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肠造口康复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我国普通外科、泌尿外科 ,甚至结直肠外科及腹部肿瘤外科等医生仅对肠造口手术技术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加以注意 ,而对肠造口本身的术后康复治疗及护理不太关心 ,造口手术也认为是小手术 ,而由没有经验年青医生操作 ,术后康复治疗亦被人们所忽视 ,护士教育中肠造口护理亦不占重要地位 ,甚至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自 1 988年上海成立了造口联谊会后 ,由于火花样向全国散布 ,至2 0 0 1年全国己成立了 2 6个省市的造口联谊会或协会 ,人们对造口康复治疗开始重视。特别是近年来进展很快 ,这是值得庆贺的。现简述近年来一些进展。   1 .造口…  相似文献   

2.
ET护士在肠造口专科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适应现代医院发展和肠造口病人对护理专业服务的需求,提高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使肠造口护理向专业化发展。方法:培养肠造口专业护理人才,利用专科医院优势,对肠造口病人实施术前--术后--康复全方位整体护理。结果:肠造口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护理人员内在价值得到体现,ET护士工作成效得到临床医师、病人及家属的一致认可。结论:ET护士在肠造口护理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肠造口专科护理符合护理学科趋于专业化以及向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其治疗,为降低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0年行肠造口术的359例患者中发生各种并发症1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造口术后并发症113例,占患者数31.5%,治疗后康复率88.5%。高龄患者和造口位置选择是影响造口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结论:认真寻找肠造口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重视预防和诊治,采取针对性措施才可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肠造口手术操作并不难,一般认为是小手术,不太重视。但若做到尽善尽美,无并发症,并非易事。现在谈谈肠造口康复治疗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暂时性肠造口手术是治疗严重结直肠损伤和梗阻性结直肠疾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待原有病情得到满意控制后,实施肠造口还纳是使患者告别肠造口疾病状态、完全康复的关键步骤。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肠造口还纳术决不是一个简单手术,因为该手术可并发包括吻合瘘、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感染以及切口疝等并发症。因此,减少肠造口还纳的手术中意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69例肠造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前心理辅导、术后评估、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观察和及时对症处理、指导患者掌握造口的护理、合理选择造口用品、做好出院指导。结果:69例患者均能接纳肠造口手术;68例患者出院前能掌握造口护理的方法和技巧,并能进行自我护理造口;6例患者出现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做好肠造口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重视肠造口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造口术是肛肠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 ,也是治疗某些疾病的必要措施。据估计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肠造口术治疗的病人近 2 0万人 ,接受肠造口术的达 1 0余万 [1]。由肠造口引起的排便习惯和排便方式改变以及身体外形的改变 ,对病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是一个恶性打击。有些病人因惧怕肠造口而延误或放弃治疗 ,以致丢掉了生命。许多接受了肠造口术的病人因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而自弃于社会 ,远离正常人的生活。因此 ,作好肠造口的康复治疗 ,帮助肠造口者恢复其愉快、幸福的生活和重返社会、重新恢复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重视肠造口的康复治疗是…  相似文献   

