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233人为为噪声组,非噪声作业工人233人为对照组,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结果噪声作业工人血压偏高检出率9.4%、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5.9%、听力损失检出率3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累积噪声接触量的增加异常检出率也升高。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均有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路娜娜 《中外医疗》2013,32(13):80-81
目的通过对某企业噪声接触人员的心血管功能指标测定,探讨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噪声作业者106人为接触组,不接触噪声的办公室工作人员98人为对照组,进行血压、心电图检查,并进行现场噪声检测,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测定其等效A声级均值为(89.12±10.04)dB(A),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②噪声接触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7.92%,对照组为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率为28.3%,对照组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加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升高。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工人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洗煤厂噪声对作业工人听觉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583名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不接触噪声的201名后勤行政人员为对照组。结果接触组听觉受损率34.73%,对照组听力受损率5.97%;接触组高血压患病率8.58%,心电图异常率占28.77%,神经衰弱综合症发生率34.13%。接触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可以引起作业工人听觉损害,同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噪声作业工人368例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噪声对相关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轴承制造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368名和对照组298名进行健康检查,测定计算每组的语频、高频听力损伤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噪声接触组高频听力操作,神经衰弱,语频听损、心电图异常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对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噪声对锻造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厂锻造车间接触噪声强度≥90dB(A)的322例锻造工人为观察组,非接触锻造噪声人员195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听力、心电图及血压等的差异。结果长期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其听力损伤、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过缓及血压增高等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长期接触高强噪声可引起听觉系统损伤及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职业噪声暴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分析职业噪声暴露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关系提供职业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择某企业工人1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坐位血压测量,采用心电图机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TC、TG、LDL-C、HDL-C、GLU检测。结果:噪声暴露组工人心电图异常率、高血压患病率、血脂异常率、血糖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心电图异常率、高血压患病率、血脂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噪声暴露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温和噪声混合作业对工人血压与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同时接触高温和噪声的作业工人138人作为复合组,单独接触高温153人作为高温组,单独接触噪声175人作为噪声组,不接触高温与噪声的作业工人156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复合组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及高温组以窦性心律不齐为主,噪声组及对照组以T波改变为主。随着接害工龄的增长,各组间的血压异常率也增加,但只有10年~14年接害工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心电图异常率在相同接害工龄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和噪声混合作用对工人血压与心电图影响程度不同,但有协同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和听力的影响。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宁夏某多晶硅厂接触噪声者186人为观察组,当地其他企业不接触噪声的后勤和办公室人员237人,对2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包括听力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接触组听力、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对2组心电图影响主改变在窦性心律不齐(P〈0.05),其他心血管的改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接触者听力、心血管系统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温和脉冲噪声联合作用对职业人群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温、脉冲噪声联合暴露对职业人群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环境检测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从事高温脉冲噪声作用工人326人、高温稳态噪声作业工人311人进行调查,同时选择接触低噪声、常温作业的319人作为对照。结果高温脉冲噪声组和高温稳态噪声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工作年限有一定的关系。吸烟可使高温脉冲噪声暴露人员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危险性增加。结论高温与脉冲噪声联合作用比高温与稳态噪声联合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大,且随工龄延长,其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煤矿井下作业对工人心血管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湖南省职业 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且资料完整的男性煤矿工人3 134例为研究对象。选择井下作业工龄2年及以上的工人为 暴露组(n=2 370),无井下作业史的地面作业工人为对照组(n=764),比较两组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暴露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7.6%和25.4%;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20.5%和13.4%;心率异常检出率 分别为5.7%和6.0%;暴露组与对照组总的心血管系统异常率分别为49.8%和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心血管系统异常的发生与调查对象的井下作业(OR=3.128,95%CI:1.969~4.970)、井下作业工龄(OR=1.205,95%CI: 1.070~1.358)及工种(采掘工OR=1.820,95%CI:1.527~2.169;井辅工OR=1.937,95%CI:1.511~2.482;其他OR=3.291, 95%CI:2.120~5.109)有关。结论:井下作业可增加煤矿工人心血管系统异常的风险,井下作业工龄越长,风险 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长期接触二硫化碳(CS2)对其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脂肪代谢、糖代谢、肌电图、视野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在该院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的某厂953名从事二硫化碳作业工人为接触组,并选择2013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不接触二硫化碳及其他毒物的818名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接触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升高的检出率分别为21.20%、26.55%、24.24%、12.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不齐、左室高电压的检出率分别为5.14%、6.4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心电功能异常(包括窦缓、窦速、房室传导阻滞、房颤)、T波改变、肢导低电压症状的检出率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触组中不同性别间的比较显示:男性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肪肝、肌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24.24%、29.64%、13.44%、27.67%、18.18%、18.97%、35.57%、12.52%,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工龄>10年的工人组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肪肝、肌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4.13%、30.80%)、14.57%、28.07%、19.27%、18.36%、35.20%、14.26%,明显高于工龄≤10年的工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视野的变化不同性别、不同工龄间无明显的差别。结论长期接触二硫化碳对作业工人的脂肪代谢、糖代谢、肌电图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对心血管系统也有显著的影响,如:血压等;对作业工人的视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5年姜堰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损害情况,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各乡镇在安全生产网站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156家企业接触噪声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627例职工高频听力损伤检出率16.96%,高血压检出率32.70%,心电图异常率7.93%。工龄≤5年、5工龄≤10年、10工龄≤15年和工龄15年的高频听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30年龄≤40岁、40年龄≤50岁和年龄50岁高频听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着工龄及年龄的增长高频听损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男性高频听损发生率(19.57%)显著高于女性(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堰区接触噪声作业的职工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工人接触噪声的水平,减少听力损害,保护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噪声对制罐作业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制罐厂工人 13 8人为接触噪声组 ,公司职员 118人为对照组。 结果 接噪组高频段听损率、语频段听损率、心电图改变率、血象改变率等均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高频和语频听损率与累积噪声累积暴露量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P <0 0 1) ,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率、血象异常率均与累积噪声暴露量无关联。 结论 噪声对制罐作业工人不仅产生特异性的听力损伤 ,高频和语频听损率与累积噪声累积暴露量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而且对心血管系统、血象等也产生较显著的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14.
