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目的  比较老年胃癌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短期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长期生存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并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 < 65岁)的手术情况、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分析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差异。  结果  老年组术前ASA评分和合并症数目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 < 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老年组患者手术后平均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为(2.2±2.3)d,非老年组为(1.4±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 vs. 28.5%,P > 0.05)。3年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存在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44.5% vs. 70.5%,P < 0.05)。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安全可行,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长期生存,但仍需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份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短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1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Cox回归分析MS及其组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及生存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中MS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9%)较非MS组(11.5%)高(P=0.014)。单因素分析显示MS、高血压、高血糖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糖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发现,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是结直肠癌术后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均P<0.05);超重或肥胖是结直肠癌术后总生存期的保护因素(P=0.007)。  结论  MS及其相关组份对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有明显影响作用;MS及相关组份在短时间内难以控制满意,对结直肠癌预后影响较大,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single-incision plus one-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进行经脐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及增加戳卡孔数量,手术平均时间107(95~124)min,平均出血33(10~80)mL,2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考虑术后吸收热可能,术后第3天自行退热,其余患者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1~3天胃肠道功能恢复,3~5天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约9.3(7~11)天。术后病理再次证实为结直肠腺癌,淋巴结检出平均数目为13.6(11~16)枚,均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腹壁戳孔切口种植转移。  结论  经脐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美容效果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倾向值匹配法评价体质指数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533例接受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值匹配法均衡组间协变量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存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确定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  结果  倾向值匹配后,N-BMI组(18.5~25.0 kg/m2)和H-BMI组(BMI≥25 kg/m2)各146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NBMI组相比,H-BMI组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P < 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MI是伤口感染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H-BMI组和N-BMI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1%和47.8%,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212)。两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9.0%和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病理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中,H-BMI组患者5生存率显著高于N-BMI组(47.3% vs. 29.0%,P=0.032),但在病理分期Ⅲ~Ⅳ期的患者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 vs. 16.7%,P=0.393)。  结论  H-BMI不会降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因此H-BMI患者可安全地行手术治疗,但应加强术中预防和术后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SEPT 9基因甲基化(mSEPT9)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确诊并行根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214例,收集术前及随访3年中的外周血样本,应用荧光探针PCR方法检测血浆mSEPT9状态,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水平,评价血浆mSEPT9用于结直肠癌手术疗效评价价值,并评估血浆mSEPT9和血清CEA单独或两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诊断效力。  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mSEPT9检测阳性率为70.1%,血浆mSEPT9与临床分期相关(P=0.027),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血浆mSEPT9阳性率为8.4%,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64例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患者mSEPT9阳性率为78.1%,CEA阳性率为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血浆mSEPT9联合血清CEA检测能够提高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阳性率(84.4% vs. 78.1%,P=0.016)。  结论  血浆mSEPT9可作为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评价及术后随访监测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和评价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收治的74例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接受腹腔镜ISR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组43例(ISR组),接受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组31例(LAR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肿瘤根治情况和术后肛门功能。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ISR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AR组[(306.6±25.1)min vs.