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脑卒中也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其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致死率、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2].本研究对我院偏瘫患者关节挛缩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并偏瘫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5.0±10.6)岁.100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脑卒中诊断标准.左侧偏瘫68例,右侧偏瘫32例.肌力0~3级,关节挛缩51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偏瘫部位、肌力、关节挛缩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情况,探讨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1.4%,统计学分析显示,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年龄、患病种数有关.年龄在60岁及以下的患者,其抑郁发生率高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的脑卒中患者,其抑郁发生率高于患病种数为一种及以上的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和总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与脑卒中后抑郁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未见社会支持与脑卒中后抑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2010年4月,我们对9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给予规范化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脑卒中患者180例,男116例,女64例;年龄30~71岁,平均(56.8±11.8)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28例,出血性脑卒中5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神志清醒(GCS评分9~12分),病情稳定;无严重认知障碍;病程<3个月;无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综合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2010年9月,我们对30例脑卒中后偏瘫伴肩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脑出血22例,脑梗死38例,均为偏瘫伴有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7~74岁.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治疗前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们将早期康复护理用于46例脑卒中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脑卒中患者9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全部经头颅CT或MRI确诊[1].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康复护理干预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40~84岁, 平均67.5岁;脑出血16例,脑梗死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46~82岁,平均65.5岁;脑出血12 例,脑梗死3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功能障碍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研究表明日间医院的康复服务与综合医院康复门诊比较,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两者间有关脑卒中患者慢性期肢体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却少有报道.目的:比较日本老年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分别在综合医院康复门诊和日间医院康复期间的肢体功能差异,分析影响功能差异的相关因素,以便改进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方案.方法:分别对医院门诊和日间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9例(年龄60~75岁)实施为期1年的调查分析,比较两组入选时和1年后的肢体功能指标的差异,包括健侧和偏瘫侧的股四头肌肌力、患侧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的关节活动度和10 m步行时间.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肢体功能指标变化的显著因素.结果与结论:医院门诊组患者肢体健侧和偏瘫侧股四头肌肌力在入选时和1年后均大于日间医院组(P<0.05),而两组的10 m步行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医院门诊组在入选时患者患侧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关节活动度均小于日间医院组(P<0.05),而1年后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选时健侧和偏瘫侧股四头肌肌力、患侧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关节活动度是其各自功能指标变化的显著影响因素,而偏瘫侧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的关节活动度越受限的患者,训练的效果越好.因此,日间医院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肌力增强或维持训练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早期体位及运动护理对预防和减少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9月-2008年8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作为观察组,采用良肢位摆放、主动及被动运动、运动意念及消除疼痛等方法护理.以2006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作为对照组,采取急性脑卒中常规护理.疗效评定采用目测比评分法(VAS)、关节活动度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肩痛、水肿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陛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体位及运动护理可以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时空及关节运动学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时空及关节运动学参数,为临床康复评估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24例自愿参加本研究;其中脑卒中组男15例,女9例,脑出血5例,脑梗死19例,年龄(57.75±5.57)岁;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56.54±6.02)岁.应用Gait Watch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步态的时空参数和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所有受试者由同一医师进行2次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组的步频、步速显著降低,患侧步长显著缩短,步态周期和患侧支撑相均延长,患侧摆动相缩短.脑卒中组患侧髋关节的最大伸展角度明显受限(P=0.001),髋关节屈伸运动的平均角速度明显降低(P<0.001),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亦明显受限(P<0.001),膝关节屈伸运动的平均角速度明显降低(P<0.001),髋关节的最大屈曲角度和足偏角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的步行能力显著下降.结论:Gait Watch步态分析系统可定量测量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特征和下肢的关节运动学参数,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脑血管疾病,我科201 1年8月至2012年8月对13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后遗症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科家庭病房进行康复治疗的首次发病的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34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且经头颅CT或MRI进行确诊.入选患者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其中男78例,女56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71.36±5.90)岁,病程大于半年且少于2年,家属能够协助进行锻炼.排除心肝肾脏器疾病、严重认知障碍和不能配合治疗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仅接受门诊随访,不给予特殊处理,干预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后遗症功能障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心内科或神经内科收治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合并急性脑卒中113例,按照年龄±5岁、同性别、NIHSS评分严重程度相同、同期入院的无心脏起搏器植入脑卒中患者进行1︰1配对入组113例。对22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特征、合并症、临床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等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对有房颤的患者进行CHA2DS2-VASc评分。对226例患者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房颤史、吸烟史、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年龄、年龄大于或等于75岁、既往心力衰竭、脑卒中发作史、BNP、新发或无症状房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2DS2-VASc评分:226例患者中有105例房颤患者(46.5%),新发或无症状房颤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房颤患者CHA2DS2-VASc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大于或等于75岁(P=0.0270,OR=3.427)、心力衰竭史(P=0.0314,OR=2.250)、BNP(P=0.0120、OR=12.262)、新发或无症状房颤(P=0.0071,OR=18.305)与急性脑卒中相关。结论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与患者心力衰竭和新发或无症状房颤有关,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急性脑卒中需密切关注患者心功能和新发或无症状房颤。  相似文献   

11.
