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中国女性乳腺癌部分危险因素的作用,探讨乳腺癌的病因。[方法]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2006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乳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12篇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各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初潮年龄OR=1.5401(95%CI:1.3437~1.7654);哺乳OR=0.6837(95%CI:0.4779—0.9782);口服避孕药OR=1.3278(95%CI:1.0627—1.6589);良性乳腺疾病史OR=2.6180(95%CI:2.0275—3.3804);吸烟OR=1.8576(95%CI:1.5394—2.2415);饮酒OR=0.8137(95%CI:0.6196~1.0686);饮茶OR=0.8625(95%CI:0.7646~0.9728)。[结论]初潮年龄、口服避孕药、良性乳腺疾病史及吸烟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哺乳及饮茶则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马骁  王莹莹  杨万水 《中国肿瘤》2014,23(4):265-27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1979年1月至2012年10月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2型糖尿病与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队列研究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利用R软件及其Meta程序包对检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包括10778543名观察对象。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合并相对危险度(RR)为1.15(95%CI:1.03~1.28)。2型糖尿病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为l-39f95%CI:1.23-1.57)。2型糖尿病可以增加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合并RR分别为1.83(95%CI:1.58-2.12)、2.13(95%CI:1.86-2.43)和1.16f95%CI:1.03-1.32)。卵巢癌风险的增加接近临界(RR=I.21,95%CI:0.99~1.48);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RR=0.92,95%CI:0.78~1.09)。亚组分析提示,在欧美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RR为0.80(95%CI:0.74-0.87)。[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是欧美人群前列腺癌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江苏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206例乳腺癌患者及经年龄频数匹配(±2.5岁)214例对照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被动吸烟(OR=2.21,95%CI:1.32~3.701、自然流产史(OR=1.71,95%CI:0.65—4.55)、口服避孕药服用史(OR=3.70,95%CI:2.00~6.82)、有良性乳腺疾病史(OR=2.69,95%CI:1.66~4.36)、肥猪肉(OR=2.39,95%CI:1.34~4.28)及腌制类食品年摄入量高(OR=4.71,95%CI:2.91~7.60)、轻体力活动职业(OR=6.29,95%CI:2.95~13.42)可能是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44,95%CI:0.26~0.74)、月经初潮年龄晚(OR=0.19,95%CI:0.06—0.65)、鲜奶(0R=0.32,95%CI:0.20~0.511、新鲜豆类(0R=0.07,95%CI:0.04—0.13)和水果年摄入量高(OR=0.30,95%CI:0.18—0.48)则降低乳腺癌发生的风险。[结论]减少口服避孕药、肥猪肉及腌制类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新鲜豆类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对患有良性乳腺疾病的妇女加强体检。加大乳腺癌预防及健康宣教工作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定量评价社会心理干预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标准化均数差(SMD)为合并统计量,应用Stata11.0软件对干预后生命质量评分进行数据合并、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人6项研究,658例研究对象,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短期(〈1个月)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02,95%CI:-0.093~0.496.P=0.180),经敏感性分析显示此结果稳定性较差;干预组患者中期(1—6个月)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命质量提高(SMD=0.268,95%CI:0.101~0.436,P=0.002).且此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社会心理干预后,中期生命质量得到改善,短期效果不明确。社会心理干预可以作为乳腺癌三级预防的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5.
最新动态     
顾良军 《癌症进展》2007,5(2):111-112
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称他汀(Statin),是一类抗高血脂药。本研究系统回顾了他汀和癌症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作者检索了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ISIProceedings和BIOSISPreviews等文献数据库、电子试验注册库和潜在合格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参考文献列表。共纳入38项研究(26项随机试验,涉及103573名参与者;12项观察性研究,纳入826854名参与者)。中位随访时间:试验3.6年,观察性研究6.2年。在对随机试验的荟萃研究中,无证据表明他汀与各类癌症的发病率存在相关性(26项试验;汇总危险比=1.00;95%CI:0.95~1.05;I(2)=0%);同时,他汀与以下部位相关性癌症也不存在相关性:乳腺癌(7项试验;危险比=1.01;95%CI:0.79~1.30;I(2)=43%),前列腺癌(4项试验;危险比=1.00;95%CI:0.85~1.17;I(2):0%),结肠直肠癌(9项试验;危险比=1.02;95%CI:0.89~1.16;I(2)=0%),肺癌(9项试验;危险比=O.96;95%CI:0.84~1.09;I(2)=0%),生殖泌尿系癌(5项试验;危险比=0.95;95%CI:0.83~1.09;I(2)=0%),子宫颈黑色素瘤(4项试验;危险比=0.86;95%CI:0.62~1.20;I(2)=17%)或胃癌(1项试验;危险比=1.00;95%CI:0.35~2.85)。无证据表明随访期长短、他汀类型(亲水性和疏水性)或药效会对差异性构成影响。试验的结果总体上与观察性研究的结果相一致。我们的结论是:他汀的使用与短期癌症风险之间不具有相关性,但远期构成影响仍有可能。  相似文献   

6.
