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5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镜检查分析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陈永宁(柳州545001)我院于1986年7月~1996年11月,对45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并对门脉高压与急性胃粘膜病变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资料与方法本组458例为住院...  相似文献   

2.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7例各型肝病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无静脉曲张组血清胃泌素含量基本正常,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肝硬化门脉高压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组胃泌素含量显著增高,是无静脉曲张组的1.55倍,两组差异显著(P<0.05)。肝硬化静脉曲张组与正常对照相比(P<0.01)。提示该组有高胃泌素血症。高胃泌素血症与静脉曲张程度及胃粘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血清胃泌素含量愈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机会愈多。为此,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静脉曲张及胃粘膜病变者血清胃泌素测定对预测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与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附210例内镜分析)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100050)于中麟,冯素萍,寇学斌我院自1980年1月~1992年6月胃镜检查2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其中140例并上消化道出血者行急诊胃镜...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粘膜损害叶惠江,钱培红本文根据5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与100例非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一般慢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资料,对照、分析门脉高压时胃粘膜损害的表现、发生机理及内镜下胃粘膜相特征性的改变,以加深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认识。资料...  相似文献   

5.
王宏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07-108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1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电子胃镜检查仔细观察胃黏膜及食道病变。结果:135例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47例(34.8%)。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与门脉高压性胃病有密切关系,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病变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多。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时除考虑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外,还应对PHG引起的出血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9例成功,1例失败。建立分流后门脉压从术前的(3.91±0.51)kPa降至(2.25±0.31)kPa(P<0.01);门脉主干的血流速度从术前(15.80±7.10)cm/s增至(46.73±5.98)cm/s。呕血、黑便得到控制,脾脏不同程度的缩小,腹水在术后3~5d内明显吸收。9例随访3个月~2年6个月,术后3个月内无1例再出血,1年内再出血2例,出现肝性脑病2例,分流道狭窄1例,阻塞1例。TIPSS创伤小、成功率高、适应症广,是治疗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粘膜病变及上消化道出血乔美玲,朱希芳(包钢三医院内科,包头014010)随着消化道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胃粘膜改变消化道出血有了较多的了解,国内外已有报道[1-4]。本文对5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所致的胃粘膜病变...  相似文献   

8.
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宽度对比初探方玉琴,卜小平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上最严重的急症之一。我院对4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内镜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分级,对照近期(1月内)B超测量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宽度,比较它们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是一种影响全身的慢性疾病,除肝脏本身的病变外,常累及全身多系统损害与机能障碍。肾脏损害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彩超)对5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肾脏血流动力学检查,旨在评价彩超对该种患者肾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996年7月~1998年6月对我院5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住院病人进行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20~78)岁。所有病人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压及其血尿素氮值在正常范围内,5例尿蛋…  相似文献   

10.
徐路 《四川医学》1999,20(2):200-200
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病变关系现已经比较明确,但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粘膜的关系报告还甚少。现将我院1994年11月至1997年10月期间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粘膜HP感染情况报告如下,以探讨此类病人与HP的关系。1临床资料11对象肝硬化门脉...  相似文献   

11.
对31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空腹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胃泌素浓度54.13±20.60μg/L,肝硬化失代偿期(17例)为125.12±39.14μg/L,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急性胃粘膜病变(14例)为185.52±45.43μg/L((?)±s)。此结果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常有高胃泌素血症。门脉高压者,胃粘膜糜烂出血与高胃泌素血症有密切相关。胃泌素是一种多肽,能扩张胃血管。血清胃泌素越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纤维胃镜检查的普及,发现相当一部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存在胃粘膜病变[1,2],称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本文收集1994年1月~1998年6月121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资料中67例PHG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对象资料1.1资料来源121例...  相似文献   

13.
柯旭 《中外医疗》2014,(18):186-18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在1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腹上区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检查的患者28例,其中18例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量其门静脉和肝脏右静脉管径,以此分析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患者的血管显示较为清晰,1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宽度及肝脏右静脉宽度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右静脉宽度内径在代偿期患者中呈明显增宽表现,在失代偿期则呈明显变窄表现,1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PV/RHV(门静脉宽度/肝脏右静脉宽度)在失代偿期为(1.75±0.03),与代偿期及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能够同时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和肝静脉,能够从多角度观察及测量分支血管,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门脉高压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同时引起胃粘膜和粘膜下血管扩张、扭曲,胃粘膜内镜下出现独特病变特征,称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现总结分析我院1994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111例肝硬化患者胃粘膜改变情况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并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90例,女21例。年龄15~70岁。所有病例均有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症候群,经临床、生化、B超及内镜检查确诊为肝硬化。病因主要为肝炎后肝硬化(占87例),余为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及隐源性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者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综合征(PHT)患者合并胃肠道肿瘤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合并胃肠道肿瘤27例。结果:出血量20~3300ml,2例静脉曲张严重者分别出血500、3300ml。7例出现腹腔积液,经保肝、利尿治疗后,腹腔积液消退;肝功能不全2例,其中1例死亡;切口感染2例;肺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采取的综合治疗方法明显降低了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合并胃肠道肿瘤的死亡率,说明了肝硬化门脉高压征患者合并胃肠道肿瘤的外科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初法国Lebrec[1]首先应用心得安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取得较好疗效,国内不少学者应用心得安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H)亦取得一定经验。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心得安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EVH16例,现将其结果报导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16例肝硬化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2],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在28~60岁,病程为6个月~6年;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牌大、食道静脉曲张14例,腹水12例,便血9例,呕血7例,腹壁静脉曲张4例,呕血并便血3例。2治疗方法:心得安均为口服,从小剂量开始,10…  相似文献   

17.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疗效观察吴凤林龚渭冰李彦豪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S)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新技术。临床上对其治疗效果、特别是中远期治疗效果评价的报道较少,观点亦有分岐。我们于1993年5月~1996年...  相似文献   

18.
3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门静脉宽度(PV)≥1.4m,经用尼莫地平治疗3个月后,疗效达最大限度,总有效率84.9%。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48例护理体会邓忠莲肝硬化腹水(下称肝腹水)的内科治疗,主要给予降低门脉高压、纠正低蛋白血症及利尿等处理。而护理工作在肝腹水治疗中尤其重要。现将我科目1993~1995年10月收治的48例肝腹水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肝腹水48例,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患者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本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摒除术后估计出血大于800ml或并发肝衰竭者。按奇偶数法随机分为PCIA组(n=12例)和对照组(未实施PCIA,n=12例)。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当天、术后3天、术后7天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及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IA组术后3天FIB升高,术后7天PT缩短、PTa升高、FIB升高。肝功能两者无显著变化。结论PCIA可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患者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