8.
结肠造口是当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患者施行肠造口术后,因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气,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他们既需要他人的关心与帮助,更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和治疗[1]。因此如何进行术前、术后造口护理,给予康复指导,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个亟待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64例低位直肠癌造口患者的专科护理,探讨造口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要点。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术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s根治切除术,术后发生粪水性皮炎2例,造口水肿2例,造口黏膜分离1例,经治疗均康复出院。提出术后重视造瘘口护理、严密观察造口并发症、正确的造口护理和器材选择、详细的出院指导,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癌全切术后尿路造口患者手术前、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和术后尿路造口自我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患者术前着重于心理护理、饮食及肠道准备,术后重点加强引流管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注意代膀胱功能的训练及尿路造口自我护理方法指导.结果:11例患者4周左右均痊愈出院,回肠造口恢复良好,尿路造口自我护理熟练.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以及恢复期专科人健康教育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对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择期行直肠癌手术治疗并永久性肠造口的66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患者是否参与造口定位分组,即参与定位组(36例)和未参与定位组(30例)。比较2组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结果:参与定位组患者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参与定位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未参与定位组,P<0.05;而且参与定位组患者肠造口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未参与定位组,P<0.05。结论: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可降低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肠造口的实施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造口是大肠肿瘤、外伤、炎性疾病等治疗中常使用的一种手术方法,实施的肠造口给患者造成了身心障碍。若造口发生并发症,更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因为手术小,长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常由年轻医师实施手术,因而易发生并发症。文献报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1%~70%,因此,外科医生应精心造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双腔造口者远端结肠肠道准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肛肠外科的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双腔造口的患者,多因为直肠癌伴急性梗阻时作为先期减压手术;或肛管直肠损伤、穿孔修补后作为保护性造口,以转流粪便,保证愈合;或直肠低位吻合时,吻合不满意。作为保护性造口。双腔造口患者一般会在数月后行造口还纳术,此时造口患者的术前肠道清洁准备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结肠造口灌洗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每年因此要施行结肠造口的患者超过10万人。然而过去我国普通外科医师仅对肠造口的手术技术及术后的并发症的防治加以注意,而对肠造口本身术后康复治疗的护理不太关心,造口的术后护理亦被人们忽视,致使患者术后悲观失望。如何解决和寻找一种妥善的排便管理方法,确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由于传统的导管灌肠法在操作上病人难以掌握和不便,效果欠佳,也曾有肠穿孔的报道,故一度不再被采用。我们对16例肠造口患者使用造口灌洗法,同时对另外16例自然排便法的患者进行跟踪,反馈信息表明前者效果显著优于后者。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乙状结肠造口坏死的原因及处理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乙状结肠造口坏死的2例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于造口坏死早期在局部麻醉下拆除造口周围缝线后外提肠管重新造口,病例2患者间断拆除皮下缝线后进行热敷、换药、引流及剪除坏死肠壁等保守治疗措施。 结果局部麻醉下重新造口患者的造口愈合良好,黏膜红润,排便通畅,术后1周出院。保守治疗患者的造口愈合后上缘轻度内陷及狭窄,术后28 d出院。 结论乙状结肠造口坏死至腹壁内时早期在局部麻醉下拆除缝线后适度外提肠管重新造口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善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方法将72例直肠癌拟行Mile′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严格培训的造口访问者在患者术前2d、术后第2天,以后每隔7d访问1次,直至出院。访问内容主要有自我形象的访问、造口自理技巧的访问、社会支持的访问。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SCL-90评分及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造口访问者的访视能改善肠造口患者的围术期心理状态,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肠造口旁疝的手术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造口旁疝是指与肠造口有关的疝,是肠造口术后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其发生率占所有造口病人的10%-25%.且肠造口旁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率在50%左右,因此肠造口旁疝是疝和腹壁外科治疗的难题。本文回顾分析我院疝和腹壁外科治疗和培训中心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入院手术治疗的7例肠造口旁疝病人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情况等,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背景:袢式回肠造口是用于肠内容的临时转流的术式,以避免吻合口漏、瘘或通过有炎症的结肠。选择临时造口时应考虑到造口关闭术的麻醉风险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这些顾虑使得不关闭回肠造口占了很大比例。为避免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局麻下关闭袢式回肠造口的可行性。方法:对局麻下行袢式回肠造口关闭术的15例患者的手术经过、术后疼痛、对镇痛剂的需要和进食情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肠造口术后辅助化疗对造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肠造口术后辅助化疗者(观察组)以及同期60例术后未行辅助化疗者(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7d及3个月造口周围皮肤状况、造口功能情况。结果:2组术后7 d结肠造口、回肠单腔造口、回肠双腔造口周围皮肤状况评分及造口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除结肠造口周围皮肤状况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外,回肠单腔造口、回肠双腔造口周围皮肤健康状况评分及结肠造口、回肠单腔造口、回肠双腔造口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肠造口术后辅助化疗对造口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如造口功能下降、造口皮肤并发症增多等。  相似文献   

20.
肠造口手术操作简单,但若处置不当,常会发生许多种并发症。由于其中绝大多数病人终身使用肠造口,这将长期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病人带来难以挽回的苦恼。为此,对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应给予足够的重视。1造口水肿病因:手术创伤与刺激;腹壁切口过小;造口肠管外翻,引起嵌顿,静脉受压,淋巴回流不畅;肠管静脉损伤;造口搬痕性狭窄。临床表现:很常见。术后1至数日,造口粘膜水肿,轻重程度不一,重者可致排便困难。多数病例于月余内自行消退,极少数需数月。治疗:50%硫酸镁湿热敷。2造口出血病因:腹壁切口或肠管小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