许剑蕾  廖阳   《护理与康复》2020,19(6):52-54
目的评价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预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发生跌倒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 093例(跌倒35例,无跌倒2 058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年龄、Morse跌倒风险分级、ADL分级的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跌倒组的各年龄分组与无跌倒组之间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分级、Morse跌倒风险分级与无跌倒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发生跌倒与年龄、ADL分级、Morse跌倒评估量表风险分级无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发生跌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仅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无法准确预测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刘春英  吕媛  刘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374-537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指导对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早期均进行良肢位摆放及患肢小关节到大关节的被动运动.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配合Bobarth握手训练、避免患肢输液、患手冷热水交替浸泡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指导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脉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对 8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变性质分为脑出血组 (4 5例 )和脑梗死组 (4 0例 ) ,对照组 36例为非脑卒中高血压患者 ,比较分析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脉压异常情况。结果 ①脉压在脑卒中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之间脉压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随着年龄增长、脉压 70mmHg异常率在各组均逐渐增加 ,脉压异常率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增宽与脑卒中危险性密切相关 ,脉压是老年人心脑血管意外的一个良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2009年7月,我们采用自制加压冷敷带治疗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痛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4~62岁,平均45岁.其中骨性关节炎28例,半月板损伤22例,交叉韧带损伤1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随机分成加压冷敷带组和传统冰袋冷敷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康复期的康复指导不仅对患者的康复速度起着一定的影响,对其康复的程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尽快的康复不仅可使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其治疗康复的信心也有积极的影响,因此选择一种较佳的康复指导理念也是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应该给予相应重视的项目之一[1].本文中我们就快速康复指导理念在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的84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指导组)和观察组(快速康复指导理念组)各4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1.1±4.6)岁,病程5.0~16.5 d,平均病程(10.2±4.1)d.其中脑出血患者12例,脑梗死患者30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5例,大专7例,高中及中专18例,初中及以下1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61.3±4.4)岁,病程5.5~17.0d,平均病程(10.5±308)d.  相似文献   

16.
钟秀华  梁英霞 《新医学》2000,31(8):479-480
1 引 言 为了了解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本文对152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 临床资料2.1 一般资料 我院于1993年至1998年间共收治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病人152例(A组),男87例,女 65例,年龄50岁至82岁,中位年龄67岁。同期非糖尿病组脑卒中病人 123例(B组),男81例,女42例,年龄50岁至82岁,中位年龄68岁。糖尿病诊断按 WHO 1985年的诊断标准1 。脑卒中按第二届全国脑卒中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所有脑卒中均经CT扫描证实。A组脑梗死117例,占77%,其中脑叶15例、内囊11例、基底节43例、丘脑2例、…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为30%~50%,我科自2011年1月将吞咽评估量表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9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至8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6作为干预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吞咽功能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1995年7月~1997年6月收住我院康复中心的脑卒中失眠患者50例,年龄42~70岁,男性43例,女性7例。失眠的主要表现:入睡困难21例,占42%;清晨觉醒过早16例,占32%;睡眠时间短9例,占18%;睡眠中断4例,占8%。2原因通过询问的方法进行调查。本文中脑卒中失眠常见原因如下:肢体痛:肢体痛在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率很高,也是造成失眠的常见原因,本文18例,占36%。主要原因有:血液循环不良、运动不足引起的关节囊、韧带、肌肉和肌腱的挛缩;对麻痹肌及关节的过度牵拉、不正确的处理而造…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了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2年1~10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卧床48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年龄47 ~ 78岁,平均62.5岁;男15例,女9例.对照组24例,年龄52~ 80岁,平均年龄66岁;男13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122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2组:合并脑卒中的患者(A组,n=17)和无并发脑卒中的患者(B组,n=105).统计腹膜透析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清尿酸浓度的差异.分析年龄、腹膜透析龄、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CRP水平、血清尿酸浓度、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BNP)等指标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共发生脑卒17例,发生率为13.9%,其中男性13例(76.5%),女性4例(23.5%).60岁以上患者发生脑卒中者共11例(64.7%),60及岁以下患者发生脑卒中为6例(35.3%),A组患者平均年龄63.5±10.7岁,B组患者平均年龄52.7±14.9岁,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0.05).血清CRP水平A组(30.1±21.7mg/1)高于B组(12.1±13.3mg/1)、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A组(19.6±4.8umol/1)高于B组(14.8±6.9umo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浓度A组(340.4±71.0umol/l)低于B组(418.4±119.1umo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户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P=0.026),糖尿病(P-0.022),CRP (P=0.001),BNP(P=0.04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P=0.017)均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组腹膜透析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13.9%.高血压、糖尿病、高CRP浓度、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均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