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比较分子量大小对Vi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原性的影响,作者用提纯的弗氏柠檬酸杆菌Vi多糖(分子量约3×10~3kDa)和经超声处理得到的小分子Vi多糖Vi~8(分子量约45kDa)与霍乱毒素(CT)及其B亚单位(CTB)联接,得到三个Vi多糖-蛋白结合物:Vi-CT,Vi-CTB,Vi~s-CTB.  相似文献   

2.
1.制备Vi凝集诊断液宜用Vi—Ⅰ株菌,用福尔属林和氯化钙处理保存。 2.被检血清预先加热56℃,30分钟为宜,再以H、O抗原吸收后进行Vi凝集反应较更为可靠;作为有诊断意义的滴度宜根据所用的诊断液、操作方法等具体情况而定。 3.血清Vi凝集反应可作为发现伤寒带菌者可靠的辅助方法,可用于大量细菌学检查前选择对象的方法;可作为伤寒患者病愈出院和管理带菌者的指标之一;可作为伤寒患者病程中免疫状态的参考。 4.血清Vi凝集反应阳性时,很可能为带菌者,但不能肯定其一定是带菌者,而尚需用其他方法进一步证实,Vi凝集反应阴性也不能绝对排除是带菌者。  相似文献   

3.
伤寒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使用灭活的全细胞菌苗虽有效,但有许多副作用限制了其使用.Germanier报道用伤寒杆菌减毒株Ty21a口服免疫,安全有效,可保护成人志愿者防御伤寒杆菌的攻击达4年以上.最近在尼泊尔及南非又进行了现场试验,评价伤寒杆菌Vi抗原的效力,证明Vi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大多数临床分离的菌株表达Vi抗原,这种酸性荚膜多糖被认为是一种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4.
伤寒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制备成人及青少年用吸附伤寒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观察伤寒Vi多糖含量、白喉及破伤风效价.方法   按设计的配方,将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加入佐剂中吸附后,再加入伤寒Vi多糖,要求配制的吸附伤寒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每人用剂量0.5ml伤寒Vi多糖含量≥30μg,白喉类毒素效价≥2IU,破伤风类毒素效价≥40IU.结果    三组配方试验样品每人用剂量0.5ml伤寒Vi多糖含量均低于30μg,白喉类毒素效价3.127IU~5.911IU,破伤风类毒素效价7.784IU~23.976IU.除白喉类毒素效价达到要求外,伤寒Vi多糖含量及破伤风类毒素效价未达到要求.结论   初探试验表明,试验的联合疫苗存在抗原干扰,伤寒Vi多糖含量及破伤风类毒素效价下降.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伤寒杆菌温度敏感株(ts)51-1作为口服活菌苗的Ⅰ期研究结果。 菌苗为ts变异株51-1的液体制剂,接种对象为3名健康男青年。受试者每次口服含2~3×10~9个ts51-1变异株活菌的菌苗。隔日1次,连续3次。每名受试者先服1.3%NaHCO_3溶液120ml以中和胃酸,约l~5分钟后,再口服30ml1.3%NaHCO_3溶液加1ml活菌苗的混合液。 用ELISA法测定抗伤寒杆菌O、H和Vi抗原的血清抗体。加热灭活的野型Ty2伤寒杆菌作为O抗原来源。野型Ty2伤寒杆菌的福尔马林固定的能动株作为H抗原来源,活ts51-1株作为Vi抗原来源。用分泌性IgA(sIgA)特异性抗血清测定sIgA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低分子质量肝素-枸橼酸铵混合离子梯度的阿霉素脂质体,并对其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建立脂质体内外水相低分子量肝素与枸橼酸铵的混合离子梯度,考察建立离子梯度的不同方法、脂质体处方及水化介质种类对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最终优化的处方为m(hydrogenated soybean phosphatidylcholine,HSPC)∶m(cholesterol,CH)∶m(polyethylene glycol 2000-cholesteryl hemisuccinate,mPEG2000-CHEMS)=3.0∶1.0∶1.5;制备工艺为以100 mmol.L-1枸橼酸铵联同10 g.L-1低分子质量肝素铵为水化介质,除盐时间为15 min。加入低分子量肝素后,可使枸橼酸铵阿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由78.0%提高到95.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的加入可显著提高枸橼酸铵阿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的理化研究 Ⅰ.分子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测定甲壳素的分子量,本文首先在温和条件下将其脱乙酸化制得壳聚糖,然后用粘度法测定壳果糖的分子量,基于二者聚合度基本一致,推导出甲壳素分子量约为1×10~6。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并比较了小鼠和婴儿对百日咳杆菌各种抗原成分的免疫应答情况.抗原制备:用理化方法从W28X和C株百日咳杆菌中提纯百日咳杆菌外膜蛋白(OMP)、丝状血凝素(FHA)和白细胞增多促进因子(LPF).抗血清:置W28X株于56℃加热30分钟,用DTP免疫6~8周龄的C_3H/He小鼠,收集小鼠血清,并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免疫小鼠作为对照.用DTP免疫12~15月龄健康婴  相似文献   

