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疗效及血清GnRH-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9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研究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的两组手术后血清IL-6、IL-10、TNF-α、和VEGF水平比较。结果研究组的IL-6、IL-10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EGF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控制IL-6、IL-10和TNF-α的含量水平,提高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2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及72 h抽血检测CD3、CD4、CD8、TNF-α的浓度,并观察其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D3、CD4、CD8、TNF-α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和术后72 h 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和术后72 h CD3、CD4、CD8的浓度明显低于术前,TNF-α的浓度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和术后72 h TNF-α的浓度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免疫功能均有影响,但腹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机体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作为腹腔镜组,对照组30例为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比较两组手术前后TNF-α、IL-6水平以及两组手术前后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两组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术前,对照组TNF-α、IL-6水平高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CD4+、CD4+/CD8+水平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对照组CD4+、CD4+/CD8+水平低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第7天CD4+、CD4+/CD8+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创伤小,对全身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小,较开腹手术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直肠癌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恶性生物学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术后均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3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死亡率、3年累积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NF-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 FGF)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术后Cor、CRP、IL-6、IL-10、VEGF、a FGF及b 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SH、SOD、TNF-α及INF-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直肠癌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轻,有助于遏制恶性生物学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创伤应激表现。方法将7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腋温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发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腋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L-6、TNF-α、CRP、Ghrelin表达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IL-6、TNF-α、CRP、Ghreli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对患者机体应激的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在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中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24%(10/58)、5.17%(3/5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确诊患者,按照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将42例接受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归为观察组,38例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各项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8表达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8.42%(7/38)。结论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性小,有利于患者及时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11-115
目的探讨加味五苓散对脑外伤中度脑水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外伤中度脑水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T结果,外周血清IL-6、IL-8、TNF-α水平,NIHSS评分,颅内压水平,GCS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CT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清IL-6、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颅内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五苓散能促进脑外伤中度脑水肿吸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妇产科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良性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身体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TNF-α水平为(43.71±28.29)ng/L,术前TNF-α水平为(29.11±16.78)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在CD8+、CD4+、CD4+/CD8+、CD3+等方面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TNF-α水平为(55.13±31.71)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IL-4、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患者IL-4、IL-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方面的效果比较显著,不会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法,值得在能开展腹腔镜手术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17-19+29
目的 研究多巴丝肼片结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单纯多巴丝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以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以及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言语语调及速度、坐起及走路姿势、写字及动手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经多巴丝肼片结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对子宫颈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子宫颈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行开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TNF-α、SIL-2R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清除淋巴结数、左侧及右侧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TNF-α、SIL-2R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的血清TNF-α、SIL-2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可降低子宫颈癌患者血清TNF-α及SIL-2R表达水平,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TNF-α、VEGF及IL-10在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58例病患被诊断为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为观察组,收集同期58例仅患有肺气肿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同时分别测定血清中TNF-α、VEGF、IL-10、血氧分压量(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TNF-α、VEGF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PaO2及Pa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TNF-α、VEGF、IL-10在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体内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其表达可以对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治疗给予一定的帮助,值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程松梅 《当代医学》2021,27(6):156-158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E2、FSH、LH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E2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RP、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促进其卵巢功能恢复正常,且减少手术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7):2404-2407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86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4),两组患者均接受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单纯放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MMP-9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CA-125、HE4、VEGF、MMP-9、TNF-α、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HE4、VEGF、MMP-9、TNF-α、CRP及IL-6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125、HE4、VEGF、MMP-9、TNF-α、CRP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可有效降低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MMP-9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谭瓛  龙玉梅 《河北医学》2016,(11):1763-176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通过掷硬币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及血清TNF-α、IL-10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上腹压痛消失时间和恢复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9,P=0.048).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上升,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提高SAP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清TNF-α、IL-10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及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自由氧因子(MDA、SOD)、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本院84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予以地佐辛进行超前镇痛,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自由氧因子水平、术后镇痛情况。结果:术后48 h,观察组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12、24 h镇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用地佐辛复超前镇痛可以调节自由氧因子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进行超前镇痛,且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7,(6):732-73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和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42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行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患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应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_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皮质醇(Co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治疗,创伤较小,能明显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和术后炎性反应,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治疗应综合考虑,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红霉素与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0变化及临床症状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啰音、咳嗽和喘憋消失时间及退热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变,其中TNF-α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较大(P0.05);而IL-10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改善血清TNF-α、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氧化应激反应、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细胞免疫功能.结果:(1)氧化应激指标:观察组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观察组血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F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免疫功能: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有助于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是治疗直肠癌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7-20
目的 探讨转移性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应用戈舍瑞林与比卡鲁胺联合方案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比较比卡鲁胺治疗(对照组,n=40)与联合戈舍瑞林方案治疗(观察组,n=40)的总有效率,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miR-34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α-甲酰基辅助A消旋酶(P504S)水平,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含量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含量水平,不良反应率,治疗后12个月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NF-α、IL-6均有降低,IL-10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降低和升高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iR-34a、VEGF、P504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EGF、P504S均有降低,miR-34a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降低和升高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AS、f-P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S、f-PSA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开展1年随访,观察组生存率为92.50%,与对照组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采用戈舍瑞林与比卡鲁胺联合方案治疗,可增强临床效果、降低炎性反应程度、抑制血管生成,对肿瘤生长及转移构成阻碍,且具较高的安全性,可进一步提高近期生存率,开展价值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