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 年厦门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厦门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3年食源性致病菌工作手册》的要求,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监测样品408份,检出致病菌22株,总检出率为5.3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0%(4/2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12.5%(4/3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6.67%(5/75)。结论饮用水、婴幼儿食品、地方特色食品、餐饮食品和水产品是厦门市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由此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2-2004年广西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监测了解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构建广西食品致病菌污染数据库,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南宁、桂林等6个市采集6大类食品,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0157:H7、志贺氏菌以及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2002~2004年在6市5类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54株,检出率4.49%;其次为检出单增细胞李斯特菌51株,检出率为4.24%,志贺氏菌为1.64%、大肠杆菌O157:H7为0.25%;而另1类食品海产品中副溶血检出率高达20.00%(41/205)。结论 广西主要食品均遭受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生肉污染最为严重,受到了沙门氏菌、L.m、0157:H7、志贺氏菌的污染,熟肉、水产品、生食蔬菜也遭受L.m污染;而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严重。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漳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确定易受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2008年6~10月,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检验技术要求提出的检测方法和福建省卫生厅下达的监测任务监测,采集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个体摊贩销售点、街边现挤现卖生奶的流动摊点在售生猪肉、生牛肉、生羊肉、散装熟肉制品、婴儿食品、冰激凌、速冻米面(生、熟)、动物性水产品(鲜、冻、生食)、生食蔬菜、乳和乳制品(生牛奶、消毒奶)10类食品,检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等项目。[结果]2004-2008年合计检测10类、329份食品,检出致病菌37株,检出率为11.25%,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18.70%。在10类食品中以动物性水产品污染率为最高为46.51%,其次为速冻米面(生、熟)为21.74%;生猪肉,生羊肉、生牛肉、熟肉制品、婴儿食品、乳和乳制品(生奶、消毒奶)等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通过连续5年对我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掌握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高危食品及9类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情况,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2~2005年衢州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衢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采集市区菜场、大型超市以及奶牛场的生猪肉、生牛肉、生禽肉、水产品、非包装熟肉制品、生蔬菜、生牛奶等七类食品343份进行了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产单核李斯特菌检测。非包装熟肉制品和生牛奶共91份加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水产品45份加测副溶血性弧菌。结果:共检出致病菌79株,总检出率为23.0%。其中沙门菌检出29株,检出率为8.4%,李斯特菌检出28株,检出率为8.2%,O157:H7检出1株,检出率为0.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1株,检出率为23.1%,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结论:我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提醒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肉类屠宰加工行业以及经营销售生肉行业的卫生监督,尽量减少食源性致病菌的交叉污染;同时要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沧州市2006-2007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沧州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为该市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标方法和2005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规定方法,对8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160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8株,总检出率为11.25%。其中沙门菌7株,检出率为4.38%;单增李斯特菌7株,检出率为4.38%;副溶血弧菌4株,检出率2.50%;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论沧州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的生熟肉制品和水产品污染最严重。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对上述产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了解柳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有效遏制食物中毒及相关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方法]2006~2008年的6~10月,在柳州市辖区内主要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采集5大类食品进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合计检测209份食品,检出目标菌48株,检出率为22.97%。其中,水产品、生肉类、熟肉制品等即食食品、生食蔬菜、速冻面米食品检出率分别为63.33%、28.57%、8.00%、5.88%、12.00%;2006~2008年检出率分别为40.32%、15.58%、15.71%;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0157:H7、单增李斯特菌、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12.44%、7.66%、2.39%、0.48%、0.48%、0.00%。[结论]柳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2005~2007年无锡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锡市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接国标方法,对8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与鉴定. [结果]2005~2007年在垒市8类食品374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为8.56%.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6株,检出率为4.28%;沙门菌检出15株,检出率为4.0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1株,检出率为0.27%;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 [结论]无锡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制品和水产品受到污染最为严重.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在北京市餐饮企业食品中的分布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4家餐饮企业的食品进行随机采样及对所采样品进行微生物学致病菌检测,并记录分析资料。结果北京市餐饮企业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凉拌菜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1%;熟肉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菌,检出率均为1.6%;其余未检出以上致病菌。结论食品监督部门和卫生检疫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监测和检查,同时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素质,减少由此可能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食品中主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11年共采集食品259份,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技术求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0157:H7检测。结果259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1株,总检出率为11.97%。生禽肉、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散装熟肉制品、冷冻饮品、非发酵性豆制品、糕点、发酵酒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6.47%(9/34)、21.43%(6/28)、13.33%(6/45)、9.09%(3/33)、8.57%(3/35)、8.00%(4/50)和2.94%(1/34);2007—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除大肠埃希菌0157:H7未检出,其余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1.43%(5/28)、6.18%(16/259)、1.93%(5/259)和1.54%(4/259);监测点中,个体摊点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高于其他采样点。结论如东县食品主污染的品种为生禽肉、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致病菌主为副溶血性弧菌。作为直接入口的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可能存在食源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龙岩市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标准方法对沙门氏菌、EHEC 0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9类477份食品样本,共检出66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3.84%。其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2株,沙门氏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EHEC 0157:H7 1株,单增李斯特氏菌未检出。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动物性水产品(72.72%),其次是生肉(17.19%)和熟肉制品(12.12%)。结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动物性水产品(66.67%),沙门菌主要污染生肉,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污染熟肉制品和糕点。应进一步加强水产品、生肉和熟肉制品等的食品卫生管理,对减少本市食源性疾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9年镇江市市场销售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镇江市场销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状况,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9年6~9月份采取镇江市主要集贸市场、超市、食品销售店的食品,依照《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4789—2008和《200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要求检验。[结果]调查采集9类食品113份样品,检出致病菌11株,检出率7.96%(9/113)。检出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3类,其中有2份生猪肉样品同时检出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在本次调查的食品中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镇江市场销售的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有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2.
