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制订并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确定影响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同时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及经济条件、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关系(χ2=4.45~10.79,P均<0.05);健康教育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1.76,P<0.05)。健康干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各种因素可导致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绪,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有较强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研究其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对患者情绪状态的干预效应。方法:选择对象为2003-01/2003-12在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地区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癌症并经子宫广泛切除术后的患者80例,进行集体授课和单独面谈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程度变化的结果进行对比。①分析影响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程度评分。③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评估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8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及经济条件、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关系(r=4.45~10.79,P均&;lt;0.05)。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8,11,38,23和49,15,15,1例(r=91.76,P(O.05)。③诺丁汉健康量表评定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结果表明患者的精力(7.7&;#177;1.6,6.0&;#177;2.1)、疼痛(2.6&;#177;0.5,2.1&;#177;0.3)、情感(3.9&;#177;0.6,3.2&;#177;0.7)、睡眠(9.7&;#177;22.8.0&;#177;2.6)、社会活动(1.8&;#177;0.4,1.2&;#177;0.3)、身体活动(2.4&;#177;0,5,1.6&;#177;0.5)等相关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t=1.99~10,12.P&;lt;0.05~0.0)、结论: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及经济条件、疾病的严重程度各因素可导致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绪。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分不同程度上降低,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价指标得分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有较强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研究其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对患者情绪状态的干预效应。方法:选择对象为2003-01/2003-12在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地区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癌症并经子宫广泛切除术后的患者80例,进行集体授课和单独面谈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程度变化的结果进行对比。①分析影响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程度评分。③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评估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8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及经济条件、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关系(χ2=4.45~10.79,P均<0.05)。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8,11,38,23和49,15,15,1例(χ2=91.76,P<0.05)。③诺丁汉健康量表评定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结果表明患者的精力(7.7±1.6,6.0±2.1)、疼痛(2.6±0.5,2.1±0.3)、情感(3.9±0.6,3.2±0.7)、睡眠(9.7±2.2,8.0±2.6)、社会活动(1.8±0.4,1.2±0.3)、身体活动(2.4±0.5,1.6±0.5)等相关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t=1.99~10.12,P<0.05~0.01)。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体像障碍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体像障碍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体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观察3mo。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观察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心理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t=2.66、3.21,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测评研究组心理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t=2.61、2.54、2.92,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t=2.56、2.89、7.45,P〈0.05或0.01)。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体像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截肢患者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2例截肢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越表和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综合干预后,截肢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提高(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明显改善截肢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女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集体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个体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较高的焦虑抑郁,实施个体健康教育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恢复期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健康教育,能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健康教育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立体健康教育,观察6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6个月末研究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6例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观察8w。于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8w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高于正常值,健康教育8w末,两组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下降(P〈0.01~0.05),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0.05)。结论健康教育可增强神经症患者的自信心,消除不良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子宫颈癌患者术后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科2006年2月~2009年2月的85例子宫颈癌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量表(LSR)来评价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后出院1个月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1个月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低于术前,生活质量高于术前(p<0.05)。结论子宫颈癌术后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减轻其抑郁、焦虑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和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作一般性解释。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2d、1周、2周、3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入院时80例患者均存在焦虑或抑郁等负性情绪;治疗后治疗组发生焦虑、抑郁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025~8.350,P=0.003~0.044);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460~6.219,P均&;lt;0.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较好的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有利于围手术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子宫及卵巢切除术前患者焦虑、抑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及卵巢切除术前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实施有效性护理。方法对120例行全子宫及卵巢切除术前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情绪测定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子宫及卵巢切除手术患者焦虑发生率73.3%;抑郁发生率33.3%。各年龄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引起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为家庭生活问题及自身健康问题。结论子宫及卵巢切除术前患者大多有焦虑、抑郁情绪,年轻患者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认知重建、社会支持和多元化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与思想教育方法对军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干预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其效果予以评价。方法:随机抽取驻南防某部936名男性士兵,从2003年7月开始行为期90d的心理服务其中420人为对照组,不施加干预,516人为干预组,开展形式多样的疏导、咨询、教育、引导等方法的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两组均在开始期和90d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①干预组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因子,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5.6&;#177;19.3,139.4&;#177;21.6),(1.61&;#177;0.60,1.69&;#177;0.62),(1.51&;#177;0.51,1.58&;#177;0.54),(I.46&;#177;0.54,1.55&;#177;0.53),t=2.028~2.817,P&;lt;0.05]。②干预组军人焦虑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4.0%降为15.3%(x^2=12.41,P&;lt;0.01),并且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4.3%(x^2=11.96,P&;lt;0.01)。③干预组军人抑郁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6.8%降为20.2%(x^2=35.18,P&;lt;0.01),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36.9%(x^2=29.46.P&;lt;0.01)。结论:应用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明显缓解和降低士兵的负性情绪,提高了士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将100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患者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01),其中61.0%的亲属有焦虑症状,39.0%的亲属有抑郁症状,34.0%的亲属二者均存在。健康教育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抑郁和焦虑情绪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抑郁和焦虑情绪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91例癌症患者分别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36项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定。结果 有抑郁情绪者46例(51.5%),有焦虑情绪者22例(24.1%)。非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抑郁患者(P〈0.05),非焦虑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焦虑患者(P〈0.01)。结论 抑郁和焦虑情绪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恰当地识别和处理癌症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应该是整个护理治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名精神病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研究组给予综合性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患者住院全程。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家属予以综合性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糖尿病相关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6月糖耐量异常患者145例为试验组,健康人群14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试验组还需填写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并对其焦虑、抑郁得分与WHOQOL-BREF的各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45例患者中有51例(35.2%)存在抑郁情绪,47例(32.4%)存在焦虑情绪,焦虑合并抑郁情绪者29例(20%)。糖耐量异常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生活质量多个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且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生活质量偏低,提示了对在该人群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彭莹 《当代护士》2014,(9):184-18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安徽省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F -36健康调查量表(SF -36)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实验组 SF -36的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不适,改善患者部分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95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89例和B组106例,A组在子宫全切除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情绪和心理护理干预;B组仅给予子宫全切除术常规护理。分别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A组内外向分值高于B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神经质、焦虑、抑郁、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均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A组主观支持的分值低于B组,而对支持的利用度高于B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组神经质分值与其SAS、SDS、LES分值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B组患者具有明显的内向和神经质、焦虑、抑郁个性,并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对全子宫切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其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情绪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于入组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研究组根据测评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提供一般性指导,观察4周;于干预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两组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 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仍显著高于常模(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