某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小型化工企业职业性噪声危害程度和特点,探讨防护对策。方法选择某化工企业的120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以97名岗前受检工人为对照,对两组人员进行听力测定,结合职业卫生调查和作业环境噪声监测资料对听力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触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P<0.05),但两组的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触组工人不同工种间语频、高频听力损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工龄组间语频、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0,P<0.05;χ2=5.99,P<0.05)。结论在81.8~91.4dB(A)噪声作业环境工作,可造成作业工人职业性听力损害,接触组工人语频、高频听力损害均有随接触噪声工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高频听力损害趋势更明显。应加强中小型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和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化肥厂作业人员心电图改变情况,以便监督管理,防止职业危害.方法 对龙岩市某化肥厂的作业工人682名(接触组)和不接触有害因素的职工650名(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接触组为39.74%,对照组为28.76%(P<0.01).其中,窦性心律不齐、心室(左、右心室)高电压、ST-T变化显著,接触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较大(P<0.01);对于组别内年龄为<30岁和30岁~39岁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接触组都比对照组高(P<0.01);对于组别内年龄为≥40岁的对照组与接触组则没有显著差别(P>0.05);工龄<5年、5年~14年的接触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工龄≥15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化肥厂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损害的比例较高,引起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应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某五金厂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某厂噪声作业工人391人及对照组215人进行血压测定,心电图检查。结果 噪声组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逐渐增加,接噪工龄≥5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噪声组的心电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改变是窦性心动过缓、ST及T段改变、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接触噪声对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危害程度与接触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肇庆市噪声作业工人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异常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广东省肇庆市皮肤病医院职业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在岗职业健康体检的3 019名肇庆地区噪声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听力、心电图、血压情况。结果:男性工人听力、心电图、血压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25~29岁、30~39岁、40~49岁、≥50岁男、女工人听力、血压异常检出率均高于18~24岁男、女工人,工龄5~9年、10~14年、15~19年、≥20年的男、女工人听力、血压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工龄<5年的男、女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年龄、工龄工人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噪强度>90 dB(A)的工人听力、心电图、血压异常检出率高于接噪强度<85 dB(A)、85~90 dB(A)的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噪声会损害工人的听觉以及心血管系统,且随着工人年龄增长、工作时间延长、噪声强度加大,损伤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对该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25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接触组)与225名非噪声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可有类神经症,其中耳鸣(P〈0.01)和记忆力下降(P〈0.05)主诉率较对照组高。(2)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3)接触组高频、语频听损的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P〈0.01)。而且在接触组中1年~工龄组与5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秋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1937+1939
目的:探讨石雕行业农民工在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原则从济宁市嘉祥县6家石雕厂噪声作业点男性农民工112名,作为职业接触组,同时选择非职业作业点农民工56人作为对照,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测。结果:石雕农民工高血压患病率为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x2=4.720,P=0.030);随着石雕作业工龄的逐渐延长,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呈现递增趋势,25年以上工龄组达到了66.67%;经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石雕工人窦缓、ST段改变、T波改变、心率不齐和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7.14%、1.79%、1.79%、7.14%和3.57%;总检出率为21.43%,对照人群总检出率为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86,P=0.019)。结论:长期从事石雕作业可引起血压增高、窦缓、传导阻滞等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孙向欣 《中外医疗》2012,31(23):128+130-128,130
目的探讨汽车线束电机噪声对相关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白城市3个汽车线束生产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850名和非接触噪声工人655名进行健康检查,测定计算每组的语频、高频听力损伤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噪声接触组神经衰弱、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损、心电图异常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职业噪声严重影响着作业工人的听觉系统,很多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薄弱,已成为职业病高发人群。听力损伤与噪声作业有关,应当引起重视,须对作业工人加强听力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