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预防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5例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后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结果 5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均未发生肺部感染。除1例术后33天死于脑出血外,其他4例已存活4-15个月,移植肝功能良好。结论 尽管肝移植患者于由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因素,造成免疫力低下,感染的危险性增加,但如能采取合理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肝移植术后早期的肺部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实施2001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2001年我院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为0.62%,比2000年(0.73%),下降0.11个百分点.结论:隔离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做好空气、环境及有关器具的卫生学监测;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等措施,可降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经气体消毒剂消毒过的麻醉机进行麻醉,Ⅰ组使用一次性过滤器,Ⅱ组不使用;对麻醉机回路内、病毒/细菌过滤器做细菌培养,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做常规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Ⅱ组麻醉机污染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术后从麻醉机内和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采样未捡出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Ⅱ组。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作为医院感染监测重点;针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降低全麻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采用脊柱骨折内固术治疗的患者48例,观察本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HAMA、SDS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出现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85%;本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的HAMA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二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术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术后肺部感染的概率,而且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醉及手术期间采用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方法制定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流程;加大宣教力度;加强消毒隔离;强调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制度实施。结果麻醉手术中心在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过程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因、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比分析整形外科收治的16例利用不同方法隆乳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总结隆乳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 16例术后感染控制均佳,无残余感染,细菌培养仅有4例阳性,阳性率25.0%,检出的细菌分别为乳酸杆菌、藤黄微球菌及大肠埃希菌,随访6个月~2年感染无复发;术后6个月部分患者要求行患侧假体隆乳术,再次隆乳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隆乳术后并发感染根据部位及性质,配合医师采取及时的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可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发病率,研究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发生的因素,及控制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236例,记录发生感染情况;对比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236例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中发生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42例,感染率17.8%;感染类型包括:8例睾丸附睾炎占19.0%、6例肾脓肿合并附睾炎占14.3%、28例膀胱尿路感染占66.7%;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患者的年龄>52岁、住院时间长、合并其他疾病、尿管留置时间>7d、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前行导尿术以及未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等。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发生率高,医护工作人员应结合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控制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控制人禽流感疫情在诊疗过程中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加强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制定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定等预防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结果我院在救治人禽流感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胸外科住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统计心胸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1520例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81例,感染率5.33%;其中呼吸道感染48例,占59.25%,手术切口感染19例,占23.46%.,泌尿道感染5例,占6.18%;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是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麻醉相关因素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从麻醉机回路内、病毒/细菌过滤器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口腔和支气管内吸取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结果术前采样的15台未消毒的麻醉机中有8台细菌培养呈阳性;每例患者术中口腔、支气管分泌物及术后病毒/细菌过滤器均分离出相同细菌;使用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的病例,术后从麻醉机内和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麻醉机采样未捡出细菌;未使用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的病例,术后麻醉机内可分离出与口腔相同的细菌。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麻醉机很易受到手术患者的污染,而麻醉机的循环使用可将病原菌传播到下一个手术患者,是导致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手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内障病人围手术期相关护理措施,以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本科室2017年1-4月的252例(共266只术眼)白内障手术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可能造成术后感染的原因的制定并落实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在本组252例病例中,术后一个月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结论:加强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Glissi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的应用以及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感染预防措施,以降低肝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肝癌患者54例,采用Glissi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手术结果及术后医院感染率,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Glissi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手术时间(165.70±31.50)min,手术出血量(345±50)ml,术后发生医院感染9例,感染率为16.67%;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4例占44.44%、切口感染4例占44.44%、其他感染部位1例占11.12%;年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为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Glissi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能减少经门静脉的肝内转移、提高肝癌患者手术安全性;但是在术后需要重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将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控制SARS疫情在诊疗过程中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加强医院环境清洁消杀工作、制定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措施、发热患者就诊流程、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使用后的消毒处置规定等预防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结果 我院在接诊、转诊、设立医学观察区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感染预防措施.方法:借鉴同行预防术后感染的成功经验、加强有关监测、综合各项管理措施.结果:27例经静脉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只有2例发生局部血肿,经处理后痊愈,其它病例均无感染的发生.结论: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感染预防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02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6例外科手术患者有39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3.80%。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 6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椎间隙感染情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60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62例,感染率为1.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年龄50岁、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低蛋白血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引发椎间隙感染发生的因素众多,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乳突术后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原因,发现医务人员未遵循无菌操作引起交叉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增加了治疗困难,延长了治愈时间,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探讨采取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制定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流程;大力宣传培训;加强消毒隔离;强调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以确保措施的落实.结果 医院在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过程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宋维学 《现代保健》2009,(36):51-51
目的 提高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早期诊治及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减少肺栓塞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对4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死亡20例,其余22例中,16例应用溶栓药物6h内迅速改善右心室功能,呼吸困难缓解,48h内病情稳定;6例在72h内病情稳定。结论早期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的病死率,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何海艳 《医疗装备》2021,(7):194-195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既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住院时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不仅会对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安全造成危害。因此,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必须采取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并确保各项预防措施得以落实,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达到预期要求,并有责任地向社会人群进行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