(239.7± 26.4)min,P=0.010];两组患者术后病理T、N分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SR组、LAR组T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0%和93.5%;两组环周切缘阳性率均为0,ISR组远切缘长度明显优于LAR组[(2.3±0.1)cm vs.(1.4±0.3)cm,P < 0.001],随访12~42个月,平均23.4个月,ISR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LAR组[0 vs. 12.9%(4/31),P=0.027],两组均无远处转移;两组术后肛管直肠测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口还纳后ISR组和LAR组分别有83.7%和87.1%患者排粪控制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ISR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肛门功能及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ERAS组40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炎症因子、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ERAS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1天两组老年患者血清中炎症指标、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3天血清中炎症指标、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 vs. 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术后营养情况,减轻炎症应激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生成通路遗传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6例,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3例。开腹组采用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7 d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留取病灶组织,采用PCR方法检测血管生成通路遗传变异信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47.34±5.67)min vs. (113.27±4.39)min],住院时间[(10.32±1.24)d vs. (17.46±1.35)d]、肠鸣音恢复时间[(2.18±0.45)d vs. (4.55±0.54)d]及术中出血量[(103.29±14.39)ml vs. (184.52±21.63)ml]均短(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血管生成通路遗传变异信号VEGF mRNA(0.75±0.12 vs. 0.76±0.13)、VEGFR2 mRNA(0.63±0.11 vs. 0.64±0.1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6.98% vs. 25.58%,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减轻结直肠癌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对患者血管生成通路遗传变异信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肝实质的治疗方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CRLM)手术切除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手术切除的CRLM患者377例,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留肝实质(parenchymalsparing hepatectomy, PSH)组305例和大范围肝切除(major hepatectomy, MH)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  结果  PSH组肝转移灶个数少于MH组, 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全组采用PSH治疗的患者占80.9%, 且随时间增长逐渐增多。PSH组手术时间比MH组短(177.5 minvs.220 min, P=0.000), 手术出血比MH组少(150 mLvs. 300 mL, P=0.000),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MH组低(47.4%vs.64.8%, P=0.008)。PSH组与MH组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时间、肝内无复发生存(hepatic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HFRS)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H组患者复发后接受局部治疗的比例明显增加(42.8%vs.25.6%, P=0.040), 复发患者中接受局部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58个月vs.24个月, P=0.000)。  结论  CRLM患者手术时采用PSH的治疗方式肝内复发率更低, 安全性更高, 复发后再次接受局部治疗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是推荐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手术(n=50)和开腹手术(n=50)。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排便时间、首次流质时间、住院费用、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排便时间、首次流质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别(P>0.05),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P<0.05)。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腹腔镜组44%(22/50),开腹组70%(35/50),腔镜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是安全的,根治性的,术后并发症较少,是老年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可靠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淋巴瘤患者治疗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在淋巴瘤治疗过程中和随访期间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1 173例淋巴瘤患者中男性742例(63.3%),女性431例(36.7%)。中位年龄为56(8~92)岁。霍奇金淋巴瘤77例(6.6%),非霍奇金淋巴瘤1 095例(93.4%),病理分类不明确1例。发生治疗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137例(11.7%),包括:心律失常54例、血栓栓塞性疾病44例、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15例、冠心病9例、周围血管病和脑卒中7例、高血压2例、肺动脉高压1例、心包疾病及其他5例。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9.1% vs.11.9%,P=0.463)。104例(8.9%)患者因为心血管并发症导致原定抗肿瘤治疗方案的调整。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与未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5.0个月vs.20.0个月,P=0.135)。  结论  心血管并发症是淋巴瘤治疗相关的常见并发症,其中以心律失常和血栓栓塞性疾病为主。淋巴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后预防性使用奥曲肽是否可以减低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6例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预防性使用奥曲肽分为奥曲肽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胰瘘(生化瘘、B、C级)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营养等数据。  结果  奥曲肽组生化瘘10例,B级瘘为6例,未发生C级瘘,对照组生化瘘9例,B级瘘有5例,C级瘘1例,两组胰瘘发生率分别为生化瘘:(21.3% vs. 18.4%)、B级瘘:(12.8% vs. 10.2%)、C级瘘(0 vs. 2.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奥曲肽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3.9±1.4)d vs.(4.5±1.0)d],两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13);术后第7天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营养指标比较,奥曲肽组好于对照组,[(65.71±4.03)g/L vs.(63.53±5.53)g/L;(41.42±3.41)g/L vs.(39.75±3.92)g/L;(0.16±0.05)g/L vs.(0.14±0.04)g/L],两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30、0.029、0.033);奥曲肽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12.7±3.9)d vs.