韦丽娟  韦显东  杨微 《职业与健康》2014,(13):1841-1843
目的了解宜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方法采集宜州市市售的9类204份食品进行10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204份样品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0株,总检出率14.71%。即食熟制米面制品污染最为严重,检出率为54.55%,其次是婴幼儿配方食品,检出率28.13%。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为27.78%,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6.25%,大肠埃希菌检出率5.7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17%,创伤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均为5.00%。沙门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未检出。结论宜州市食品已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即食熟制米面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焙烤类食品、生食果蔬类食品、全生动物性水产品为主要受污染食品,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鄂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对鄂州市2004年、2005年两年来城区各集贸市场、超市、餐馆所采集的92份样品进行致病菌监测。结果:生肉和熟肉制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皆为13.3%,其次为水产品。检出率为7.1%。蔬菜中致病菌检出率为5.6%;在所检测的致病菌中,沙门菌检出率最高,为5.4%,其次为O157:H7,检出率为4.3%。结论:沙门菌、O157:H7在食品当中检出率相对较高,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应加强对其相关食品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2010年长沙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茵的污染状况。方法 2010年采集全市9个区、县8大类食品,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10年度工作手册,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空肠弯曲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等8种致病菌。结果在采集的8类共286份食品中,检出致病菌68株,总检出率为23.8%。在8种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51.6%,其次是单增李斯特菌9.4%。在8类食品中,动物性水产品污染率最高59.4%,其次为生肉制品(生禽肉45.8%,生畜肉34.6%)。餐饮食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长沙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动物性水产品和生肉制品是主要污染食品,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加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相关危险因子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隆林县各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1和2012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两年共检测样品182份,总合格率为79.67%。28份鲜榨果蔬汁检出致病菌6株,检出率为21.43%;32份婴幼儿辅助食品中检出致病菌4株,检出率为12.5%。米粉米线盒饭和鲜榨果蔬汁的大肠菌群、糕点饼干和熟制米面制品的霉菌合格率低。结论隆林县抽检的食品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对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衢州市2005~2006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和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了解衢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可能被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国家标准方法,采用进口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对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生化鉴定。结果:2005年至2006年共检测食品样品223份,检出致病菌45株。总检出率20.2%;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检出率为14.3%(11/77);其次为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6株,检出率为7.17%(16/223);沙门菌检出16株,检出率为7.17%(16/22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2株,检出率6.45%(2/31);未检出EHEC O157:H7。结论:衢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类食品、水产品和散装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通过检测,为我市食品安全预警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门市2012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确定可能污染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照GB 4789.4.10.30.40-2010、GB/T 4789.7.36-2008、GB 4789.5-2012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1]检测技术要求,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从6类291份食品中共检出致病菌23株,总阳性检出率为7.9%.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7株,检出率为8.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1株,检出率为5.2%;单增李斯特菌5株,检出率为2.4%;未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和志贺菌.直接入口婴幼儿食品蜡样芽孢杆菌检测24份,检出阳性16份,污染率为66.7%.结论 江门市存在着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焙烤食品、凉拌菜、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熟肉制品和要幼儿食品污染严重,应加强卫生监管监督措施,定期提供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来源。方法2006--2012年,按照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计划对浦东新区9大类食品1158份样品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各类食品中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3.73%,其中沙门菌的检出率为6.56%,副溶血弧菌检出率5.68%,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1.38%;未检出大肠杆菌(0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浦东地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主要存在于生禽肉、生畜肉和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对可能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 2011-2012年采集昌平区市售14类共275件食品样品进行10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275件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7株,总检出率为6.18%.生肉类和鲜冻水产品污染最为严重(20.00%),其次是生食动物性水产品(11.7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6.9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85%,其他致病菌未检出.结论 生肉类、鲜冻水产品和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是北京市昌平区市售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市售水产品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辖区内人121密集,销售量大的超市、菜市场随机采样,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创伤弧菌4种致病菌检测。结果①7个监测点共计采样本46件,检出阳性样本16件,阳性率34.78%;②不同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显示,菜市场的检测阳性率高于超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6,P〈0.05);③淡水产品和海产品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25,P〉0.05);④虾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最高为42.86%,贝壳类创伤弧菌污染率最高为30%。结论市售水产品致病菌污染严重,特别是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较高,提示大兴区市售水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应加强水产品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