9.
用抗菌素治疗伤寒病在多数的情况是有效的。然而长期连续不断的服用不可能完全防止重发及伤寒带菌者的形成。有的是急性转变成慢性,有的是形成长期的带菌。免疫预防伤寒病的带菌者主要在病的最早阶段进行。在用氯霉素治疗的同时结合皮下注射化学纯的伤寒制剂Vi一抗原。在皮下注入Vi一抗原以后局部反应很少明显者或轻微的充血,在注射的底部有限量的浸润和短时间的疼痛;一半病例有体温升高,但在注射后的短时间内消失。综合免疫一抗菌素治疗方案1:用氯霉素的平  相似文献   

10.
用福尔马林处理过的绿脓杆菌腹腔内接种Balb/c小鼠,同时以接种PBS的小鼠作对照.对照组和免疫组小鼠分别气管内感染2.9×10~6或4.6×10~7个活的绿脓杆菌,于感染后2、4和6小时测定两组的清除能力.结果,用2.9×10~6个菌攻击后2小时,细菌在肺部繁殖,对照组为18.6+1.5×10~6  相似文献   

11.
Azthreonam(SQ 26,776)是一新的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作者以平皿双倍稀释法测定本品与头孢孟多(Cefamandole)对最近从住院病人分离而得的11,0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以多头接种仪移种细菌,最终接种量为10~5CFU/ml。结果表明,azthreonam 对所有受试菌的活性均较头孢孟多为强。90%的枸橼酸杆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可  相似文献   

12.
受试者为1685名婴儿,随机分为3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组:出生、6、10、14周龄时各服用一次OPV;OPV和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联合免疫组:出生时用OPV,6、10、14周龄时合用IPV和OPV;IPV组:出生时间安慰剂,6、10、14周龄时用IPV.每剂三价OPV含1、2和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量分别为:10~6、10~5和10~(5.5)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_(50)),每剂IPV1、2和3型病毒含量分别为:40、8、32D抗原单位.收集14和24周龄的指血和静脉血1ml,以测定中和抗体滴度,收集脐带血样以测定母体抗体水平.血样一式三份,用改良的微量中和试验测定抗各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滴度.24周龄时用10~6TCID_(50).剂量的Ⅰ型单价OPV进行攻击,接种后粪便样本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作Sabin株特异性探针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成人及青少年用吸附伤寒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观察伤寒Vi多糖含量、白喉及破伤风效价。方法 按设计的配方,将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加入佐剂中吸附后,再加入伤寒Vi多糖,要求配制的吸附伤寒Vi多糖、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每人用剂量0.5ml伤寒Vi多糖含量≥30μg.白喉类毒素效价≥2IU,破伤风类毒素效价≥40IU。结果 三组配方试验样品每人用剂量0.5ml伤寒Vi多糖含量均低于30μg,白喉类毒素效价3.127IU~5.911IU,破伤风类毒素效价7.784IU~23.976IU。除白喉类毒素效价达到要求外,伤寒Vi多糖含量及破伤风类毒素效价未达到要求。结论 初探试验表明,试验的联合疫苗存在抗原干扰.伤寒Vi多糖含量及破伤风类毒素效价下降。  相似文献   

