度退行性滑脱腰椎椎管狭窄治疗时,应用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8年6月76例Ⅰ度退行性滑脱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单纯减压)和观察组(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且出血量少、疼痛轻、且椎间隙情况好,均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单纯减压而言,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Ⅰ度退行性滑脱腰椎椎管狭窄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椎管造影伴CT扫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重新评价椎管造影伴CT扫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2例伴腰椎退行性侧弯,18例伴腰椎退行性滑脱,3例同时伴腰椎退行性侧弯和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术前采用CT、MRI和椎管造影伴CT扫描(椎管造影后同时摄动力位片)进行综合诊断,并与术中减压探查结果相比较。结景CT、MRI和椎管造影伴CT扫描的诊断一致率分别为68%,76%和83%,综合三项影像学结果,则诊断一致率为100%。椎管造影伴CT扫描在诊断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侧弯及动力性腰椎管狭窄症时优于CT和MRI。结论椎管造影伴CT扫描检查尽管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重新评价椎管造影伴CT扫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2例伴腰椎退行性侧弯,18例伴腰椎退行性滑脱,3例同时伴腰椎退行性侧弯和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术前采用CT、MRI和椎管造影伴CT扫描(椎管造影后同时摄动力位片)进行综合诊断,并与术中减压探查结果相比较.结果CT、MRI和椎管造影伴CT扫描的诊断一致率分别为68%,76%和83%,综合三项影像学结果,则诊断一致率为100%.椎管造影伴CT扫描在诊断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侧弯及动力性腰椎管狭窄症时优于CT和MRI.结论椎管造影伴CT扫描检查尽管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医学争鸣》2009,(7):587-587
唐都医院骨科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椎管狭窄及腰椎退行性变等脊柱疾病,成功为1例重度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患者和1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进行手术,解除了困扰患者多年的腰腿痛症状.  相似文献   

5.
脊椎钉棒固定系统并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鄂  刘新  李明亮 《新疆医学》2009,39(10):100-102
腰椎滑脱症常因退行性及峡部裂造成,腰椎滑脱是中老年产生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合并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目前治疗腰椎滑脱有多种手术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症和缺点。我院从2005年至2008年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提位复位,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退行性脊柱滑脱为脊柱退行性变的一种并发症和特殊表现,常发生于腰椎和颈椎。腰椎退行性滑脱是椎管狭窄的原因之一,常可引起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现将本院28例病例作临床及X线分析。  相似文献   

7.
腰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疼痛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多为腰椎骨化不全,潜在的软骨缺损,形成先天性峡部不连。再加上某种程度的外伤或劳损,引起峡部疲劳骨折,造成骨不连所致之前滑脱。当椎体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可致椎管进一步狭窄,促进退行性变,峡部纤维性软骨增生,压迫马尾或侧隐窝内神经根,引起椎管狭窄症。本病非手术治疗无效。近年来,作者进行手术治疗,就五年来椎管减压“H”形植骨融合术后随访13例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影像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滑脱的X线平片、CT扫描以及MRI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2005~2009年8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病例患者的X线、CT、MRI图片资料.结果:3种方法均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作出定性诊断.X线对诊断滑脱的程度价值较大,CT能直观地反映出滑脱后椎管的形态,还可显示硬膜囊在椎体后弓之间受压及侧隐窝狭窄、关节突增生、硬化、椎间关节积气及黄韧带肥厚、间盘突出,MRI能准确显示腰椎滑脱症的发生部位和滑脱程度;能显示椎弓峡部裂,能有效显示滑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异常,还能显示滑椎的椎间盘变性、膨出、脱出及椎管的形态变化.结论:影像诊断,CT可以作为必要检查方法,MRI可以作为诊断补充检查手段,而普通X线平片则可以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腰椎退行性改变常伴有继发性节段性不稳和滑脱,可能导致腰椎局限性椎管狭窄和(或)相应节段水平的神经根压迫。本文报告18例退变滑脱和神经根压迫症,均经手术治疗。根据腰部和下肢症状及X线征象  相似文献   