(14.7± 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  结论  预防性使用奥曲肽不能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但奥曲肽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缩短,可加速术后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在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接受常规轴位扫描或MPR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T2或T3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按引导方式分为常规组31例,MPR组35例。比较相同布针数量时两组穿刺次数、穿刺误差、操作总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肿瘤残留率、局部控制率差异。  结果  相同布针数量时,两组术中平均穿刺次数、穿刺误差比较,MPR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 0.05);平均操作时间比较,MPR组与常规扫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MPR组均显著低于常规扫描组,其中穿刺合并出血为1.52% vs. 13.64%、穿刺继发气胸为3.03% vs. 19.70%,(P <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至术后12个月时,MPR组的肿瘤局部残留率、总有效率等治疗获益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分别为1.52%vs. 10.61%和51.52%vs. 36.36%,(P < 0.05)。  结论  MPR技术引导经皮穿刺肺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穿刺误差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获益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形势下,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手术方式改进及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实施DRGs的42例改进后的腹腔镜结直肠癌NOSES术,并与同期进行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238例患者在费用、治疗结果、并发症等方面相比较。结果:NOSES改进组42例患者DRGs控费成功率为95.2%(40/42),与常规腹腔镜组在DRGs费用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NOSES改进手术可以达到DRGs费用标准,手术安全可靠,应用双7号丝线代替部分直线切割闭合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术式的可行性,以及对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行TME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保留左结肠血管52例(低位结扎组,观察组),不保留左结肠血管51例(高位结扎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量等。   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病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88.2±9.0)min vs.(185.6±13.3)min,(53.9±4.1)mL vs.(54.4±4.1)mL,(18.5±1.8)枚vs.(19.4±2.1)枚],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21.2±2.0)h vs.(25.2±3.2)h,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吻合口瘘以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2周膀胱残余尿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34.8±8.4)mL vs.(45.5±15.6)mL,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低位结扎术,不会减少吻合口瘘以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不影响吻合口的血供,不会延长手术时间,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而且清扫的淋巴结数量(包括253组淋巴结数量)不少于高位结扎组,可以减少由于盆腔自主神经功能损伤导致的膀胱残余尿量增加的情况,并且可以加快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中期(Ⅱ、Ⅲ期)食管癌切除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根治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胸、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行二野淋巴结清扫的Ⅱ、Ⅲ期食管癌410例资料(开放组193例、全腔镜组217例)。2组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肿瘤侵犯深度、肿瘤位置等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  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206±138)mL vs.(240±111)mL,t=2.726,P=0.007],清扫淋巴结多[(26.6±8.6)枚vs.(21.7±9.2)枚,t=-5.626,P < 0.001],胸腔手术时间短[(157±36)min vs.(166±31)min,t=-2.696,P= 0.007],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25.8%(56/217)vs. 35.2%(68/193),χ2=4.303,P=0.038]。全腔镜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 < 0.05),而吻合口狭窄、声音嘶哑发生率高于开放组(P < 0.05)。  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值得在Ⅱ、Ⅲ期食管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88例患者,其中46例患者施行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otal endoscopy Mckeown esophagectomy,TEME),42例施行胸腔镜联合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horac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tomy Mckeown esophagectomy,TLME)。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术前ASA分级、术前TNM分期及术前合并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TEME组的腹部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级均较TLME组患者低(P < 0.05),住院总费用稍高于TLME组(P < 0.05)。两组患者在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术后TNM分期、腹部手术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的枚数及站数、淋巴结转移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TEME组术后总并发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ME组(P < 0.05)。TEME组的微小并发症中肺炎、心律失常、切口感染发生率较TLME组低(P < 0.05),重大并发症中肺炎的发生率低于TLME组(P < 0.05)。  结论  TEME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D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术前评估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38例在3D成像技术辅助下行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 T乳腺MRI检查,通过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medicine,DICOM)数据立体建模,构建3D成像技术重建虚拟图像。比较术前预计切除组织体积(predicted resected tissue volume,PRTV)及术中实际切除组织体积(actual resection tissue volume,ARTV)差异性及一致性,并行保乳术后组织标本切缘及乳房美学评价。  结果  3D成像技术能准确反映乳腺、肿瘤、腺体及血管等解剖结构及其三维毗邻关系。术中所见与术前3D图像吻合度为97.4%(37/38)。术前PRTV为(61.7±20.1)mL,术中ARTV为(65.1±20.7)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 < 0.01)。术后补充二次手术1例,发生率2.6%(1/38)。术后乳房外形满意度100%(38/38)。  结论  3D成像技术可清晰地显示乳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准确评估保乳术切除体积,指导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