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绍印  庞保珍  庞清洋  庞慧卿 《光明中医》2014,29(12):2663-2665
1 教你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身体其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学“不孕”、“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等范畴.由于其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和病变的轻重不同,临床症状差异很大,不孕是其临床主要表现之一.EMS临床症状以痛经、不孕、月经紊乱等为典型表现,多发生在25 ~ 45岁的育龄妇女.文献报道EMS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7%~50%,EMS不孕发生率高达30%~40%.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研究报道,因不孕或盆腔痛就诊的妇女中有80%伴发EMS,无症状生育期妇女行输卵管结扎术时,发现22%的妇女伴发EMS.有证据提示,EMS具有自限性,约58%异位病灶能自行退缩和消失,而另一部分EMS患者病变却呈进行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并发症主要以痛经、不孕为主.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缓解疼痛、促进怀孕、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通过参考近几年文献,从中药促凋亡分子作用机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发现活血化瘀等中药可能是通过抑制PI3 K/Akt/mTOR信号通路、NF-κ...  相似文献   

3.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内膜细胞本应该生长在子宫的腔内,但因为输卵管与盆腔相通,使得内膜细胞可能由输卵管进入到盆腔内发生异位生长[1]。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雌激素的依赖性、粘连性和出血性疾病[2],可能会有伴有痛经、性交痛、月经失调、肛门坠胀、不孕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笔者采用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EMS45例,疗效较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EMS)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被覆面以外的部位生长,并出现周期性出血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表明,EMS患者本身存在自身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  相似文献   

5.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is,EMS)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虽属良性病变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和复发等恶性行为,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1]。腹腔镜手术已成为EMS不孕患者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本研究采用术后给予理气化瘀消癥法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6.
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子宫腔以外而引起的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痛经及不孕。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解除这一症状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冲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采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动物模型,探讨中药制剂小柴胡汤冲剂(XCHT)对EMS异位内膜的作用.方法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XCHT对异位内膜生长和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XCHT(10g/kg、15g/kg)组对异位内膜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异位内膜体积明显减小(P<0.01),低剂量XCHT(5g/kg)组体积也有减小(P<0.05),而对照组体积无明显减小(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中、高剂量XCHT组治疗后较多腺上皮细胞出现凋亡的特征,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胞浆和核染色质凝集,密度增高,细胞间凋亡小体,间质细胞中也可见一些坏死细胞.结论XCHT对EMS大鼠异位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宿主局部环境中的免疫状态和功能,而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8.
周欣  董萌  王晓汐  朱虹丽 《中成药》2023,(5):1577-158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子宫内膜细胞经过免疫逃逸、存活、粘附、侵袭、血管生成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在异位位点发育和生长。NF-κB、MAPK、PI3K/Akt、Wnt/β-catenin、TGF-β/Smad、JAK/STAT等相关信号通路通过细胞膜将分子信号传递到细胞中,调控异位位点子宫内膜异位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从而达到相应的治疗作用,因此,靶向药物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靶向信号分子发挥抗子宫内膜异位症活性。中医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医经典名方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BATMAN-TCM、TCMID中筛选桂枝茯苓丸的成分和靶点;并通过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EMS相关靶点;取交集后得到桂枝茯苓丸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 3.6.1...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是子宫内膜的腺体、间质和血管异常生长增殖形成的宫腔内赘生物,占子宫异常出血的20% ~ 40%[1],恶变率较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是目前治疗EP的最常用的手段,但手术仅能切除已经形成的息肉,而无法改变息肉形成的内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蠲痛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血清、腹腔液、异位内膜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的影响来阐述蠲痛饮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蠲痛饮高、中、低剂量组、丹那唑组、模型组、空白组等6组,给药实验组分别给予蠲痛饮高、中、低剂量和丹那唑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蠲痛饮高、中、低剂量和丹那唑对EMS大鼠ICAM-1的影响.结果 丹那唑组和不同剂量蠲痛饮对大鼠异位组织体积大小和腹腔液ICAM-1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丹那唑和蠲痛饮高、中剂量降低EMS大鼠异位病灶ICAM-1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蠲痛饮可通过降低EMS大鼠腹腔液及异位内膜ICAM-1的水平,抑制异位组织的粘附而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发展,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邱锜敏  谈勇 《北京中医药》2013,32(2):154-15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可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形成结节及包块,引起疼痛和不孕等.在不孕症患者中,30%~58%存在EMs,而EMs患者中又有30%~50%发生不孕[1].手术治疗可以增加EMs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受孕机会,术后自然周期妊娠率约为50%[2].由此可见,并非所有术后患者均能自然受孕.本文就当前对EMs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保守性手术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EMS)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以进行性痛经、性交痛、盆腔痛、不孕症、月经异常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药治疗EMS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就近年来中药治疗EMS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华  张倩  杨碧蓉  齐聪 《现代中医临床》2019,26(2):52-55,F0003
目的探讨中药消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筛网法原代分离、培养EMS患者在位、异位及正常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将分离出的子宫内膜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在位组和异位组,其中在位组和异位组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孕三烯酮组(西药组)以及消瘤方提取物5 g/L组(中药低剂量组)及消瘤方提取物10 g/L组(中药高剂量组),各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干预后,对内膜细胞的增殖以及凋亡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药物干预后,西药组以及中药高剂量组可以起到抑制在位以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可以促进细胞的凋亡,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下降密切相关,消瘤方可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发生,从而阻止EMS的形成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令人困惑的妇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对该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整体的、宏观的,具有可靠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治疗结合病机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简称内异症,是育龄女性常见病之一,该病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和盆腔疼痛,严重者可引起不孕。EMS的病理虽多为良性表现,但却有増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是临床难治之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腹腔镜下异位病灶切除术是治疗盆腔子宫  相似文献   

17.
异位散治疗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凡  樊冬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1):513-514
为探讨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 ,采用复制动物模型进行观察。发现经异位散治疗 ,异位子宫内膜重量明显减轻 ,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明显萎缩和变薄 ,能明显降低由于异位内膜所致的上升的 6-酮前列腺素 1α(6 - keto- PGF1α) 、血栓烷素 B2 (TXB2 ) 、雌二醇(E2 ) 水平 ,明显升高下降的孕酮(PFOG) 水平 ,与模型赋形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 5 ) 。实验揭示了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产科常见良性疾病之一,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约占10%~15%,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月经异常,合并盆腔包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严重者可引起不孕~([1-2])。腹腔镜异位囊肿剥除术是EMS首选治疗方案,但手术难以清除所有病灶,术后病情易复发,需药物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补肾序贯方结合软坚化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大鼠异位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的调节作用,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