14.
作者比较了两株鼠伤寒沙门氏菌杂交株即H42株(具有伤寒沙门氏菌抗原09,12;Vi∶d∶1,2)和H1株(09,12;i∶1,2)作为伤寒菌苗检定用攻击菌的特点。这两株杂交株对小鼠均有强的毒力。试验中除用伤寒杆菌Ty2株(09,12;Vi∶d)及Ty2W株(09,12∶  相似文献   

15.
变链菌 C 型 Guy's 株用 Todd-Hewitt 肉汤培养,甲醛灭活,制成10~9菌体/ml 悬液,并从细胞壁提取Ⅰ、Ⅱ、Ⅰ/Ⅱ和Ⅲ蛋白抗原,作为实验抗原。选取1.4~2.2kg 猴子,分6组免疫:1组皮下注射加 FIA 的5×10~8甲醛杀死的菌  相似文献   

16.
刺激人γδT细胞的结核杆菌抗原已被证实为一组4种结构相关的核苷酸或磷酸化分子,称为TUBag1~4。用混合磷酸酶处理TUBag得知,TUBag1和TUBag2是低分子量的磷酸单酯;TUBag3和TUBag4是分子量较大的核苷酸焦磷酸二酯。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量透明质酸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鲜人脐带为原料,用酶解法制备高分子量透明质酸。收率为脐带的0.20%,产品分子量为1.2×10~6,特性粘度为2000cm~3/g,无菌、无热原、无致炎性、无抗原性。  相似文献   

18.
~(169)—枸橼酸是一种亲肿瘤标记化合物,用它作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已有文献报道。我院用~(169)镱—枸橼酸肺部闪烁照像,对肺部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现将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50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9—66岁。其中肺部恶性病变(肺癌)30例,肺部良性病变(炎性假瘤等)20例。制剂:~(169)镱—枸橼酸静脉注射液系北京原子能研究所供给,放射性浓度为8—10毫居里/毫升。~(169)镱(~(169)Yb)是稀土元素,其物理半衰期为32天,衰变方式为电子俘获,主要  相似文献   

19.
用超声波将裂裥菌(Schizophyllum commune)降解后,经丙酮或乙醇分级沉淀,可得到一种多糖,命名为裂裥菌素(Schizophyllan,简称SPG),主链为β-1,3-吡喃糖,每3个糖基中的一个糖基与一个β-1,6-吡喃糖连接。SPG溶于水,成为由三条长度相仿的糖链组成棒状刚性三螺旋结构的三聚体。天然多糖在水溶液中经超声波处理后,分子量由5×10~6~7×10~6降为4.5×10~5,粘度亦下降,有利于纯化多糖以供临床使用。SPG对宿主有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产生抗肿瘤和抗菌作用。它能保护宿主不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和白假丝酵母的感染,对肺炎球菌和肠炎杆菌则无效。SPG的抗肺瘤作用中,除了能抑制同种(Allogeneic)肿瘤(如S-180、Ehrlich癌瘤和Lewis肺癌转移灶)外,也能抑制同系(Syngeneic)肿瘤(如AMC-60纤维肉瘤和RC-47膀胱癌)。在临床,  相似文献   

20.
48头160~200 kg的肉用牛犊在第0、7天时分别皮下接种5ml含1×10~9CFU经福尔马林灭活加入氢氧化铝佐剂(ALH)的溶血性巴氏杆菌菌苗,5~10ml含1×10~9CFU溶血性巴氏杆菌加福氏不完全佐剂(FIA)的菌苗,5ml含1×10~9CFU溶血性巴氏杆菌(LIVE)活菌苗。对照组皮下接种5mlPBS。在0、7、14和21天时采集血清-20℃贮存。21天时经胸腔注射约5×10~9CFU溶血性巴氏杆菌加于PBS中进行攻毒试验。在25天时宰杀,评定肺部病变程度以确定肺对实验攻击的抵抗力。抗原样品有4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