阴蒙蒙  马臣  刘曙正 《中国肿瘤》2014,23(3):200-204
[目的]探讨吸烟与胰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间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新发胰腺癌病例,选取非胰腺癌患者家属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吸烟(OR=2.57,95%CI:1.07~6.16)、清晨吸烟(OR=5.50,95%CI:1.22~24.81)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调整BMI、糖尿病、胆囊疾病等混杂因素后,吸烟、清晨吸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53(95%CI:1.30—9.60),13.14(95%CI:1.45~118.68):吸烟年限、每天吸烟支数和吸烟指数与胰腺癌发生风险增大存在趋势关系(P趋势〈0.05)。[结论]吸烟、尤其是清晨吸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控制烟草是预防胰腺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直肠癌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且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本研究探讨江苏省昆山市2006-2013年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趋势。方法江苏省昆山市2006-2013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病例来源于昆山市肿瘤登记报告;计算结直肠癌粗发病(死亡)率与发病(死亡)的年龄标化率(age standardized rate,ASR);使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及其95%CI,评价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年份之间变化趋势。结果江苏省昆山市2006-2013年结直肠癌发病 ASR 在女性人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APC=2.3%,95%CI 为0.5%~4.2%;结直肠癌发病率总体变化趋势(APC=0.6%,95% CI 为-0.8%~1.9%)与男性人群(APC=-0.8%,95% CI 为-3.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昆山市2006-2013年结直肠癌死亡 ASR 在总体(APC =-5.3%,95%CI 为-9.0%~-1.6%)和女性(APC =-9.1%,95%CI 为-16.2%~-2.0%)人群中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男性人群中结直肠癌死亡 ASR 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2.1%,95%CI 为-6.2%~2.0%。结论虽然结直肠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结直肠癌发病数逐年增加。因结直肠癌造成的疾病负担逐年增加,在全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预防控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胡巧英 《中国肿瘤》2007,16(5):361-364
[目的]评价新辅助放化疗(CRTS组)与单纯手术(S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的食管癌英文和中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将Jadad积分≥3分高质量文章纳入研究。数据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绘制漏斗图评定有无发表偏倚。[结果]共8项RCT.1110例食管癌患者入选。与单纯手术组(S组)比较,新辅助放化疗治疗(CRTS组)明显延长食管癌患者1年、3年生存率,0R分别为1.33(95%CI:1.03~1.72,P=0.03),1.62(95%CI:1.19~2.20,P=0.002):术后并发症的合并优势比为1.41(95%CI:0.83~2.41,P=0.20)。[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新辅助放化疗能明显延长食管癌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但不能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卵巢癌患者的复发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90例经历了初次手术后静脉注射顺铂/紫杉醇为期6个疗程的卵巢癌患者人口、病理、治疗及预后资料。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预后因素与无进展生存期( PFS)和总生存期( OS)的关联性。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进展( HR=1.06;95% CI=1.02~1.11)和死亡风险增加(HR=1.12;95%CI=1.06~1.18)。相比于浆液性癌,黏液性或透明细胞组织学与较差的PFS和OS相关。与PS 0相比,患者体力状态(PS)1或2会增加复发的风险(HR=1.12;95%CI=1.01~1.24)。相比于镜下残留病灶,患者有0.1~1.0 cm以及>1.0 cm残留病灶( HR=1.96;95% CI=1.70~2.26;HR=2.36;95% CI=2.04~2.73)也会增加复发和死亡的风险( HR=2.11;95% CI=1.78~2.49;P<0.001;HR=2.47;95% CI=2.09~2.92)。结论年龄,PS评分,肿瘤的组织学和残留肿瘤体积是老年卵巢癌复发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这些数据可以被用来确定患者的预后和设计未来量身定制的随机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0.