10.
下腰痛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椎不稳症、腰椎椎体滑脱症、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腰椎骨性关节病、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腰肌劳损、腰椎骶化、骶椎隐裂等。是康复医学科、骨科的常见、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1.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腰椎异常负荷承载方式的有效方法[1],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椎间盘退变、退行性腰椎不稳、椎体滑脱、椎管狭窄广泛减压以及腰间隙感染等疾病[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及是否伴有椎管狭窄,对不同类型24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分别采用A: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B: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及横突间植骨术;C:后路椎间盘摘除,全椎板切除术;D:后路椎间盘摘除,全椎板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结果:经过6个月至7年,平均3年零2个月随访,优良率91.67%。结论:应根据患者年龄及是否伴有椎管狭窄来决定手术方式。明显骨质疏松者应采用石膏背心外固定,避免应用椎弓根钉系统。腰围是稳定脊柱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崩裂性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MRI表现,探讨MRI在崩裂性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崩裂滑脱组65例及退行性滑脱组65例)的MRI检查资料,并对崩裂滑脱与退行性滑脱的MR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5例崩裂滑脱患者71个椎体双侧椎弓峡部均出现骨性缺损,48个出现在L5椎弓峡部,椎管前后径10.8 mm,65例椎小关节正常;65例退行性滑脱组有72个椎体出现滑脱,51例出现在L4椎体,所有椎小关节均有不同程度退变或半脱位,椎管前后径6.99 mm。结论崩裂性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特征性MRI表现,MRI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钉棒系统固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对87例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患者应用椎管扩大成形、钉棒系统固定、Cage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定期随访并行X线片检查。结果 68例获得随访,随访12~32个月,63例滑脱椎体完全复位,2例Ⅱ度滑脱和3例Ⅲ度滑脱复位达90.00%,解剖复位率为92.64%,钉棒系统及Cage位置满意,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平均26.4分,平均改善率为76.92%,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5.58%。结论椎管扩大成形、钉棒系统固定、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消除了椎管狭窄、保持脊柱骨性三柱结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腰椎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管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性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并出现临床症状,为中老年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椎板切除术是过去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主要术式,其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是术后易出现椎管内疤痕粘连、腰椎不稳及滑脱等并发症。为寻求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新的治疗方法,我院对31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了扩大的半椎板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颈椎病、腰椎退行性变的病例日益增多且呈年轻化发展态势。椎小关节退行性变属于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一种类型,腰椎退行性变又占脊柱退行性变的首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症状有: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甚至功能障碍。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椎管狭窄、椎骨骨质增生或疏松、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游离及黄韧带肥厚、椎小关节病变、椎体滑脱。椎管狭窄的程度与临床症状成正比。本研究分析116例椎小关节退行性变患者X线、CT和MRI影像结果,分析3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17.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以下简称DS)以腰痛、下肢神经根痛、间歇性跛行等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并且与腰椎椎间盘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失稳症等密切相关。临床中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方式多种多样且疗效较好,现就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从而了解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门诊病例采用中药药物离子透入、电针及穴位注射、中药辨证内服综合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显效26例,占41.2%。有效29例,占47.1%。无效8例(有3例仅治疗1个疗程)占12.7%,总有效率为88.3%。结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平片和CT对真假性腰椎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12例有完整影像及临床资料的腰椎滑脱症的影像表现特征.结果:212例腰椎滑脱中,真性滑脱79例,假性滑脱133例.X线片检出峡部裂56例,CT检出79例;真假性滑脱均可出现假性椎间盘膨出、双椎体后缘、椎管狭窄,而真性滑脱还有椎弓裂隙征、锥管冗长征.平片能直观的显示真假性滑脱的椎体滑移情况,CT对椎管前后径、椎间孔、侧隐窝狭窄的显示明显优于平片.结论:CT对腰椎滑脱症的分型、椎管狭窄情况的判断优于平片.  相似文献   

20.
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正确认识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有完整影像及临床资料的腰椎滑脱症172例,探讨腰椎滑脱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72倒腰椎滑脱中,椎弓崩裂性滑脱41例,退变性滑脱131例.椎弓崩裂性滑脱CT表现:椎弓裂隙征;椎管冗长征;假性椎间盘膨出;双椎体后缘;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狭窄.腰椎退变性滑脱CT表现:椎弓完整,小关节面滑移不对照,下关节突前移,单层面双椎体后缘,椎管诸径狭窄,可出现椎体阶梯性滑脱.结论 CT对腰椎滑脱症的分型,诊断价值明确,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