Wang YM  Guo W  Zhang XF  Li Y  Wang N  Ge H  Wei LZ  Wen DG  Zhang JH 《癌症》2006,25(3):281-286
背景与目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erine hydroxymethyrltransferase,SHMT)是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通过为嘌呤、胸苷酸、蛋氨酸等重要物质的合成提供一碳单位来影响基因的甲基化和DNA的合成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人群SHMT1 C1420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双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with confronting two-pair primers.PCR-CTPP)方法,检测584例ESCC患者、467例GCA患者和540名健康对照者的SHMT1 C1420TSNP的基因型.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态性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上消化道肿瘤(upp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UGIC)家族史可显著增加高发区人群食管鳞癌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吸烟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2.89(95%CI=2.23~3.73)和1.68(95%CI=I.28~2.23)。ESCC组和GCA组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0%和10.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6.5%)(P值分别〈0.05和0.01)。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ESCC、GCA的发病风险显著降低,经性别、年龄、吸烟、家族史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0.70(95%CI=0.50~0.98)0.55(95%CI=0.38~0.81)。分层分析显示,与C/C基因型相比,C/T基因型可以显著降低非吸烟个体ESCC和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家族史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0.54(95%CI=0.33~0.90),0.56(95%CI=0.33~0.95)。另外,虽然C/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UGIC家族史阳性和阴性个体贲门腺癌的发病风险[校正OR值分别为0.46(95%CI=0.24~0.90)和0.62(95%CI=0.38~0.99)],该基因型仅可降低UGIC家族史阳性个体ESCC的发病风险(校正OR值为0.51,95%CI=0.29-0.89)。结论:SHMT1 C/T基因型可以显著降低中国河北省高发区ESCC、GCA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王莹莹  马骁  杨万水 《中国肿瘤》2013,22(11):845-85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利用Medline、Embase与Web of Science检索2012年10月之前国外公开发表的关于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队列研究文献。利用R软件及其Meta程序包对检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41篇。经Meta分析后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间的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为1.52(95%CI:1.40~1.66)。2型糖尿病与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以及结肠癌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9(95%CI:1.61~1.99),1.16(95%CI:1.07~1.27),1.34(95%CI:1.11~1.61),1.56(95%CI:1.49~1.64),1.32(95%CI:1.23~1.40)和1.24(95%CI:1.15~1.33)。2型糖尿病与直肠癌合并相对危险度为1.07(95%CI:0.91~1.2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可能是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GPA(graded prognostic assessment)分级在评价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PA系统进行GPA评分,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Karnofsky评分(KPS评分)、脑转移灶数目、颅外转移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有影响(P〈0.05)。GPA 0~1分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95%CI:4.64~11.36),1.5~2.5分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95%CI:9.16~14.83),3~4分组中位生存期25个月(95%CI:5.87~44.13),不同GPA评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P=0.024)。[结论]GPA作为一个预后模型,是有用的肺癌脑转移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饮用水类型与人群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关系。[方法]综合国内1994~2008年关于不同饮用水类型与人群原发性肝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定群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9项病例对照研究共累积病例2603例,对照2880例:1项定群研究.人数为776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饮用地表水与原发性肝癌患病的合并比值比OR:1.51(95%CI:1.26-1.80,P〈0.01);去除1项定群研究后的合并比值比OR=1.75(95%CI:1.28~2.39,19〈0.01),较全部文献的合并危险度稍高。[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饮沟塘水、河水、浅井水等浅层地表水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黄自明  李真真  冯盈 《中国肿瘤》2014,23(11):883-890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Pubmed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查询文献,时间范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5月。采用RevMan 5.1和SAS 9.1.3软件对国内外关于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研究进行合并效应值估计和异质性分析。[结果]37篇文献最终被纳入本次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GSTM1缺失基因型的中国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OR=1.45,95%CI:1.30~1.62)。亚组分析发现吸烟与非吸烟的中国人群中GSTM1缺失基因型患肺癌的风险分别为对照组的1.69倍(95%CI:1.39~2.07)和1.46倍(95%CI:1.17~1.82)。在病理类型的亚组分析中,GSTM1缺失基因型的中国人群患鳞状细胞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OR=1.35,95%CI:1.13~1.61)。[结论]GSTM1缺失基因型增加中国人群患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刘炬  徐志坚  张凯 《中国肿瘤》2013,22(12):1029-1032
[目的]探讨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对诊断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129例常规体检发现的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A242、SCC、NSE、CYFRA211)升高人员,对其进行颈胸部、腹盆部CT、内窥镜检查,女性进行妇科检查,未明确诊断者进行长期随访(大于6个月)。[结果]经过随访,共发现肿瘤患者22例,其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6个月内诊断为恶性肿瘤15例(68.2%),6个月至1年诊断3例(13.9%),1年至2年诊断2例(9.1%),2年至3年诊断2例(9.1%)。COX分析显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程度(RR=1.154,95%CI:1.078~1.237,P〈0.001)、肿瘤标志物逐渐升高(RR=3.863,95%CI:1.504~9.919,P〈0.005)和有相关临床症状(RR=3.935,95%CI:1.178~13.14,P〈0.05)是体检肿瘤标志物升高人员患肿瘤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体检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人员,应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并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